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有 – 名人專線

秋田犬兩度遭人遺棄 林芊瑩承諾給牠最後的家│林芊瑩專訪

近年香港掀起一股移民潮,有人會選擇與寵物共同進退,也有不少寵物被人遺棄,樂壇新人林芊瑩(Irene)所收養的秋田犬栗子,因為主人移民而遭遺棄,去到第二個主人家裏,又因為跟新家庭的狗狗相處不來,再度被棄養,Irene表示栗子因為曾經居無定所,當初來到她家就非常乖巧懂事,大小二便都要待外出才解決,生怕會麻煩到人,又會再被遺棄,懂性得令人動容,所以她和家人早就決定給牠最後的家,任何情況也不會遺棄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kyP9kfgGPc Irene所養的雄性秋田犬名叫栗子,今年五歲,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收養回來的,「我和這隻狗狗是有點緣份的,一開始不是我們養牠,牠的第一個主人養了牠不久,決定移民去日本;去到第二個主人家裏,那個家庭本身也有一隻狗,但跟栗子相處不了,這個主人是媽媽的朋友,她就問我們會不會想要?隔了沒多久突然開車送了栗子來,然後掉在我家裏,我們也覺得很突然,但也覺得是有點注定,都是一場緣份,我們就決定收養了牠,栗子來我家的時候大約兩、三歲,牠來到一星期,我就感染了新冠肺炎,牠日日夜夜陪在我身邊,所以牠對於我們家來說,是一個很特別又驚喜的禮物,很感恩牠來到我家。」 Irene家中本身養了一頭比熊犬,不過比熊犬至今都不接受栗子這位新成員,更曾經攻擊栗子,所以她和家人都要小心處理兩隻狗狗的關係,「栗子最黏的人是我哥哥,栗子性格很重男輕女,如果有客人來我家,牠會歡迎男生多過女生,人類都覺得栗子乖巧,不過牠在狗界就不太受歡迎,我家本身養的比熊,比栗子大一歲,牠們是相處不來的,所以長期都要分開牠們,曾經試過比熊生氣,想襲擊栗子,有一次比熊咬栗子的尾巴,幸好咬得不是太深,但就咬甩了一綴毛,可能比熊長得比較嬌小,只夠高咬栗子的尾巴,栗子的自我保護能力比較高,牠沒反撃比熊,只是避開對方攻擊。可能大家都覺得栗子很乖,而令比熊感到不快,其實我們並沒有偏心。」 比熊是小型犬,而栗子是身型比較大的秋田犬,體型明顯有很大分別,Irene覺得照顧牠們亦有所不同,「例如帶牠們外出,比熊明顯容易照顧,因為牠體型比較小,但栗子一爬起來,真的比我還高,如果有其他狗和栗子互動,你要馬上反應,要扯得住牠,因為牠很大力,不小心就被牠扯走了。比熊是比較頑皮的,粟子很乖巧很懂事,牠會知道自己要在室外大小便,但比熊有時大小便會弄得天一半地一半,栗子每天早、午、晚至少出街三次,我覺得栗子一開始便知道,自己曾經被人遺棄,所以牠剛來我家的時候,真的很乖,有種感覺是,你是不是被人欺負過,但其實我認為不是真的被欺負過,可能是牠感到很陌生、很害怕,又不知道自己被人帶去哪裏,所以牠會很乖,希望可以讓我們覺得,『我很乖,請不要放棄我』,其實就算怎樣也好,我們也不會不要牠,我們覺得是緣份,一定會收養牠,現在牠已經達到一個比較舒適的狀態,所以牠慢慢就會開始顯露個性,牠有時都會發脾氣,例如牠平時沒有那麼早起牀,可能我叫牠醒來的時候,牠就會低聲吼叫,好像在說我很舒,不要打擾我,我都希望牠在家裏舒服開心成長,而不是要牠長期處於戒備狀態。」 其實狗狗的世界很簡單,Irene覺得牠們最想得到是主人的陪伴,「當初養比熊犬,父母是反對的,我也花了很多時間才說服他們,我也承諾會盡主人責任照顧牠,還有多點時間陪牠玩,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去了解狗狗,多點知道牠的需要,有時純粹跟牠們一起躺在地上,我覺得也是一種陪伴;我覺得狗狗是感覺你開心或是不開心,我有一次真的不小心弄傷膝蓋,痛得真的流出兩滴眼淚,牠會過來舔我的手,那一刻都會覺得很溫暖,原來牠眼中也很在意我,既然養了牠,就要珍惜牠,因為牠的世界只有我和這個家。」

1 個月 ago

劉晨芝加州陽光之旅│劉晨芝專訪

劉晨芝在美國長大,是首位打入美國Billboard流行榜頭20位的華人女歌手,近年與馬田史高西斯聯合監製及參演荷李活電影《The Card Counter》,亦有份參演近日播出由尼歌潔曼主演的《Expats》,活躍於荷李活的她早前返美國出席首映兼度假,享受一個完全沉浸在加州陽光的旅程。 Daou Vineyards. Paso Robles 2777 Hidden Mountain Rd, Paso Robles, CA 93446 Daou Vineyards 位於加州中部酒鄉 Paso Robles,Daou是一座西班牙殖民風格的酒莊建築,圓形的鐵拱門、簡單的巴洛克式裝飾、拼貼的花磁磚、以及經典的白牆與紅瓦屋頂,與一整片的葡萄田交織形成了無比壯觀的景色,酒莊位於海拔約…

