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三年 • 與烏克蘭連線】當空襲成為日常 家裏玻璃曾全碎 24歲基輔女生入職人道救援組織 助重建家園:從未想過離開,但我不再想像未來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俄烏戰爭三年 • 與烏克蘭連線】當空襲成為日常 家裏玻璃曾全碎 24歲基輔女生入職人道救援組織 助重建家園:從未想過離開,但我不再想像未來

04.03.2025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e5%9c%96%e8%bc%af_1200x800-ada-%e7%9a%84%e8%a4%87%e6%9c%ac

香港時間星期六(1日)早上,大家一打開社交媒體,看見一宗國際新聞鋪天蓋地佔據版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舌戰白宮。

俄烏戰爭至今踏入第四個年頭。近年因為以哈、中東局勢,以及世界各地政治局勢動蕩,全球著焦於烏克蘭的關注度大不如前,不過隨著特朗普在競選時曾揚言,一上台會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這場戰爭又回到大眾眼前,尤其二人周六在白宮的會議不歡而散後。今早(4日)特朗普宣布暫停所有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外交是大國角力的語言,然而戰爭牽涉的是無數個平民。澤連斯基上月中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訪問時指,自2022年2月戰事全面開展以來,有超過四萬六千名烏克蘭士兵在戰地喪生。四萬六千名士兵,代表有四萬六千個家庭要承受不能磨滅的喪親之痛。

我們找來仍身處烏克蘭首都基輔的一名年輕人訪問,訪問就在澤連斯基與特朗普會談後,澤連斯基轉往英國與首相施紀賢會面期間進行。Tamila Sevruk今年24歲,她在一間國際人道救援組織的基輔辦公室擔任經理,她的哥哥已身處烏克蘭東部的前線逾兩年,父親在基輔的大學教授法律,母親已退休。

烏克蘭時間周日下午,Tamila在家裏接受訪問。這個家其實現在也不太安全。數月前,就在平安夜,一如過去三年多的日子,基輔晚上再次響起防空警報,烏方的防空系統將不少導彈擊落,但仍有導彈在她所住樓宇前的街道跌下,碎片擊中某些樓宇,還有她家裏的窗戶,玻璃窗全碎落。她感到震驚,因為基輔是首都,理應較「安全」。「Kyiv is a big city, so you’re not expecting this to happen, or just hoping this will not happen to you.(基輔是一座大城市,所以你不會預期這種情況發生,或者只是希望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你身上。)」

Tamila Sevruk
Tamila Sevruk

我,不太好

與Tamila相識於一年半前在南韓舉辦的世界童軍大露營採訪。那時還是大學生的她,排除萬難,帶着十多名年輕的童軍成員及成年領袖,千里迢迢從烏克蘭到南韓,參加四年一度的童軍界盛事。她接受本刊訪問時說,從國際經濟關係系畢業後,會找一份銀行工作。一年半後,電話筒裏另一頭的她,沒有在銀行工作,投身一個國際人道救援組織,擔任其基輔分部的籌款經理。她說,因為銀行改變經營結構,她沒有入職,後來看見這個工作機會便申請,而她現時的工作內容也與經濟相關,例如跟進不同捐款者的交易、打理分部所需支出等。她感到很高興現在能夠協助其他有需要的烏克蘭國民。

問候過她最近的工作,來到正題(當然她知道訪問的來意),與其問一句你好嗎,令她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我問了一句,戰爭還在進行中,妳覺得怎樣?(How do you feel?)

聽罷,她很快便說:「Well, it is hard, not good really.(其實情況很艱難,我不太好。)」她續說,在需要繼續為自由而戰,為我們的國家而戰時,很多盟友或我們原本認為是盟友的國家,不想繼續支持我們,或只是想得到我們的一些資源來幫助她們自己的經濟,這個局面令人感到很難過。

戰事雖然進行中,但基輔的上班族還是要面對人潮。
戰事雖然進行中,但基輔的上班族還是要面對人潮。

不再想像未來

一年半前Tamila曾言,雖然身旁的朋友都説,在烏克蘭的日子讓人不會想像未來,每天只是會想如何生存,但她還是會想像一下,發一下夢。一年半後,事情變得不一樣,她也漸漸不再想像未來。「我正努力在烏克蘭建立我的未來,但很難,因為烏克蘭可能沒有未來,而我絕對不想生活在俄羅斯的控制之下。我想留在烏克蘭,我不想搬到任何地方,但是如果我還留在這裏,我又能如何建立我的家庭、養育小孩?」Tamila直言,這些想法,這些問題一直在腦海徘徊。

