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之時,香港過了一個不一樣的農曆新年。「魚蛋事件」的爆發反映社會嚴重撕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梁振英上任特首至今,民怨有增無減,當梁振英振振有詞地譴責暴力的同時,實在要撫心自問,民怨從何而來。
民怨是來自過去四年,政府橫蠻無理,不依法施政、漠視民情民意。梁振英政府以討好北京、討好商界為己任。對於香港的民生社會問題拒絕對症下藥,以致民生問題病入膏肓。
流感高峰期之下十六間公立醫院爆滿,大部分醫院病牀使用率超過百分之一百。香港公營醫療服務嚴重不足,已是老掉牙的問題。不單是急症室輪候時間長、病房牀位不足,以至非緊急的專科門診及檢查,輪候時間都非常漫長。以女性乳房X光造影為例,市民平均等候六百二十一日;重災區新界西聯網的病人,更平均需等候八百八十七日。市民輪候長時間才能接受檢查,難免令到非緊急個案,也被耽誤變成緊急個案。
調配資源改善醫療服務,乃現屆政府不為也,非不能也。醫管局最新錄得盈餘高達13.8億元,只讓高層加薪,卻未盡力改善醫療服務。新一任特首,應督促醫管局有效運用資源,聘用兼職醫生,以有效紓緩公立醫生長期人手不足的壓力;同時亦應增加病牀、添置儀器,以縮短病人輪候檢查時間。
「藥物名冊」的制度亦須改善。不少癌症、地中海貧血症、黏多醣症的病人,因為副作用少而比較有效的藥物不在藥物名冊之內,他們無法承擔昂貴藥費,變相只能接受「次等醫療」。制訂治療指引及藥物名冊時應避免只考慮經濟效益,而應以病人為本,充分考慮藥物副作用對病人的影響。當然,我更希望下屆特首任內取消「藥物名冊」,真正照顧有需要的弱勢病友。
除了弱勢病人,還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家庭需要下任特首的加強關注。有統計指,香港現時每十名兒童之中,就有一人有特殊學習需要。但是政府卻沒有支援特殊教育的長遠政策。這些小朋友在學習上、成長上面對比一般兒童更大的困難,需要適切的協助。
我認為下任特首應加強對這些家庭的支援,例如以學校為本為學生作出評估,以便盡早識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加強老師以至教學助理的特殊教育訓練,令學、職員懂得如何處理此類學生的問題;加強公眾教育,一方面能有助找出有需要的學生,另一方面,亦能消除公眾因誤解而對他們的歧視。另外,亦為有特教兒童的基層家庭,提供學習訓練的津貼。而最理想的是,能夠制訂「特殊教育法」,更加確切地保障有身心障礙的學童的學習需要。
自689上台至今,香港禮崩樂壞。特首自稱「地位超然」;問責官員「膽自大」不聽民意;特首安插親信進入大學管理層隻手遮天;內地「強力部門」越境執法、香港的《施政報告》淪為「一帶一路」的工作計劃……特首民望長期見底,行政立法關係步入寒冬,一切源於特首漠視香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下任特首不想重蹈689覆轍,第三件必須做的事,是要重建香港的核心價值。堅定維護一國兩制,對於北京的插手干預說「不」,不容香港赤化,信守《基本法》保障香港人應有的人權、自由;港人治港,特首應以為港人施政作為其責任,解決香港回歸以來積存已久的社會民生問題,而非以服務中央、討好北京為己任。
只有做「香港人的特首」,用心解決香港的社會問題,才可以緩解香港現時分化撕裂之局面。明年的特首選舉,仍然沒有真普選。在特權小圈子之下選舉產生的特首,恐怕仍然是以服務特權人圈子為己任。我寄望不是689的無恥之徒連任,而下任特首能汲取梁振英之教訓,深刻了解不尊重民情民意,市民的反彈是何其之大、何其之重。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