3 個月 ago

受虐唐狗身世可憐 吳嘉禧暫託變領養│吳嘉禧專訪

唐狗柯南八個月大時在江夏圍村被義工救出,當時身型瘦削,而且有明顯被虐的傷痕,歌手吳嘉禧是牠的暫託家庭,原本只是希望提供一個暫時的容身之所,相處過後,發覺會很不捨將柯南送給別人,最後暫託失敗,正式簽紙領養成為一家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MbJg8gccc 本身有養貓的吳嘉禧表示以往覺得養狗是較難掌控,今次是第二次做暫託家庭,亦因為遇上柯南,令她開始了狗奴人生,「牠的全名叫江戶川柯南,我本身是暫託照顧牠,牠是被義工在江夏圍村救出的,義工為牠改名江仔,我也想保留江字作為牠的姓氏,就想到江戶川柯南這個動漫角色,現在叫牠柯南或江仔,牠都會有反應的,我之前有養貓經驗,但從未養過狗,第一次暫託的狗狗是比較驚青類型,對從來沒有養過狗的我來說是很大挑戰,帶那隻狗出街,牠又非常害怕,所有的東西我都覺得很難控制,所以我覺得狗狗是很恐怖,很難控制的一隻動物,我其實是害怕了,之後給自己多一次機會做暫託,今次跟義工溝通好,真的認識了是怎樣去暫託狗狗,我才開始慢慢學懂怎樣跟狗相處,學了很多不同的東西。」 原本一心只做暫託家庭,結果跟柯南相處後,竟然不捨得將牠送給別人,吳嘉禧最終決定改為領養,「我覺得有動物在家很開心,牠剛回來時很瘦的,可以看到牠的手手腳腳的傷痕,我發現牠兩隻手手摺起來的時候,傷口是對稱的,估計是被人用索帶或繩綁住牠的手,應該是有虐待成分,當時有位保安發現牠,之後義工安排牠在狗場住了一段時間,我暫託了兩、三個月,每次跟朋友說遲些會出領養帖子,我發覺每次說到領養的時候,我的心開始不舒服,我開始捨不得牠,牠看我和看我朋友的眼神已經很不同,牠的行為和眼神告訴我,牠已經當我是家人,相反我做這個決定就想了很久,我在想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做一隻動物的父母,要去照顧牠一生一世,牠來我家的時候約一歲,我現在養了牠半年。」 柯南的品種統稱為唐狗,吳嘉禧出於好奇將牠的口水樣本送去美國做化驗,發現牠有比高、比利時牧羊及松鼠狗的血統,不過她覺得每天跟柯南生活,就形同家人一樣,牠是什麼血統其實不重要。 吳嘉禧以往跟媽媽同住,養了三隻貓,其中兩隻已過身,她覺得養貓與養狗,其實有很大分別,「為什麼我會想養貓,我覺得自己的性格比較被動,跟貓很相似,狗狗的性格似乎太過熱情,尤其是柯南又嗲又很黏人,我家的貓也有嗲和黏人的時間,但不會像柯南般,牠的行為像是會主動問我可不可以出來?可不可以摸牠?還有養貓花的時間相對是少一點,因為貓的自理能力是高一點,例如貓會在家定點大小便,狗狗就要早晚帶牠出街散步,以往要引誘貓貓吃東西,柯南見到食物就狼吞虎嚥,不過就可以帶牠四圍去,我很喜歡帶牠去露營,牠會表現得很開心。」不過吳嘉禧就覺得自己養狗經驗尚淺,柯南雖然很乖,但紀律方面仍有改善空間,「有時也要對牠有威嚴一點,我要令牠冷靜一點,前陣子牠跟我去朋友家BBQ,因為牠什麼都愛舔,結果就拉肚子,從此我便很小心,零食也不敢亂餵給牠,未來會考慮跟牠一起去接受訓練,最希望牠不要隨地撿東西吃。」 眼看着之前養的兩隻貓離世,吳嘉禧曾經因為害怕而拒絕養其他寵物,「到現在我都會害怕,所以我為什麼會做暫託,我不想再養一隻動物在我身邊,我不想接受一隻寵物,要照顧到牠離開,不過當柯南來到我家時,我覺得是緣份到,牠需要在我生命出現,我無法避開,正如我現在養的花枝鼠,牠們只有約兩年壽命,現在也養了牠們差不多兩年,不知道牠們什麼時候會離開我的生命,但我會很感恩牠們在我生命中出現。」吳嘉禧說喜歡上網看很多帖文,追蹤很多動物帳戶,有些關於動物的離開,但心仍然是心繫主人,看後都會忍不住哭起來,「我仍然很怕牠們會離開,也很擔心牠們有什麼不舒服,生命就是要遇上這些課題,可能因為牠,我會學會一些不同的東西。」 自問是養狗初哥,吳嘉禧覺得沒有什麼秘訣可跟大家分享,不過她非常同意養狗需要有更多的體力才能應付,「其實牠聽話,也很乖,我覺得牠算是一隻很定性的狗,雖然有時會熱情到瘋了,其實牠只是想你摸牠,牠是一隻很需要安全感的狗;我每天帶牠出街兩次,牠大小便後就催促我回家,每次帶牠去露營就可以幫牠放電,牠回家就馬上要睡覺,因為牠是短毛狗,基本上不用剪毛及梳毛,不過就會換毛,跟養貓一樣,家裏會有很多毛,通常每兩星期在家為牠洗澡一次,每隔約一個月就帶牠去一次寵物美容,找人幫牠修指甲,柯南雖然很怕水,但洗澡時也會乖乖站着。」提到柯南最迷人之處,吳嘉禧就覺得是牠的眼神,「我和很多朋友都是被牠的眼神融化,牠的眼神很純真,牠每一次看我,我都覺得牠的眼睛裏只有我,真的充滿着愛。」

