【香港管樂史】「香港管樂聯盟」版主連家駿 尋找被遺忘的香港管樂史:西樂在香港的傳播,不是由西方人帶起,反而是在華人圈子造成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管樂史】「香港管樂聯盟」版主連家駿 尋找被遺忘的香港管樂史:西樂在香港的傳播,不是由西方人帶起,反而是在華人圈子造成

28.07.2023
周耀恩 (部分圖片由香港管樂聯盟提供)
香港管樂聯盟

今時今日說起香港的管樂演出,多會想起香港警察銀樂隊每年七一、十一的升旗禮。你能想像,一個世紀前的香港,英軍樂隊每逢周日,都會在動植物公園舉辦免費音樂會給市民欣賞嗎?早在1924年,便成立了全華人班底的民間樂隊「鐘聲慈善社西樂部」嗎?你知道戰後五十、六十年代顯赫一時的「後備消防銀樂隊」(成員包括日後的音樂大師顧嘉煇)、「九巴銀樂隊」(香港首支私人企業全資擁有的樂隊)嗎?

「香港管樂聯盟」版主連家駿的研究發現,由香港開埠至戰後西洋音樂發展,遠比想像發達,而且本地西洋音樂發展,更是由華人推動。「我們理解西洋音樂就是由西方人帶來的,這件事是沒錯的,但這不是事實的全部:西樂在香港的傳播,不是由西方人帶起,反而是在華人圈子裏造成一個風氣出來。」

17
「香港管樂聯盟」版主連家駿,2016年起研究由開埠至今的香港管樂史,填補歷史空白。

成立「香港管樂聯盟」專頁 尋找香港管樂的起步

「我是學校管樂團出身的。」連家駿說起他少時如何接觸音樂。他的中學聖文德書院,管樂團歷史悠久,成立至今已有五十年,是本地著名學界管樂團。回想起中一時,他對管樂一無所知,老師叫他吹長笛,一吹便吹到中七;他享受的是樂隊上下一心、團結熱烈的氣氛,「我嚮往跟朋友一起玩,你叫我玩甚麼樂器都可以,就算玩三角鈴我都好開心,我不是一定要玩什麼樂器,我比較鍾意的是樂隊的氣氛。」

他曾經想過大學讀音樂,考不上音樂系,卻讀上了亞洲研究和政治,看似跟音樂風馬牛不相及,沒想到大大影響了他日後的音樂研究方向。

從紐西蘭的大學畢業後,他回港從事音樂行政及推廣工作,先後任職香港管弦樂團及服務金齡男士的「信義男爵樂團」,後來創辦非牟利社區管樂團「五十男樂團」。不論是學生時期還是樂團工作中,他都經常聽老師、前輩「講故仔」憶述從前,久而久之,他對香港早期管樂史愈發好奇,「我開始慢慢覺得,這些故事都可以寫下來,或者做一些研究嗎?因為我成日都好想知道,邊個start個band(樂隊)呢?香港的起步是邊度呢?機緣巧合就慢慢開始做一些研究。」

2017年,他成立了「香港管樂聯盟」Facebook專頁,以隨筆形式分享他搜集得來有關管樂歷史的小故事、舊報紙、老照片,「那裏也聚到一班人、一些前輩出來分享故事、分享相片、分享資料,我覺得這個地方很好。」

2021年他投稿至日本管樂雜誌《PIPERS》,一連四篇連載文章介紹香港早期管樂史。
2021年他投稿至日本管樂雜誌《PIPERS》,一連四篇連載文章介紹香港早期管樂史。

管樂的社會功能:推廣西洋音樂 服務本地華人

西洋音樂,毫無疑問是因香港開埠、英國統治而傳入香港,管樂也隨着軍樂而在香港發展起來,「它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在一些儀式裏面做表演。在硬性上,它(軍樂)是顯示它的國威,你有軍隊的地方一定有軍樂隊,即是好像儀仗隊一樣。其次就是一些懷柔政策,在殖民地裏提供娛樂,住在那裏的英國人有思鄉之情,所以有音樂會。」

他展示了一張英國軍樂表演的歷史照片介紹說,「英軍當時到了香港之後,其實做了很多表演,這裏就是太平山上的柯士甸公園。」這張相片較為罕見,因為軍樂表演主要是在植物公園(俗稱兵頭花園、公家花園,1975年改名為香港動植物公園)舉行。植物公園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公園,於1864年起局部向公眾開放,一如其他新加坡等其他英國殖民地興建的公園,園內設有Bandstand供樂隊演出。早在1870年開始,公園已有恆常的軍樂演出。1885年的《循環日報》有載:「本港樂兵擬於二十二晚九點後鐘在公家花園鼓奏音樂以助人遊人逸興⋯⋯」,公園音樂會經本地中文報章報道,說明音樂會得到一定華人關注。

