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說】在繪本世界經歷人生 培養同理心 找到同行的力量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格子說】在繪本世界經歷人生 培養同理心 找到同行的力量

26.01.2021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照片由PMQ元創方提供)
(照片由PMQ元創方提供)
(照片由PMQ元創方提供)
(照片由PMQ元創方提供)
(照片由PMQ元創方提供)
(照片由PMQ元創方提供)

一本好的繪本,勝過千言萬語,能讓人在圖文之中認識自己、了解別人,繼而找到同行的力量。

這是因為,閱讀繪本能培養同理心。早前參觀由PMQ元創方舉辦的《「同理·同行」繪本展》,參觀者多為成年人,也有家長抱著孩子,坐在角落的豆袋沙發上,一同沉浸在繪本世界之中。展覽分為人生八個成長階段,由嬰兒至晚年期,共甄選出一百五十本繪本。靠近不同展區,翻開書頁,設身處地代入不同處境,如像走過一趟人生旅程。從表達幼兒對離別的焦慮的水彩繪本《一定一定要來接我喔》,走進動物內心的《動物眼中的世界》,到道出打工仔心聲的《蟬》,及至述說喪妻之痛的《Dear和你在一起》,可見選書題材廣闊。有些繪本幽默得令人會心微笑,有些帶來溫暖,有些夾雜哀傷,戳中內心柔軟的一塊,但共通點是讓人回顧過去、預想未來,擁抱童真,再深思自己所追求的生活。

(照片由PMQ元創方提供)
(照片由PMQ元創方提供)

以下推介三本展出繪本:

幼稚園:《當一天玩具》

作者:福部明浩 譯者:蔡瑜倫 繪者:川嶋菜菜繪 出版社:格林文化
作者:福部明浩
譯者:蔡瑜倫
繪者:川嶋菜菜繪
出版社:格林文化

玩具是孩子的重要玩伴,動畫《反斗奇兵》裏,每件玩具都是有生命的獨立個體。若然身歷其境,過一天玩具的生活,會是如何?繪本中,小男孩化身成蠟筆、陀螺、填色冊、積木、響板等,原來玩具居然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職業傷害?變成蠟筆,臉被壓在紙上摩擦,吃吃叫痛;成為陀螺,頭不停地轉得嘔吐。鮮豔配色加上幽默畫風,提醒讀者要珍惜擁有的一切。

小學:《我看到的字怎麼都在跳舞?》

作者: 漢克‧林斯肯斯 譯者: 李貞慧 出版社:童夢館
作者: 漢克‧林斯肯斯
譯者: 李貞慧
出版社:童夢館

每當主角小漢克翻開書本,文字都會長出雙腿,在扉頁間跳舞。他不笨,也絕非不認真不聽話,只是只要看到文字,就無法專心。學習緩慢,對他和家人造成極大困惑。後來他才發現,原來迪士尼、莫札特、巴哈、貝多芬、達文西和畢卡索也是這樣,更發掘到自己的藝術才能。擅長畫畫的小漢克,其實就是作者Henk Linskens本人。有讀寫障礙的他眼中,文字會起舞,但他熱愛書和視覺藝術,尤其是多圖少字的繪本,畢業後懷著信心在印刷業工作。有趣輕鬆的插圖,配上簡約線條,畫出像他這樣的一個讀寫障礙小朋友,是如何勇敢地在成長的舞台上起舞。

成人:《「沒有東西」送給你》

作、繪者:麥當諾 譯者:陳柏伶 出版社:格林文化
作、繪者:麥當諾
譯者:陳柏伶
出版社:格林文化

新年和情人節將近,你也許在苦惱,該送什麼禮物給重要的人。主角小貓奇奇也碰到這道難題,想在特別的日子送禮物給小歐,可是小歐似乎甚麼都擁有。奇奇左思右想,決定要送「沒有東西」給小歐,卻遍尋不獲。最後,他找來了一個大盒子。小歐把它拆開,不明白為何盒內空空如也⋯⋯奇奇給他一個擁抱:「沒有東西,只有我和你」。原來人愈大,擁有的物質愈富足,愈容易忘記最珍貴、最打動人心的,是買不到的陪伴。

感受他人的感受

繪本展想帶出的,大概就如展板上引用蘇格蘭哲學家亞當·史密夫所說:「我們有能力思考另一個人的狀態,並且將自己代入他的處境⋯⋯稍微讓自己成為那個人,儘管感受或較輕微,但並非全然不同。」

《同理 · 同行 繪本展》

"BEING With You" Picture Book Exhibition

活動日期:即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

開放時間:11am – 7pm

地點:PMQ元創方A座7樓S710 - 713室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