3 個月 ago

「新聞女王」轉做家長效能導師 繆美詩:最後一代唔賣樣主播│繆美詩專訪

劇集《新聞女王》大受歡迎,掀起不少熱話,到底現實與劇中的新聞主播又存在多少差異?前亞視六點鐘新聞主播繆美詩表示有留意該劇,她覺得編劇肯定是做了不少案件的資料搜集,不過當中亦有主播平日工作上不可能發生的情節出現,可能是要營造戲劇效果,這位資深新聞主播近年回流加國,她坦言曾經煮飯煮到哭起來,經過不斷進修,目前在事業上成功轉換跑道,成為了一位家長效能導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kI198_3pk   昔日的亞洲電視一直被指是二奶台,收視長期處於劣勢,不過亞視新聞報道向來是該台的王牌節目,收視甚至有雙位數字,故此亞視新聞主播的知名度絕對不會比藝員低,近年回流加拿大溫哥華的繆美詩坦言在當地遇到不少老華僑,依然可以叫到她的全名,令她感到驚訝,「其實整個新聞部只有那幾個人,是十個煲兩個蓋,不過亞洲電視的團隊精神是一流,大家都很願意走多一步,所以沒有說女王不女王,我本身在多倫多懷雅遜信大學(現名多倫多都市大學)讀新聞系,因為家人仍在香港,當時每年暑假都回來,曾經在Cable(有線電視)的英文台及無綫的英文台做實習,97年畢業回來,因緣際會入了亞洲電視。」 劇集《新聞女王》的一班女主播經常爭上位要報Prime time,她覺得當年亞視是以新聞內容作賣點,反而不太在意女主播的外表,「所謂的黃金時段,在亞洲電視來說,應該是六點鐘新聞,那時還未開始有24小時新聞,只有Cable收費電視有24小時,所以亞視養成了一班很忠實的觀眾,亞視六點鐘新聞是刻意搶友台頭啖湯,友台六點半,我們就六點,還有特意要做長一點,跨過六點半,所以我們的新聞快一點、詳盡一點,整個範圍會廣一點,我自己是專走地產及房屋路線的,當年是很瘋癲地大家都是想搶獨家,這是我們和友台的競爭,但是在我們自己台裏面,每一個人都是很願意走多一步兩步三步,內容要比別人廣,比別人深入。」 繆美詩提起昔日出來跑新聞,她覺得是既刺激,又令人興奮,而且有很大滿足感,「試過新聞部要孭起八點半的黃金時段,整個新聞部四個同事在平日工作以外,再做半小時節目,公司是很多機會給你去做,只要你有熱血,一片丹心,你真的想做好,公司不是要看誰的妝容漂亮不漂亮,你的頭髮梳得好不好,我知道某些台對這些是很嚴格規定的,亞視應該是由尾數上來的。」 繆美詩笑說亞洲電視當年一直出名,在鏡頭前,本來你只有兩個眼袋,在鏡頭出來就變了六個眼袋,「我們不是以樣貌為賣點,是以內容為賣點,大家是很為此而驕傲的,譬如我們會在SARS那段期間,加了半小時特備節目,一直到疫情完畢,差不多做了大半年;911當晚,我們馬上開Break News(突發新聞),馬上去機場做Live,第二天我已經拿了護照出來,因為我不需要美國簽證,隨時準備飛,當時友台在播很熱播的《大鬧廣昌隆》電視劇,他們有他們的考慮,我們整個台是很支持新聞部的,我們不需負責什麼廣告,不需要找贊助,新聞部就是新聞部,整個台沒有人的梳化服裝是有贊助的。」 繆美詩離開主播之位已廿年,她自稱是侏羅紀年代,也是最後一批會出來跑新聞的主播,「早上9點上班,一直要發掘我專線的新聞,我做地產房屋線,當年有八萬五,然後居屋又煞停,很多很多這些新聞,現在背我也背得出,為了剪輯自己的採訪新聞,我會跟老闆說趕不及做6點鐘的新聞報道,我是寧願不去做主播報新聞,都要做好自己繆美詩報道那條房屋新聞。」 她說電視台自從有了24小時新聞後,會專請一批很端莊,賣相是很decent,很優雅的少女或者女士們報新聞,「是第二種生態,所謂明星化,他們未必會參與採訪,我應該是最後一代了。」繆美詩覺得在香港美其名被稱為新聞主播,不過實際上應該叫新聞報導員比較貼近,「你是沒有選擇權,那一條擺頭條,那一條擺二條,那一條新聞出,那一條新聞不出,你只可以跟編輯排了的次序,Autocue(稿件提字器) 出什麼你就報什麼,當然 Autocue 會壞, 那你就執生,除此之外,理論上是不應該偏離編輯的,其中我覺得最經典是2003年7月1日,當年是幾十萬人上街, 我是負責剪遊行那條片,我還記得又是千鈞一髮,趕到五點五十五分,我真的一定要入廠,一看那個Rundown,我覺得沒有可能,為什麼我的不是頭條?為什麼頭條不是遊行?那天沒有任何新聞比遊行更震撼,然而當日的頭條是升旗,我作為新聞報導員,我有沒有選擇呢?沒有的,你只可以跟機讀,你可以選擇自己走哪條路,於是大概一年半後,我離開了這個行業。」 在職新聞主播不可有個人立場,亦有不成文規定不可接受訪問,自然予人有一種神秘感覺,可能亦因此更令人遐想;繆美詩離開亞視後轉投領展,先後出任企業傳訊經理及企業傳訊主管,當時曾被痴心粉絲跟蹤及纏擾多年,經10次報警,仍無法擺脫苦纏,對方除了送花,更發出多達655則示愛短訊,最終警方採取行動拘捕痴情男粉絲,「我想有四、五年,是日以繼夜,我收工他就在公司樓下停車場,停在我的車旁邊,我離開公司,他就跟着我,甚至跟着我去yoga club,不過這些都是俱往已,香港是沒有纏擾法的,直至我離開了那間公司,他跟不上我,惟有不停發message給我,反而電話纏擾就有法例,人肉纏擾是沒有法例,我希望他現在有愉快生活。」 繆美詩在2010年結婚,婚後育有兩女,長女Charley十二歲,幼女Lois十歲,即使在事業上無比強悍,回歸家庭為人母也有她的弱點,「我是2022年回流加拿大,我大女兒在2019年病了一場,對於我們整個家庭及方向,我們想追求什麼?是有很大影響的,對於我自己怎樣做媽媽,是有很深的體會,大女兒的病,我的世界是倒塌了,那時候花了很多時間照顧大女兒,忽略了我的小女兒,大約半年後,小女兒就有很多情緒的問題,我很頭痛無從入手,不知如何是好,我多謝大女兒的支持,她說了一句真是石破天驚,叫我要多謝妹妹,若不是她,我不會去學習同理心,我反省自己,以往的批判思考,很多判斷,但是這些所有東西,只會為親子關係造成障礙,而我完全欠缺的就是同理心。女兒一出生我就讀了很多不同課程,我也是一個很勤力的媽媽,我就讀過蒙特梭利的parenting、Mindful parenting、Play…