英軍軍樂隊是香港西洋音樂傳播的重要推手,圖為英軍軍樂隊在太平山柯士甸山公園演出的情形,軍團和年份不祥。
英軍軍樂隊是香港西洋音樂傳播的重要推手,圖為英軍軍樂隊在太平山柯士甸山公園演出的情形,軍團和年份不詳。

除了植物公園外,愛丁堡廣場、皇后像廣場、維多利亞公園、佐治五世公園等公園乃至軍營,也會定期舉辦管樂表演;表演單位由最初英軍軍樂團,到後來警察樂隊、後備消防銀樂隊、聖約翰銀樂隊、九巴銀樂隊等不同團體也有在公開演出,「有些文獻指出,可能有千人坐着聽這麼誇張。」他又提到,警察樂隊作為政府樂隊,以往扮演了文化大使的角色,會去到新界、離島鄉村演出,把音樂帶到落後、偏遠地區。

「我的理解就是,普羅市民第一個了解西洋音樂的表演團體就是管樂團,而不是管弦樂團。」他指出,這些向面向公眾而且免費的管樂演出,打破了西洋音樂只服務上流社會、西方人的既有印象,「管弦樂團在早期是比較高尚,或者比較玩一些深一點的歌,亦是收錢的,對象是高尚社會的人。管樂團是免費的,你去動植物公園就可以聽到,是較大眾化的。」

管樂的社會功能除了推廣西洋音樂及文娛外,也融入本地民間習俗中,服務華人社羣。「紅白二事(喜慶、喪禮)除了吹『啲打』(嗩吶)之外,是有很多西樂隊的。」他舉例說,富商利希慎出殯時(1928年)便邀請了鐘聲慈善社樂隊奏樂。鐘聲慈善社是本地最早成立的華人管樂團之一,遠至東南亞也有名,「有篇報道講鐘聲慈善社跟大家講:『不好意思,我們都很想接多點演出來做,紅白兩事我們都會儘量多點支持下,來不了到就不好意思⋯⋯』你會見到其實他們很活躍,真是很重要的。」

數香港最著名的民間樂隊,不得不提九巴公司於1956年成立的銀樂隊,「當年光是買樂器、制服,便用了廿幾萬,全都是外國樂器。」這支九巴自資樂隊,成員多達五十人,水準與規模人工媲美警察樂隊,是五、六十年代的風雲樂隊。九巴銀樂隊在「南巴大戰」上的經典演出,相信不少球迷都有印象;當時本地兩大足球勁旅南華與巴士的比賽,會請來九巴銀樂隊演出助慶,是全城關注的社會大事,「它(九巴銀樂隊)的功能其實有點像警察樂隊,到處出演,聯誼社區,所以它是很特別的。」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九巴銀樂隊是五、六十年代風雲一時的專業樂隊,規模堪比警察樂隊。

港澳、嶺南、東南亞 管樂的地理史

香港音樂史,素來是冷門學科,有關管樂史的學術研究,更是寥寥無幾。他提到,讀畢台灣軍樂史專家周世文著作《我國近代軍中軍樂史》對他啟發尤多,厚厚兩冊書本內容涵蓋清代中國水師樂班、中華民國、抗戰至民國政府遷台以來的軍樂發展,「我看完之後就覺得這個Research真是不得了,這個是改變大家對中國近代音樂史的看法。大家對中國近代音樂史的看法,主流是講上海音樂院,但他是從軍隊的角度去出發,這些人(軍樂界)怎樣去影響主流音樂界的人。他給我的啟發就是 ,這種Research是很有影響力的。」

因此,他下定決心,深入研究香港近代音樂史的發展軌跡,腦海中也漸漸浮現了一幅縱橫交錯的地圖,「我不覺得香港研究是單一的,而是一個整體,這樣就會很廣闊、很立體。」

以鐘聲慈善社為例,這個研習粵曲與西樂的樂社,集合了一班思想前衛、貫通中西的音樂家,「這班人也參與了三十年代的電影配樂,所以整個音樂界基本上是同一班人,西樂、中樂是一個圈子。這班人也影響到上海、北京,也走到東南亞,整個脈絡就出現了。我們以嶺南文化去看,它是一個中心,四通八達;所以我們不應該只看香港自己的事,我們應該去看一個大環境、大範圍。」「我除了寫香港之外,我也會寫澳門和廣州、嶺南地區的管樂發展,怎樣影響整個中國近代音樂史的發展?以或者怎樣影響南洋?或者南洋怎樣影響我們呢?」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鐘聲慈善社西樂部,是香港最早期的社區樂隊之一,樂手為全華人班底,可見管樂在本地華人階層中推擴西洋音樂的重要影響力。

