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同是天涯淪落人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非華語教育

後記:同是天涯淪落人

web-non-chinese-education-001-y201028yan0390

林葦葉提出的框架語文學,其實與創新教育的概念一脈相承。多年來,學校都是按科目教學,學生要坐定定上課。外國近年推行的創新教育,學生在同一主題下,透過不同活動,學習各種「科目」的能力。

以教授「食物」為例,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設計食譜,最後煮出一道菜式。設計食譜的時候,學生會運用中文寫出步驟,要運用數學計算食材分量。煮菜時,需要運用大小肌肉,需要分工合作、管理時間,可能有人從旁用影片記下煮食過程,開餐前還可以一起拍張照片留念。

如果老師能夠將前一章的教學方式融會貫通,可以在煮食期間,要求同學記錄使用過的各種食材、用具,將學生拍下的相片貼滿課室每一角落,附以粵語拼音,令所有學生在校園生活的所有時間,沉浸於同一主題,加強記憶,提升學習效能。

在同一主題下學習,不同能力的學生自然會得到不同水平的知識,也能夠從中發掘自己的興趣。互動教學,相信任何一個學生都會為之歡呼。

採訪期間,兜兜轉轉,發現問題再次指向教育的根本,以及所有政策的根本──到底我們有沒有視學生為一個「人」?設計政策或教學方法的時候,有沒有「以人為本」?

非華語學生面對的困境,其實是所有學生面對的困境。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非華語教育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