4 個月 ago

做啲乜可降家居噪音 何偉麟做專家證人俾客鬧│何偉麟專訪

踏入新一年元旦,天水圍就發生疑因噪音爭執,一家三口遭爆樽圍毆;月前紐約有男子不滿樓上長期傳出噪音,向鄰居連開9槍,可見噪音隨時引來殺身之禍。何偉麟是本地靜音工程師,近日獲香港聲學會頒發噪音控制大獎,他除了參與港鐵及山頂纜車多個降噪音項目,亦多次在本地及海外擔任噪音專家證人,多年來參與過不少奇怪訴訟,香港人口密度高,他又有什麼家居降噪音的建議給大家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aBqwXytLU 何偉麟小時候家中的收音機壞了,他嘗試親自動手拆開來研究及維修,結果收音機再次發出聲音,令他對研究事物首次獲得成功感,長大後當上了物理及數學老師,有一天他突然問自己,到底自己及學生出到社會,是否可以找相關的工作?「我做這個行業之前是一位老師,做老師教物理和數學,教這些知識是可以的,但我總覺得在社會工作好像不夠經驗,所以我決定做一些可以出來社會謀生的工作,我去英國讀了一個叫做Sound and Vibration的Master Course,回來後就在93年入行,做噪音控制顧問,當時環保署開始對於噪音控制的管制,立法只有幾年,那個年代全香港做噪音顧問的只有十幾人,或者可能不足十人,當時大家對噪音這個問題並未太關注。」 經常有人說樓上鄰居晚上在地上彈波子發出嘈音,何偉麟表示做過不少個案,很多時都是投訴人過敏,「樓下投訴樓上發出嘈音,我都做過十幾個這類個案,其中有些就要去到法庭,不過很多訴訟去到一半,都會庭外和解,通常都牽涉到樓上有個小朋友,例如在家打籃球或者玩耍發出噪音,關於有什麼滴波子的聲音,一般我們看到的資料顯示,是樓宇的結構熱脹冷縮所引致的,到晚上樓宇慢慢凍的時候會收縮,收縮的時候有一些接位會有滴滴滴的聲音。我其實遇過好幾個個案,都是投訴人心理上把嘈音放大,明明很小聲,但他會覺得嘈到整個心都震出來,如果你能夠遮蓋到,令他看不到,是好一點,另一個現象是他只是聽到聲音,甚至感覺到整個地都震,但我們拿機器去量,震動應該是小到正常人是感覺不到,通常人聽到聲音,就會覺得連地都震,這是一個心理的現象。」 早前日出康城有單位疑拆主力牆事件,引起全城關注,何偉麟在本地及海外做過多次專家證人,曾經有一宗個案,因為有改動室內間隔牆,會令嘈音更明顯,「這宗案件是樓下投訴樓上,指樓上主人套廁沖水時很嘈,法官就要求他們找一個專家看看究竟有什麼問題?我們看到樓上用了一個電的座廁,座廁會將水儲起來,每次沖水還有少少吸力,令到沖力大一點,水流的沖擊力發出較大的聲音;而樓下單位的廁所則拆除了原來的磚牆,改為玻璃間隔, 亦有少少玻璃欄的風位,有些漏了聲,我的專家報告指兩邊都有問題,結果兩個業主各付一半費用,兩個客人都對我不滿意,兩邊都罵我,但沒有辦法,我只是將事實寫出來,當然他們都希望報告是寫對方有問題。」 聽覺加視覺令人放大了聲音 香港住宅密度高,其實住宅嘈音受《噪音管制條例》管制,明確列出相關指引,不過事實上要執法亦很困難,何偉麟建議可以做一些減音措施,「之前有個律師將單位租出,樓下單位投訴住客發出嘈音,租客家中有一個小孩,其實小孩子走來走去也很正常,我建議他加15mm膠墊在地下,現在環保署也特別去推廣,希望新樓在鋪地板前先加這些膠墊,我沒留意到有段新聞指噪音引致要殺人,但我又覺得不出奇,因為當一個人重複受到一些騷擾, 噪音其實不會吵死人,但可能他有其他壓力,或其他事情想不開,多少會將問題歸咎鄰居的噪音,改善方法是大門要做實心隔聲門,還可在門做一些膠條,現在也有一種drop shield,關門後有個隔聲的配件壓在地上,都可增加隔聲效果。」問他如果自己選擇居所,會先考慮景觀還是沒有嘈音的環境?「如果是對着馬路,我會看看馬路再看出去是什麼景,如果景觀好,我都選擇對馬路,因為可以選擇關窗,反而握手樓就一定不會揀,因為要長期關窗兼拉上窗簾,感覺更侷促。」 有些住在高樓層的人說,聲音是向上傳,到底是不是住得愈高,聽到街上的聲音就愈清楚?「有很多住在高樓層的人是這樣說,實際上愈高,聲音應該是愈細,但是因為愈高,你聽到的範圍愈闊,譬如有一條路是距離你一百米,如果你在低層,你是不察覺那條路的存在,但你住到四十樓或六十樓的時候,愈高就會看到愈大範圍,令你覺得很大聲。」 何偉麟在2005年創立公司,主力做噪音顧問工作,亦研發了路軌減聲器,「路軌火車噪音控制是我們其中一個比較專門的項目,我們就研究了一個叫做路軌減噪器,鐵路如果跟樓房很近,建隔音屏障是最有效的,因為遮掩了經過列車,看不到自然會令噪音降低, 因為很多時候是那個感覺,即是當看到一些東西,就算聽到很小聲,聽覺加上視覺,都會令人放大了聲音,所以隔音屏障是最有效,但是建隔音屏障有幾個困難,第一個可能是令到整個環境不漂亮,遮掩了很多漂亮的環境;第二就是結構上,如果它是在一條天橋上,即是一些高架的鐵路,在上面再建隔音屏障,一般來說在風力上是做不到的,除非起天橋之前,已經預計了這裏需要有個特大隔音屏障,將它的結構加強,所以用路軌減聲器是一個好方法。」