說到廣州和澳門對香港音樂的影響,他找出一張廣州東山培正中學銀樂隊合照介紹說:「這個就是作《黃河大合唱》的冼星海。」冼星海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家、音樂家,「冼星海的故事是,他在澳門出世,但小時候便去了新加坡居住,他就讀養正小學跟廣州嶺南大學有關係的,而他學音樂的樂隊老師是香港人來的。他後來回到嶺南,去了廣州培正指揮。培正和嶺南(嶺南大學附中銀樂隊)是全廣州最有名的樂隊,培訓了最多音樂人材出來,而這班人戰時來到香港⋯⋯你就見到那個脈絡,其實大家是互相影響。」

廣州東山培正中學銀樂隊在培正中學紅磚小樓青年會合照,二樓是培正銀樂隊的排練場地。中間者為冼星海,相片攝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
廣州東山培正中學銀樂隊在培正中學紅磚小樓青年會合照,二樓是培正銀樂隊的排練場地。中間者為冼星海,相片攝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

在他看來,香港從不是孤島,香港、澳門、嶺南、上海、北京乃至東南亞,在近代音樂傳播上一直互為影響、關係千絲萬縷,「我就覺得很值得去研究,我覺得我這件事是一個開始、是一個起步,這堆歷史在我們現有的音樂史裏面是沒有人看過的。」

被遺忘的香港管樂史

連家駿的口袋裏有說不完的昔日香港管樂「威水史」,被問到何時才是香港管樂團最活躍的時期,他卻說是現在,「問題是現在雖然很活躍,但是沒有以前的關注度。」據他統計現在是香港樂團數目的高峰,「由九四年開始到現在三十年,我們樂隊加起來的總和是多過過去一百年,由開埠到一九九四年加起來的總數都不及這三十年多。你看到這三十年是春後春筍開了很多樂隊,又倒閉又開,我看不到關注度。我們就要問,點解有這個問題,要找出答案。」

香港常被詬病為「文化沙漠」,他十分反對這個說法。他從前輩分享得知,翻找舊照片、舊報紙、歷史文獻,得以窺聽早期香港管樂發展多姿多彩、充滿生氣的一面,他希望重新拼揍這些斷裂的樂章,從歷史中尋找答案。在他的博士研究中,他以「香港管樂團的社會功能與挑戰」(The Social Function and the Challenge of Windband in Hong Kong)為主題,並計劃在今年年尾出版新書《被遺忘的香港管樂史》;同時,他也正籌備十月在浸會大學大學會堂舉辦音樂會,演繹香港開埠至現在管樂歷史軌跡。如果說現在是香港管樂發展高峰,現在也正是重新認識被遺忘的音樂史的關鍵時刻。

連家駿的收藏品包括歷年管樂表演宣傳刊物,如圖中
連家駿的收藏品包括不同時期的管樂團宣傳刊物,如圖中大窩口青年管樂團招收團員的海報;這些社區管樂團培養一代又一代香港青少年學習音樂。

Profile

連家駿是香港土生土長的藝術行政人員,他是五十男樂團的創辦人及藝術行政總監。連氏畢業於紐西蘭奧塔高大學,主修政治和亞洲研究。及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課程,現在就讀馬耳他Pegaso International 的哲學博士。連氏的藝術行政生涯開始於2013 年,他曾任內香港管弦樂團的教育及外展主任。直到2015 年,他出任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的男爵樂團樂團經理。連氏帶領的男爵樂團計劃,曾榮獲2018 年香港藝藝發展局頒發藝術教育獎(非學校組)

連氏同時熱愛學術研究,他研究的興趣為音樂、管樂歷史、音樂文化政策及藝術發展。他是香港藝術發展局 「音樂專題研究計劃」的資助者,主要研究香港管樂歷史發展。他曾在日本管樂雜誌PIPERS 出版四篇連載香港管樂史文章, 他亦會在2023 年尾於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被遺忘的香港管樂史」,亦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長者藝術的學術文章。

周耀恩 (部分圖片由香港管樂聯盟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