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里 ︱ 中醫三大方向標本兼治 冠心病和中風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明醫里 ︱ 中醫三大方向標本兼治 冠心病和中風

29.09.2023
李婉@Creative Team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Hands of doctor checking pulse of patient

不同的心血管疾病成因各異,據中醫理論,心主血脈,心血管疾病的病位在心臟和血管,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心臟的氣血陰陽偏虛,加上痰濁、寒凝、氣滯、血瘀等病理產物累積,導致血脈不暢所致。臨牀上中醫可以通過望聞問切等不同方法診斷心血管疾病和評估心臟健康,至於防治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風,中醫師陳宇傑表示既要顧及心臟和相關臟腑的功能失調,亦要清除痰濁瘀血等病理產物,標本兼治。

冠心病最典型的臨牀症狀是勞力性心絞痛,中醫稱之為胸痹,會出現胸悶不適,「唔夠氣」,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脷底丸)後可緩解。如果發展至急性心肌梗塞則更為嚴重,「中醫稱為真心痛,必需立即入院處理,否則有生命危險。」陳醫師指出冠心病早期症狀不明顯,臨牀上通過望聞問切等不同診斷方法,有助及早發現冠心病。

中風急性期的臨牀症狀視乎腦部受損範圍而定,主要是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言語障礙、神智不清甚至昏迷。「中風急性發作前有機會出現一些先兆,傳統中醫亦有記載,四十歲以上人士如經常出現肢體麻木、肌肉不自主跳動、頭痛眩暈、耳鳴等,有可能是中風先兆。」陳醫師建議及早求醫並監測血壓。

中醫認為冠心病和中風均屬本虛標實之證,要標本兼治,具體有三大方向:(一) 調節心臟和相關臟腑功能;(二)改善血管阻塞(動脈粥樣硬化)狀態;(三)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陳醫師指,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在緩解心絞痛和治療冠狀動脈狹窄均有確切療效。二○一四年浸會大學一項研究顯示,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總有效率達94%78%的患者於六個月內降低動脈狹窄程度。緩解心絞痛以理氣化痰、溫陽散寒的中藥為主,例如瓜蔞、薤白、桂枝、附子等,改善血管阻塞則通補兼施,補虛瀉實,例如黃蓍、人參、麥冬、茯苓,枳殼,川芎、丹參、田七等。

陳醫師強調,心血管疾病患者應該接受中、西醫的系統診治,食療可以調養身體,作為正規治療的輔助,但絕對不能代替正規治療。食療亦應該在中醫師指導下,按照體質狀況選用。

 

2大穴位針灸防治中風

針灸常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更加是中風的最有效療法之一。以下穴位對調節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療效。

  • 內關穴

屬手厥陰心包經,功能寬胸理氣,寧心安神,鎮靜止痛,是針灸治療心血管病的經典穴位。現代研究證實本穴對心臟有明顯調節作用,包括調整心率、緩解心絞痛、改善心功能等。

  • 太沖穴

屬足厥陰肝經,功能平肝熄風,舒肝解郁。現代研究證實本穴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臨牀常用於治療肝風內動所致的高血壓、中風等病症。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陳宇傑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陳宇傑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
李婉@Creative Team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