4 個月 ago

母親離世 愛犬牀邊苦等 羅霖哽咽:媽媽已經上了天堂│羅霖專訪

羅霖母親在今年九月因末期肝癌離世,她坦言自離婚後,全靠母親幫忙照顧兒子及愛犬,令她無後顧之憂專心外出工作養家,除了她及兒子對母親離開感到萬般不捨,連6歲的愛犬Creamy亦連續多天在母親牀邊苦等,看見愛犬的靈性舉動,她忍住淚水安撫Creamy:「媽媽已經上了天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e-_UIfvp0 羅霖養了兩頭松鼠博美犬,分別是6歲的狗女Creamy和1歲的狗仔Cookie,她在多年前曾養過一頭摩天使犬,愛犬過身後令她傷心不已,她的母親更因此差點患上抑鬱症,所以之後大家都避開不談再養狗,「因為我的名字叫Candy(糖果),所以我就替牠們改名為Creamy(棉花糖)及Cookie(曲奇餅),都是食物名字,而且都是以英文字母C字開頭,牠們都是朋友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在我20歲時曾養了一隻摩天使,牠十六、七歲過身,我跟自己說以後都不養狗了,因為實在太傷心了,那時候我真的哭了差不多一個月,每晚工作後回家,一想起牠又會哭,我媽媽也是,更差點患抑鬱症,養狗跟養小孩比較,相對是輕鬆簡單,兒子會令你勞氣,小時候要教功課,男孩子又會有反叛期,兒子無論幾多歲,做人阿媽都會擔心,即使我二兒子結了婚,我都會擔心的,就是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如果再讓我選擇,我也未必生三個這麼多,養狗給我的樂趣更多。」 因為幼子劉子晉(Jonathan)的苦苦哀求想養狗,令羅霖家中打破之前的養狗禁忌,「當時6歲的Jonathan又簽承諾書保證會照顧狗狗,之後當然冇件事,不過養狗令到家裏的氣氛都融洽了很多,我三個兒子青少年反叛期的時候,回到家就會關上自己的房門,玩遊戲或者和朋友聊天,但是有隻狗之後,會多留在客廳和狗互動,又會和我聊多點,我們吃飯的時候話題都多了,所以我覺得養寵物反而可以增加一家人的感情。」 羅霖形容現年6歲的Creamy是天生幸運兒,得到萬千寵愛在一身,尤其是她只有三個兒子,Creamy就成為她唯一的女兒,「Creamy在幾個月大被一家寵物店的老闆看中了,覺得牠很可愛,免費提供一年訓練課程,免費一年看醫生,狗糧、尿片、玩具及零食都是贊助的,牠大概一歲的時,這家公司也舉辦了寵物旅遊,讓我帶着牠坐私人飛機去日本旅行,去一趟東京或大阪就要約八萬元,是很貴的,最重要是有贊助,對我來說真的很難忘的體驗,出發前半年就要準備很多過關的文件及針卡,我在香港沒試過住寵物酒店,原來在日本有很多寵物酒店,我們入住的還要是寵物溫泉酒店,酒店有狗牀、糧食及一切日用品,安排非常貼心。我帶Creamy出街,本身都不敢進入店舖,不過Creamy很乖,大家都當牠是公仔,每一家店都叫我們進去參觀,感覺大家都很友善。」 拍攝當日,Creamy可以按主人指令做出不少動作,例如祈禱、跳圈及扮中鎗等,非常醒目可愛,羅霖表示Creamy小時候去上訓練課,必須有主人陪同,如果她沒有空,就由兒子帶牠去,因為除了要訓練狗狗接受指令,主人亦必須要懂得發出指令,才可達到主人與寵物之間的互信。 由於羅霖要外出工作,兒子又要上學,基本上是由羅媽媽長時間陪伴Creamy,羅媽媽今年6月入院,在醫院期間一直惦掛着Creamy,最終羅媽媽在9月與世長辭,提起過身的媽媽,羅霖也難掩傷痛,「Creamy性格比較安靜,但從牠的眼神已經看到牠是開心還是憂鬱,我媽媽過身前在醫院住了近四個月,她也很掛念着Creamy,我也試過一次偷運Creamy進去給她看,這也是她的心願,後來媽媽走了,Creamy經常會去我媽媽的房間,會上我媽媽的牀,我跟牠說媽媽已經上了天堂,看到牠的眼睛是濕濕的,牠真的很掛念我媽媽,我現在每天都會跟Creamy祈禱,保佑婆婆在天堂沒有病痛,永遠開開心心,沒有人間的痛苦、憂慮。」 Creamy受盡寵愛,而1歲的Cookie則是近日剛從深圳來港,小小年紀就曾感染了犬細小病毒,差點喪命,「Cookie是去年朋友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去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在深圳隔離及過生日,其實這三年來我都隔離了六次了,隔離的痛苦真是很難形容,我很想念家,想念我媽媽,想念我的兒子,又想念Creamy,朋友就給了我這驚喜,其實我在內地工作也經常飛不同城市,有段時間都要將Cookie寄養在寵物店,寄養後發覺牠身體及情緒都出現變化,變得怕人,屁股的毛也沒有了,由於牠還是BB狗,每天只可以曬15分鐘太陽,但寵物店長時間將牠和大狗一起放在花園,令牠曬傷了,至牠六個月大,又感染了犬細小病毒,已經三天不吃不喝,去看醫生又怕牠傳染給其他狗而被拒入院,後來終於有醫院肯收牠,經過七天不吃不喝,都以為牠會死,結果牠奇蹟活下來;牠大約8個月大,帶牠去洗澡的時候,美容師說牠後腳乏力,帶牠看了四個骨科醫生,被診斷股骨頭壞死,結果做了一個大手術,要把牠壞死的骨頭切除,讓牠的肌肉生長並包裹骨頭,幸好Cookie的性格是很樂天的,我發覺牠的生命力很頑強的,無論牠遇過多少挫折,都努力生存,其實牠現在還要做很多復康護理。」 通關之後,羅霖留在香港的時間多了,於是決定將Cookie帶來香港生活,不過Cookie可能小時候曾被大狗欺負,現在見到大狗就不停吠,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反應,幸好這一個多月在她及家人悉心照顧下,Cookie亦慢慢融入家中,跟Creamy也相處融洽;羅霖覺得做人又好,做狗也好,生活得開心健康是最重要,她估計未來也不會再養狗,呼籲友人不要再送狗狗作為生日禮物,即使再養,也希望以領養代替購買。

