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再臨舞台:靈性與感官的現代對話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薄伽梵歌》再臨舞台:靈性與感官的現代對話

26.05.2025
卓朗燊@Creative Team
温俊鏘
img_9677

今年六月,備受矚目的舞台劇《薄伽梵歌》將重返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作品曾榮獲 IATC(HK)劇評人獎 2023 年度舞台科藝獎,並獲年度導演獎提名,被譽為「2023 年其中一個最發人深省的香港舞台演出之一」。由導演鄧樹榮帶領,聯袂主演黃智雯與周國賢,以及一眾表演者,攜手呈獻一場融合視覺、聽覺與靈性探索的劇場盛宴。
古老經典的當代迴響

《薄伽梵歌》改編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講述神明黑天在戰前向戰士阿周那傳授瑜伽、真我、正法與輪迴的智慧,引導他超越自我執著,獲得靈性覺醒。面對當今人類衝突不斷與人工智能的挑戰,這部作品以現代劇場語言重新詮釋古老哲理,或許能為觀眾帶來啟迪。鄧樹榮導演以獨特手法,將這場跨越千年的對話置於當代語境,觸及生存本質與人性掙扎。

鄧樹榮:哲理與日常的感官碰撞

「這部劇放大權力鬥爭與人性的多面性,每個人都有獸性,也有不同的面孔。」導演鄧樹榮坦言,《薄伽梵歌》不僅探討「瑜伽究竟是什麼」這類哲學命題,更貼近生活中的兩難抉擇。他分享,這次的《薄伽梵歌》比起兩年前的版本,與其說「重演」,不如說「再演」更加合適。這次「再演」並非單純重複。劇中的語言敘述,音樂與動作,經過兩年沉澱變得更為精進,更能刺激觀眾感官,引發想像與反思。

鄧樹榮導演修習瑜伽多年,憑藉對《薄伽梵歌》哲學的獨特演繹,引領觀眾探索靈性與現實的交匯。
鄧樹榮導演修習瑜伽多年,憑藉對《薄伽梵歌》哲學的獨特演繹,引領觀眾探索靈性與現實的交匯。

黃智雯:從成長中尋找更深共鳴

曾參與首演的黃智雯表示,隨個人經歷累積,她對劇中哲理的體會更加深刻。她說:「上次演出時我較緊張,這次為了讓身心狀態更佳也多作了些準備。」為準備重演,她每日清晨冥想與練瑜伽,並在排練中通過形體訓練與演員們調頻至同一靈性維度。對於與周國賢的首次合作,她也表示非常期待:「我以往主要做電視劇,而他則主要做音樂。這次合作就好像各擅於不同範疇的大家融合了,其實我也挺期待融合出來的這個新步伐。」

黃智雯以每日冥想與瑜伽修煉,為《薄伽梵歌》注入更深層的靈性共鳴,展現身心的和諧與覺醒。
黃智雯以每日冥想與瑜伽修煉,為《薄伽梵歌》注入更深層的靈性共鳴,展現身心的和諧與覺醒。

周國賢:音樂與內心的哲學旅程

首次參演的周國賢表示這是場內心探索之旅。「在黑天與阿周那的對話中,我找到了一種共鳴,尤其是關於人性掙扎與決斷的探討。」對於這次參演,他也生起了一些感悟:「每一天排練時,老師都會指導我們,譬如做冥想或不同的身體訓練,我覺得單是這麼多人一起同步地向著這件事去做傳播,這整件事就已經很厲害。」周國賢的參與,也為這部作品注入了一股現代音樂與古老智慧交織的獨特魅力,讓觀眾在感官與心靈的雙重共振中,體驗哲學的深度。他表示非常珍惜這次機會,期待與觀眾共享超越語言的寂靜力量。

周國賢本身音樂作品不時談及生命和宇宙,這次演出也將為觀眾帶來一場獨特的感官與心靈之旅。
周國賢本身音樂作品不時談及生命和宇宙,這次演出也將為觀眾帶來一場獨特的感官與心靈之旅。

音樂與寂靜的感官交響

導演鄧樹榮表示,在這劇作中,音樂不僅是背景,更是引導觀眾進入不同狀態的靈魂元素。「聲音是空氣中的震盪,直接觸動神經,比視覺更直觀。」劇中音樂時而襯托情緒,時而獨立引人冥想,而無聲的寂靜同樣是精心設計的一部分。周國賢補充:「音樂讓你感受到抽象的情緒,即使不明白內容,也會有所觸動。」這種有聲與無聲的平衡,將為觀眾帶來獨特的劇場體驗。

《薄伽梵歌》劇組將為觀眾呈現一場融合古老智慧與現代劇場的視聽盛宴。
《薄伽梵歌》劇組將為觀眾呈現一場融合古老智慧與現代劇場的視聽盛宴。

對觀眾的邀請:一起成為創作者

團隊對觀眾的期望並非單向傳遞,而是共同探索。黃智雯希望觀眾放下「必須拿走什麼」的壓力,「在本劇中我們是共同創作者,每個人能感受到的都不一樣。」鄧樹榮則比喻觀賞體驗如看煙花,點出作品的深意與趣味。「煙花不一定具象,在它散落時的色彩與聲音卻往往能讓人構成聯想,讓你期待下一次綻放時又能帶來什麼意象。我認為本作就是類似的存在。」周國賢則用「寂靜」一詞形容這部劇,「很多事情發生在劇裏,你會接收到很多抽象,卻未必是一些文字訊息。我希望觀眾也能一起細味這份不可言喻的韻味。」

作品邀請觀眾走進一個充滿想像與反思的世界。無論是哲學還是劇場愛好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啟示。

unnamed

演出資訊

日期:2025 年 6 月 20 至 22 日、24 至 27 日(晚上 8 時);6 月 21 至 22 日、29 日(下午 3 時)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時長:約 2 小時 15 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購票平台:西九文化區網頁

 

卓朗燊@Creative Team
温俊鏘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