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從黑膠到卡式帶

其他文章
2016.03.19

HBO新上電視劇《Vinyl》,以七十年代唱片業做背景,無論故事情節或道具,都勾起我不少回憶,引出陣陣會心微笑。昔日唱片工業,就如今天的科網,處處有大人物,big money,毒品、酒精和性,紙醉金迷,找來馬田史高西斯和米積加做監製,相信沒有誰比他們更熟悉七十年代的流行音樂故事。

《Vinyl》的「道具」有黑膠唱片,同樣有卡式帶。當年樂手給唱片公司的demos都是卡式帶,樂迷如成長於七十年代沒可能未聽過卡式帶,有購入原裝聲帶(但更多是翻版,6元一盒)、有自己錄製、也有街頭唱片舖逐支歌代錄……卡式帶音質不及唱片,但卻孕育了一代的樂迷,也引申了「隨身聽」音響──Walkman的發明。

在黑膠復興後,小眾潮流現在興玩卡式帶!除了一些地下樂隊以外,Justin Bieber、Ryan Adams、The Weeknd 、Lana Del Rey等較主流樂手……都紛紛出版卡式專輯,成為粉絲的搜集品。據卡式帶製作公司National Audio Company稱,他們已經賣出超過二千萬餅卡帶!樂迷為了聽這些卡式帶,要到處搜尋今天不容易找的卡式錄音機。

物極必反,數碼革命到了今天,好像到了「非數碼就是好」的田地──菲林電影、紙本書、黑膠唱片,以至卡式帶都拿來炒作,對於I-hate-cassette的一代如我者,潮流是啼笑皆非。

今天玩卡式帶的大都廿多歲,未曾於七十年代成長,當然稱不上懷舊,他們不知道卡式帶──作為重播媒介──係一無是處:音質差、不能像唱片隨意選唱哪一首歌(經常要「倒」帶、rewind或fast forward),最討厭是處理不當,還經常會「食帶」!

回到卡式帶黃金年代,擁有日本Nakamichi的三頭(放、錄、消音)專業錄音座是音響發燒友的夢想,在電視劇《Vinyl》中經常出現,如果想聽聽其效果,eBay仍然有售。我唯一庫存的卡式座,是99%新淨的Philips DCC,當年唱片公司「借」給我用,既可播卡式帶,亦可錄/播當時被稱為未來數碼重播標準的Digital Compac Cassette (DCC)……到了今天,相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玩卡式帶係一種什麼心態?串流和MP3 音樂不是真的,卡式帶能令你覺得實在擁有──在偶像的汗衫、帽、tote bag……以外。卡式帶的特色是Low-tech、Low-cost,有什麼比用卡帶boombox來聽Urban音樂更過癮?一如吃快餐飯盒要用膠叉。

陳卓賢 姜濤 星級企業大獎2020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