5 個月 ago

佛系男「龜」密 蘇家欣感受慢活人生│蘇家欣專訪

全球史上最老的陸龜今年已超過190歲,龜向來被視為長壽的生物,歌手蘇家欣家中養了一對6歲的陸龜,她覺得陸龜雖然不像貓貓狗狗寵物般愛黏人,不過照顧方面就相對簡單,非常適合繁忙的都市人飼養,尤其是當自己不開心時,看着牠們爬來爬去,自得其樂,會令人感到逆境也只是一時,必然會過去,見到牠們的慢活人生,明白到在適當時候,也要放慢步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vXyGpy0Y0   蘇家欣的哥哥很喜歡爬蟲類寵物,曾經養過獨角仙及螞蟻等,家中的兩隻陸龜亦是他買回來,「家中兩隻雄性陸龜叫大龜及小龜,哥哥買他們回來的時候大約只有一、兩歲,當時比手掌還要小,因為媽媽不喜歡哥哥經常帶一些古靈精怪的生物回來,所以當時就跟媽媽說只是暫養,養到牠們大隻就會賣掉,當然他這個說法只是援兵之計,牠們現在已經6歲,體型漸漸變大,我哥哥很喜歡做木工,他會自己用不同的木材去砌些缸給牠們住,烏龜都換了幾個家,愈換愈大,空間比例都大過我住的家,我見過有些陸龜可以養到A3紙般尺寸大小,普遍都可以有二、三十年壽命,有些甚至四、五十歲。」 相對於其他寵物,蘇家欣覺得養龜其實並不難,「養牠們很佛系,牠們一點都不難養,牠們的消化和儲存能力很強, 所以不用每天吃東西,也不用每天喝水,牠們不像貓貓狗狗,一定要人陪伴,需要很大情緒上的照顧,牠們生活的地方鋪上一層泥,小便排在泥土上,基本上沒有異味,我們家裏都會給牠們一個戶外的地方,有燈有石頭,又會有泥地讓牠們爬,設計成讓牠們可以爬高爬低的空間,每隔四、五天, 會放牠們進水裏,但必須是煮沸過的室溫水,一來讓牠們清潔身體, 二來讓牠們喝水,每次沖涼牠都會大小便,其實牠們跟狗狗一樣,喜歡乾淨,離開自己睡覺及生活的地方才大小二便。我們通常是三天才餵牠們吃一次,牠們主要是吃菜,夏天就很喜歡吃西瓜,我覺得牠們是認得人的,不過並不會很黏我們,尤其是換水的時候,牠們會掙扎,一拿上手牠們就手腳撥得很快。」 大龜及細龜是同一時間來到這個家,牠們從小到大都是最好的好朋友,雖然都是雄性,但經常會交配,家人都見怪不怪,「牠們在家裏是很活潑的,喜歡大家互相追逐,特別是牠們很喜歡擒住對方,不知道牠們是否還沒有意識到大家都是男性呢?所以擒住對方 然後會有生理反應,我以前也不知道,後來看了一些紀錄片, 原來烏龜在發情的時候, 牠們也會露出生殖器官,我稱牠們為男龜密,以前以為龜是不會說話和聽不到聲音,其實牠們是聽到聲音的,特別是聽巨大聲響的時候,牠會縮起頭,牠們在交配過程也會發出叫聲。」 蘇家欣小時候曾養過巴西龜,由於當時沒有養龜的經驗及常識,巴西龜不足一年便過身,她至今還會自責,「巴西龜的眼經常會發炎,試過睜不開眼睛,貓狗不舒服,可能會在表情及神態表現出來,但龜不舒服,當你見到牠身體有病徵時,可能已經太遲,當時給巴西龜住的缸放滿水,事後才知道巴西龜雖然水陸都可以,但牠們是不可以潛下水的, 牠們不停地向上游求生,當時我們也有幫牠減水,但長時間浸水,如果牠們的殼變軟,就沒能力保護自己,而且不能用自來水,氯氣及經過鐵鏽的水,對牠們來說都是傷害。」 蘇家欣表示害怕面對寵物離世,所以不敢輕易去養任何寵物,「我以前在幼兒中心教書,學校都有養很多奇珍異獸,例如壁虎、蛇、倉鼠及龍貓等,當然我不用每天照顧牠們, 但有餵牠們吃東西,看牠們睡覺,觀察牠們的習性, 再告訴小朋友這個過程,之後倉鼠死了,我都會整天不開心,跟寵物長時間相處,我未必能夠承受那一刻的來臨。」 現時一家合力去照顧大龜及細龜,兩隻龜亦成為家中一分子,蘇家欣在觀察牠們日常生活時,亦對人生有所感悟,「最初是哥哥照顧牠們,慢慢大家一起幫龜換水、餵食及曬太陽,我覺得牠們有一種精神,譬如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裏,見到牠們玩得很開心,我有時望着牠們都會想, 你們不會悶嗎?特別是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在家裏看着牠們找到自己的樂趣,可能在追逐的過程中, 牠們都玩得很開心,這令我想到逆境都是一下子的事。」…

7 個月 ago

美食之都感受慢活 姜皓文與太太檳城置業

姜皓文與太太殷寧在六年前首次一起去檳城旅遊,眼見當地很多人都會說廣東話,而且又友善熱情,生活節奏也比較慢,加上物價指數較低,令二人愛上這個地方,翌年已在當地置業,一有空檔便會到這個被他們視為第二家園的地方,每次都會去探索不同的景點及美食,殷寧表示經常都會聽到當地的朋友說是看香港劇集長大,「馬來西亞的華人很多都會說四、五種語言,知道我們是香港人,都會跟我們用廣東話溝通,當地生活沒有香港般急速,人都比較有耐性,很多即使不是認識很久的朋友,在日常生活都幫了我們不少忙。」 Grand Vege Creative素膳 11-C,Lorong Abu Siti,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Grand Vege是一家結合了娘惹菜和日式料理的素食餐廳,提供的食材均來自有機農場,標榜所有食物不含人造色素、防腐劑及化學添加劑,「其實平時我們如果不出街吃,都是以素食為主,跟朋友出街吃飯,為免要朋友遷就,會以海鮮類和蔬菜為主,香港的素食選擇不是那麼多,檳城就有很多素食特色餐廳,我們很喜歡去試不同的素食餐廳,再介紹給朋友,有時候都會發揮微妙的力量,影響到身邊的人,這一間餐廳的裝潢漂亮,食物擺盤也很美,價錢也合理,當中比較特別是以荳蔻來做壽司,很有當地特色,當然荳蔻的味道不是每個人都接受,但我們覺得吃完整個口腔都很清香,如果不喜歡重口味,可以試沙葛壽司,就比較清淡;還有一個是很特別的叫做臭豆麵,臭豆外形像變大了的荷蘭豆,臭豆其實不臭,炒熟後甚至有股獨特香氣,聽說腸胃不好的人多吃臭豆,有助消化,而且它含有豐富鐵質及鉀質。」 魚耀隆門海鮮舫 Jalan Batu Maung, Kampung Batu Maung, 11960…