24歲芳華正茂、現時單身的Tamila還道出一個現實。她說與前男友分手後,其實不容易尋找另一半,因為她不希望將來要為另一半能否安全回家,每天感到擔驚受怕。

烏克蘭現時徵召25歲的男士隨時參軍。

基輔街道
基輔街道

我不會離開

在烏克蘭,她不敢想像未來,但她說也不會離開,儘管數個月前她才親身經歷死亡威脅。

去年平安夜前夕的晚上,一枚導彈的碎片近乎劃破她家裏所有窗戶。她們一家居住在基輔市中心、樓高約十層的單位。導彈碎片落在大廈對出的街道,對面樓宇的一整排窗戶也粉碎了。即使空襲警報已成為每晚的例行公事,Tamila還是十分震驚。本應位於較「安全」的首都,但也不太太平。不過瞬即,Tamila說,其實只是她沒有預期這個情況,或者希望這件事來到自己的一尺範圍內,這個對於身處其烏克蘭其他地區已成為「日常」的「情況」,包括她的哥哥。

Tamila家裏的窗戶都碎了。
Tamila家裏的窗戶都碎了。
Tamila家對面的樓宇都有損毀。
Tamila家對面的樓宇都有損毀。

Tamila有一名比她年長三歲的哥哥在前線東部參軍兩年多,五十多歲的父親就在大學裏教授法律。(編按:烏克蘭禁止十八歲以上男士離開國家。)去或留,Tamila一家曾討論,而她和母親不希望扔下父子倆離去,雖然Tamila身邊很多朋友、家庭都已經離開烏克蘭了。以Tamila的同期大學同學為例,她所讀學系八十人中,如今只有二十人仍身處烏克蘭。

那麼,每一天妳會以怎樣的態度生活?「Use every possibility to enjoy my life in small details.(盡一切可能,享受生活中的小確幸。)」

每天早上,能夠睜開眼睛是Tamila第一樣感到感恩的事。她說,第二件就是可以烹煮一個自己喜歡吃的早餐,因為過去曾經有好一段日子,電力供應暫停,日間已經不是最大問題,最嚴峻的時候,除了日間的四小時,其餘時間都要在黑暗中度日。

她又說,其實她還能居住在一個單位,已經十分幸福,很多人已經失去家園。有時候她知道社區附近有地方因受襲,需要幫忙打理,她也會前往幫忙。

「多數情況下,人們無法適應這種狀況,但是你總不能長期處於壓力之下。隨着時間,你的神經系統就會適應它,繼續活下去。即使在晚上,當我聽到防空警報響起,有導彈聲,我會嘗試聆聽是否距離我家很近,如果離我家很遠,聲音也不是特別大,我覺得還好,是安全的話,我便會繼續繼續睡覺。就是這樣,現在情況是差,但至少不是更差,所以就是好的一天。」

Tamila的小確幸收藏:

活在當下

對於這個國家,她說還抱有希望,否則就不留在此地了。不過對於近日烏克蘭政府在商討,是否透過金錢資助,鼓勵已離國的國民重返烏國,紓解現時人財兩失的困境,Tamila直言她不認同。「不錯,我們需要更多人力和資源繼續抗爭,但這件事不可以接受。問題不是出於有沒有錢,我有薪水,不貪圖那些錢,但是為甚麼你要支持那些離開的人,而不是留下來的人。」

留下來,不去想未來,她選擇——活在當下。

「放假的時候,沒有空襲警報,我可以出外閒逛。工作的時候,我又能夠幫助烏克蘭人,例如重建家園等。我相信戰爭有天會完結,只是不知何時。」

訪問後,歐洲18名領袖與澤連斯基在倫敦安全峰會達成共識「援烏制俄」。那夜,俄羅斯再次發動大規模空襲;烏克蘭軍方指,在基輔等數個城市共擊落了四十六輛無人機。

重溫Tamila一年半前的訪問:【世界童軍大露營|烏克蘭之四】為了夢想 為了未來 大學生談留守與離開

Tamila說,現在的情況是差,但至少不是更差,所以就是好的一天。
Tamila說,現在的情況是差,但至少不是更差,所以就是好的一天。
編輯推薦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