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老系列】護老者的「潛能」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護老系列】護老者的「潛能」

21.07.2023

根據政府統計處2020年資料(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20),政府推算於2039年,60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將上升至超過三百萬。從家庭結構的轉變,到人口高齡化的出現,導致護老者所面對的挑戰及負擔大大提升。許多「打工仔」都是護老者,他們在應付日常工作之餘,下班後還要肩負照顧高齡家人的責任,甚至需要接受額外照顧訓練以提升護老質素,他們費盡心力地信守孝道的背後,社會卻未有機制去承認護老者的資歷,實在「走寶」!

護老並不單純是個人的責任,更應是政府、社會、家庭及個人共同承擔的責任。護老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社會如何將護老者定位,並賦予什麼角色均是關鍵。是可有可無的東西,還是寶貴的社會資產,乃在護老者人數快速增長的環境下,社會整體及政府均需作出回饋,一同為護老者建立標準化的資歷認可。

2644-stroke-doctor-web-cover-1024x607

護老旅程

護老旅程或許各有不同,當高齡親人慢慢步入衰退,旅程可能就在不知不覺間開展。護老者可能會覺得親人跟平常有點不一樣,但又未必說得出有何異常,只是護老者需要開始增加電話聯繫或關顧探望等。又或是,當長者出現突如其來的狀況,如跌倒或患病引致自我照顧困難,他們就在瞬間沒有任何準備下變成護老者。

一般來說,護老的歷程是從預備及計劃長者的照顧開始(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20),直到長者離世後,護老者還要重整及適應新生活規律及處理哀傷情緒。在過程中,護老者及長者都會因年齡增長或突發事故,而面對不同程度的挑戰及不斷的變化。然而,護老者往往將被照顧者的需要放在首位,不單忽視個人的需要及人生規劃,甚至因照顧責任放棄有薪工作,學習長者所患的疾病知識及護理的技巧,從而專注照顧長者,擔任「全職」護老者。

對護老者的肯定

根據政府統計署2021年人口普查資料,全港有33萬居於家中的60歲或以上長者需要別人長期照顧,佔整體長者人數16.6%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23)。統計處首次公布無酬照顧者數字,2021年全港有16.4萬人需要全時間地照顧親人或其他人士而無法工作。按《年長護老者身心狀況及服務需要研究》(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18)。調查指出,接近六成的護老者每星期提供超過40小時的照顧時數,相當於一名全職員工的一周工時,唯一不同的是護老者是一項沒有薪酬、沒有假期,但卻需要「7×24」的無償付出。不但如此,護老者往往視自己為「配角」,事事以被照顧者的需要為先,以他們為自己的生活重心,將自己的需要及理想都放下。在這樣的照顧過程中,護老者漸漸會失去自我,他們不單承受沉重的照顧壓力,當被照顧者的狀況未如理想時,護老者更會被指責照顧不周,無視他們過往的努力及付出,令其自我價值再被磨滅,陷入「配角」深淵;加上社會一直把照顧工作視為家庭責任,缺乏照顧者為本的政策,在護老者支援不足的情況下,護老者的角色及貢獻更應被欣賞和肯定。

15428

時間銀行發揮彼此互助精神

照顧者人口上升、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下降等現象不只出現在香港,台灣亦同樣面對社會高齡化、照顧者壓力沉重等問題。因此,台灣在推動「長照服務法」的基礎上,引進「時間銀行(Time Bank)」的概念來強化社會照顧網的強度與效果,目前在台灣的社會服務機構與多家民間團體進行時間銀行推廣,藉此為照顧者作出支援,並紓緩照顧者壓力等的情況。

時間銀行以服務(提供照顧)時間作為社區貨幣,透過時間、技能和機會的互相交換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仁人友福,2022)。在時間銀行中,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平等的,不分年齡、能力、教育、就業狀況或收入。參與者只需透過提供服務,時間銀行將其服務的時分「存入」作紀錄,當有需要時便可按積累的時分兌換自己需要的服務。這概念與義工無償服務並不一樣,各人都可按自己能力提供服務及作出貢獻,同時也可以往後兌換合適的服務,平衡「施與受」的角色,使雙方關係更對等。

台灣已發展時間銀行長達22年,目前台灣有多個公共服務單位及社會機構推行時間銀行計劃,計劃為照顧者提供照顧訓練及實習的機會,藉此學習照顧技能外,也將照顧時分「存入」其時間銀行的存摺中。

寶鳳姊的故事

現年65歲的寶鳳姊不單身體健壯,就連說話都中氣十足。在過去20多年來,她透過義工服務及照顧家人,在自己的時間銀行已累積了超過1萬多小時的照顧時分,但她從沒想到自己也是時間銀行的受益者。

在兩年半前,寶鳳姊的先生突然中風入院,當時她們一家完全不知所措,亦不懂如何照顧丈夫,即使擁有20年照顧長者經驗的寶鳳姊在照顧丈夫的過程中亦充滿挫折。然而,寶鳳姊所參與的時間銀行的服務機構知悉事件後,便即時聯絡寶鳳姊,並建議她利用其時間銀行的時分換取專業照顧服務,讓寶鳳姊一家都得到適切的支援(曾國華,2019)。

義時‧GO計劃

本港有多間機構推行與時間銀行概念相近的服務計劃,過去一年,救世軍油麻地長者社區服務中心推行「義時‧GO計劃」,計劃揉合了「時間銀行」、「技能交換」及「老有所為」的概念,讓參加者發揮助人自助精神,同時能夠促進居家安老。各參加者按自己能力及運用自身的強項參與計劃並提供服務,例如關顧慰問、手藝勞作及探訪送暖等,並存入時分。計劃反應十分理想,整體參與服務義工高達451人次,他們服務的總時分更高達63733時分,服務使用者的受惠人次有3153次。參加者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亦能藉他們累存的時分換取所需要的物資,最終不單達致助人自助的精神,更有效推廣參與者的能力資本,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結論

無可置疑,護老者是社會重要的資產,更值得政府、社會及各界的高度尊重與肯定。雖然,過去香港不同的機構或團體均發展多種護老者支援服務,但對於離職或停學的全職護老者所面對的經濟問題、個人發展的機會及個人生涯規劃所造成的長遠影響,香港暫時未有具體的支援措施。

時間銀行是一項社會投資,透過互助帶來的價值和可能,讓無償的全職護老者能夠透過照顧家人轉化成有償工作,不僅為全職護老者帶來支援保障,更重要的是讓護老者變得更有「價值」。

同時,為讓護老者有更長遠的支援及保障,如何創造護老者友善工作、學習及生活環境是另一個重要議題。因此,建議政府主導促進私營企業、學院及公私營機構等設立護老者友善政策及措施,例如彈性工作時間、護老者假期、僱員支援計劃及津貼等,支援在職或在學的護老者。其次,護老者擁有不同的專業照顧技巧及經驗,如政府增設資歷架構認可機制,不但能統一及增加護老者的認受性,更能鼓勵企業及政府部門認可護老者在照顧過程中學習的技能,讓護老者有機會應用相關的經驗於受薪工作上。

本港的長者人口上升速度明顯加快,而人口老化將為護老者帶來日益沉重的壓力,制定護老者的支援政策實在是急不容緩。

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20)。《香港人口推算2020 - 2069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23)。2021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長者》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18)。《年長護老者身心狀況及服務需要研究》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20)。《護老者服務發展策略行動方案2020-2023
仁人友福。 (2022)。時間銀行懶人包
曾國華。 (2019)。長照小革命/愛的大雙網 時間銀行的幸福再生術。中央廣播電臺。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