8 個月 ago

一日三餐吃鮮食狗糧 黃栢文:牠是我人生最後養的狗│黃栢文專訪

很多人因為愛犬離世,害怕再次經歷生離死別,選擇不再養寵物;黃栢文多年前經歷過愛犬黑爹利在他懷中安樂死,當時其妻見他空手步出寵物診所後,在勝利道失控嚎哭,不知就裡的人以為他欺負老婆;打後,二人因為太傷心,決定不再養狗,但多年後在緣份驅使下,又遇上了金毛尋回犬Hero,展開這段爺孫之間的幸福時光。 黃栢文飼養的雄性金毛尋回犬叫Hero,是女兒在旺角的寵物店買回來的,由兩個月大開始養牠,「有一次女兒去勝利道的寵物店,那時她很喜歡迷你牧羊犬,她蹲着跟下格的牧羊犬玩,Hero就在上格,這傢伙跟我女兒有緣,不停地拍那塊玻璃,拍到我女兒留意牠,我女兒說很可愛,抱下來看,一看就放不了手,不經我們兩老同意就買了牠,我太太很反對,但那時女兒什麼都答應,說會帶牠去小便,幫牠洗澡,怎料到現在一次都沒有幫牠洗澡,都是我搞定。」 黃栢文多年前曾收養過一隻黑爹利,這隻狗10歲時腎病復發被安樂死,經歷愛犬離世的傷痛,令他太太堅決不再養狗,「因為她很喜歡狗,當是小孩那樣養的,我們那隻狗年紀大,又有腎病,第二次復發的時候,醫生就說牠救不了,要即場安樂死,我還要抱着牠,我太太看見我空手走出診所,整條勝利道都以為我欺負老婆,因為我老婆在勝利道失控地哭,她就發誓以後都不會再養狗,怎料又遇到這隻,可能也是緣份,今次再養狗是比上一次更投入,狗是感受到你愛惜牠的,養狗的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十個養狗約定,真的要當牠們好像家人一樣,噓寒問暖,睡覺都要跟牠同房,我們連旅行都不想去,除非找到狗保母照顧牠,最多也是離開三、四天,都不敢去太長時間。」 Hero非常聰明,除了懂得聽簡單指令,還懂得去座廁大小便,「牠剛回家就教,買個尿盤回來,讓他在尿墊上大小便,再放在馬桶上,久而久之,牠知道上馬桶就要小便的,到牠一歲左右,把尿盤都拿開,牠很準,一紥起馬、坐下,就可以方便了,牠想去廁所會叫我們,如果有時候我們在做別的事情,或者在看電視不留意牠,牠就會在我們腳旁邊一直叫,問牠做什麼?牠會走去廁所,告訴我們要去方便,我覺得牠的智商大約是三歲的小朋友,牠懂得聽很多單字,牠有很多玩具放在房間裏,我叫牠找個游水波波出來,牠就找出游水的波波來,叫牠拿個圈圈來,牠就拿個大圈圈出來。」 狗糧方面,黃栢文從不讓Hero吃乾糧,全部都是買新鮮食材,回家親自煮給牠吃,「每天三餐,每一餐吃三條雞肉配糙米,還有蔬菜或瓜類,拌在一起給牠吃,間中加些維他命及魚油丸,有時候我們自己吃公仔麵又一餐,但煮給牠吃是指定動作,間中給牠吃豐富一點,免治牛肉那些。」 他說以前養的爹利是因為朋友移民,他們收養回來的,可能第一次養狗沒有經驗,年輕時經常出街,每天只帶牠去一次廁所,「可能是這樣,他有了腎病,有段時間康復,到十歲時又復發,狗的壽命,始終不如我們人類的壽命,盡可能在牠在生之時愛惜牠,讓牠安安樂樂,我和太太都不敢想狗狗將來離開的問題,因為她已經是我們家庭一個分子,每日起牀第一件事就是照顧牠,牠哄得我們很開心,我不敢想,但肯定不會養第三隻,牠在家中最黏我,我叫牠做什麼牠都聽,反而我太太叫牠做一,牠就做二,主要太太給牠吃東西,我就負責幫牠洗澡,牠會看眉頭眼額,知道誰是一家之主,知道擦誰的鞋重要。女兒就主力在經濟上照顧牠,買維他命及看醫生的費用也很貴的。」 黃栢文覺得養什麼品種的狗,其實分別不大,最重要是狗主肯付出愛心,「要很疼愛牠們,即使牠做錯了也不要打,不要暴力對牠,但也要讓牠知道做錯了,牠們很聰明,日常護理也不難,不過金毛犬比較大隻,每次幫牠洗澡及吹毛,至少要45分鐘,至於說多久洗一次澡?聽醫生說當你受不了牠們的體味,你才幫牠洗澡,因為牠們的皮膚不適合用那麼多的清潔液,我覺得狗是感應到人類開不開心的,有時候我情緒不好,牠走過來,你知牠們很喜歡撒嬌,牠很識趣,會走開不騷擾你,外國很多寵物專家都說,牠們能連結到我們的情緒。我們這樣稱呼的,我叫公公,我太太叫婆婆,我女兒叫媽媽。」 黃栢文說,近年開始感覺到Hero年紀大了,例如剛才走過一段路,牠年輕時不會喘氣喘得這麼厲害,「這些狗後關節不是那麼好,年紀大了就會退化,我每天晚上都和牠出外散步45分鐘,讓牠訓練肌肉,其實我們都要多謝牠,如果不是牠,我們都不會每天都這樣有恆心地散步,我們這個年紀都應該做一些運動。」

