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Serrini
熱門文章
Serrini
莎妮妮
ADVERTISEMENT

Serrini專欄:隨筆一則

22.11.2018

除了音樂節和朋友介紹,音樂串流平台和YouTube的推薦基本上操控了我近年聽的新歌,瞎忙之下再沒閒情自己自龐大曲庫找音樂。最好飯來張口,或像走進餐廳裏就有相熟侍應推薦本日精選,或就像黑鏡最新一季Hang the DJ那集有程式自動幫我計算個人口味一樣。文青們應該推崇慢活、手作,但我在音樂推送這一環就完全沒有把持,全身崇拜計算出來的個人歌單。如果以後有程式能分析本人網上活動、書單、作息等然後給我安排更多文藝推送的話,我一定會更加以「囫圇吞棗」之速度掃吃所有。電子產品上癮,是甘心的癮。

串流平台以外,我最多就是現場實看不同音樂單位。過去一個週末的Clockenflap音樂節霎眼就結束,近幾年去Clockenflap已經成為朋友叙舊的必然場所,一個人去,幾個人離開吃個翠華,三日下來喝了多少酒已經忘記了,帶離開的是一個個音樂單位的名字和更長的歌單。在說回Clockenflap,我發現最密集和亢奮的永遠是DJ台(日間是老少咸宜的魔術演出),不少新聽眾聽了幾首發覺不可以「un」之後就拿着酒杯離開。當然有很多死忠投入的聽眾,但我不能忘懷聽着聲音如冬日緩動河流的Cigarette After Sex時,身邊幾堆外籍青少年就在「細聲講大聲笑」,可能看到樂隊名字就誤以為是亢奮夜店音樂,期望有落差吧。

然後我想,本地中學生應該蠻少資源買音樂節門票。普通中學生接觸的就是最主流的,身邊可能連一個推薦音樂的前輩也沒有。然後當他們用串流平台聽歌,推送的又是同類流行曲,音樂審美牢不可破,小時候哪有人介紹Pulp和Radiohead,家長輩又不是音樂世家,真正開始接觸多元化音樂真的要等到大學。

其實西九的「自由約」也不錯,又免費。但依我過往讀書/教學的經驗,中學生真的寧可家裏看YouTube和打機都不會對任何藝文事情有興趣,有的更多是異類。所以話說到底,還是自己支持自己想支持的活動算了,以後滲透校園才是重點。

(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