10 個月 ago

由收藏家至藝術家之路 建築師林偉而的花與月│林偉而專訪

建築師林偉而是當代藝術的收藏家,其個人收藏「Living Collection」至今已匯集數百件作品,是本港最具規模的香港藝術收藏家之一,他前年更向西九文化區M+捐出90件藏品,成為一時佳話。疫情期間,長時間在家隔離,他拿起畫筆抒發鬱悶,結果引起不少人的共鳴,從建築師收藏家走上藝術家之路,體會到兩者的理性與感性的交會。 本身是建築師的林偉而,出自他手筆的高樓大廈遍佈香港,包括中環的H Queen's,他亦保育了灣仔的「PAWN SHOP」,他的設計及藝術作品屢獲殊榮,如由香港設計中心頒發的「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及「亞洲最具影響力文化特別獎」等,他既是設計及建築機構成員,也是一位當代藝術收藏家,是近年冒起得最快的藝術家。 早前他在澳門壹號廣場藝術科技巡展—《星夜花園》,以AI科技展出多幅作品,大獲好評,「我今年3月在香港Art Basel期間,做了一個展覽叫做《花好月圓》,主要是用一些花及月光,一些中國的元素來做展覽的主題,這次活動主要把當時圍繞着花月的幾幅畫,以及我自己一個人的旅程的一些作品,其實這些作品主要在疫情時創作,疫情期間我開始畫畫,我發覺自己的畫都是隨着疫情的演變,而有一些不同的感受,最初我覺得我的畫是封閉了在家裏面的,慢慢到疫情開始有改變,發覺我的畫開始開放的,色彩也是豐富的,可能反映到一個我希望去旅遊的心態。」 他說當初畫畫心態根基於自娛,疫情時,政府呼籲市民不要出門,他就開始畫畫來消磨時間,「我不會很快地畫完它,反而是很享受慢慢斟酌一幅畫的過程,完成作品後就放上網,當時的反應是很好的,可能大家因為疫情都身同感受,好像在家裏那種封閉,不可以周圍去,那種感覺令大家有一個迴響,當時有很多人看我的畫都覺得很感動,因為這樣我就開始有機會跟畫廊合作,展覽這些作品。」 讀建築出身的林偉而沒有受過正統的繪畫訓練,他覺得建築師與藝術家是理性與感性的交會,「其實自小都喜歡畫畫,讀中一、二時學校也有畫班,當時也有一些意大利來的老師教畫畫,我也有去學素描,學一些基本的東西,還有我很喜歡去美術館,觀察一些畫家的作品,我覺得一個畫家和建築師,基本上的出發點是很不同的,建築師的想法是要很理性,所有做出來的東西都要很功能為主,其實也會有一些藝術元素,但我想首先要滿足功能上的要求,作為藝術家我們沒有這種功能要求,反而有些隨心所欲,你喜歡畫什麼?沒人說你,也沒人管你,又沒人去深究是否可行?所以我覺得理性的職業就是建築師,感性的職業就是畫家,如果兩者之間開始有陰陽的關係,我覺得是很有趣的關係,其實兩者都是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未建出來的東西,我要將它介紹給我的客人,我都是憑一些畫出來的東西去表達我的思想,建築大部分都是用一個點的透視去畫,所以有很多人會覺得我的畫很有空間感,可能就是因為我建築的背景。」 林偉而前年捐出90件藝術品予西九文化區M+,當中有26位香港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楊東龍、白雙全、林東鵬及程展緯,還有亞洲當代藝術家李昢、梁慧圭及臼井良平等53位藝術家的作品,他說這批作品一直收藏在工作室,有很多外國美術館策展人及藝術家都來看過這批收藏,反而香港本土的人比較少機會看到,他覺得可以和人分享是一件好事,希望透過我這個捐贈可以令到更加多人認識到香港藝術家。 「其實我年輕時已喜歡收藏藝術品,我去旅行的時候會去買一件藝術品,當時我沒有錢,就買一些便宜一點的,可能是在旅遊區那裏買些街頭藝術家的畫,我覺得藝術其實是可以表達到一個地方,能夠讓我記得這個地方,就是收藏那裏的藝術家做出來的東西。」 大約在03至04年,他買收藏品開始有心態上的改變,他認為如果亂買東西,其實是沒有什麼意思,也沒有什麼目標,「那時候開始接觸到一些香港的藝術家,覺得他們的東西是很另類,因為當時香港完全沒有一個藝術市場,做香港藝術家的畫廊只有兩間,但大部分作品都不是那麼暢銷,但他們很有心,當時我會覺得如果支持香港藝術家,可能會是一個很好的關注點,我也可以見這些藝術家,跟他們聊天,然後收藏他們的東西,我覺得是很有意思的。」 講到藝術品升值,他不覺得香港藝術家升值的能力就差一點,「其實我自己收藏的目標,我對於價值這件事,不一定由金錢去衡量的,你可以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去衡量,因為我收藏令我認識了很多朋友,也令我的生活豐富了很多,我覺得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回報,而我收藏的藝術家作品,有些是學生,他們是剛剛畢業第一次展覽,我買了之後,如果我看到這個藝術家一直發展得好,慢慢有一些甚至去到一些大型的展覽,甚至去到威尼斯雙年展,或者開始接受一些外國大的美術館幫他們做展覽,其實我收藏那裏都有不少藝術家有這樣的歷程,我覺得這已經是一個最好的回報,我覺得是無形中,人家會覺得我真的有眼光,我大概十年前出了一本書《No Colors》,《No Colors》其實是冇出色,當時很多人覺得你做藝術家也是冇出色,但我希望用這本書來介紹香港藝術家給全世界認識。」但香港寸金尺土,要儲存藝術品其實是一件煩惱的事,他說自己的收藏全要放在一些恆溫防潮的空間,「有很多人經常會借我的收藏品去展覽,我暫時都未賣過我的收藏品,尤其是香港藝術家的收藏品。」

10 個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