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Shall We Talk】陳國邦從《三命》學懂「沒有如果」 重看十年前給無綫的公開信 | 恩師鍾景輝帶他到馬會見識 不擔心泰國地震讓女兒陳禛繼續留學 | 陳國邦專訪

本地
2025.05.05
撰文:黃鑑江攝影:鍾漢平

p_007

近年網絡流行一句「樂壇欠某某一個交代」潮語,如果將之放到男演員界別,陳國邦定必榜上有名。

陳國邦:「欠我一個交代?年青時是會對那個電視台(無綫)有這種想法,心想『我這麼厲害,你都不用我做男主角』,但你現在問我,心態已不同了。」

科班出身的他,一九八九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同年已憑處女作電影《壯志雄心》入圍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五年後再憑《飛虎雄心》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二੦੦੦年再戰視界,重返無綫的他,十五年間與男一和獎項俱擦身而過,任誰多豁達,少不免也有埋怨的時候吧!

十年前,陳國邦拂袖離開娘家,今年由他主演的ViuTV劇集《三命》掀起話題,再度入屋總算吐氣揚眉,回顧這三十多年演藝路,到底又有誰欠了陳國邦?

【Shall We Talk】陳國邦憑《三命》再入屋 重看十年前給無綫的公開信「TVB欠我一個交代」 | 沒有被地震嚇怕 繼續讓愛女陳禛在泰國留學 | 陳國邦專訪

我有爭取但失敗了

二੦一五年,陳國邦離開無綫時,在其面書專頁發布一封《給無綫電視的公開信》,洋洋灑灑「千字文」,行文用字真誠,感動萬千圈外人給like,不少圈內人(如汪明荃、鄧萃雯、廖啟智和江美儀等)都在社交平台上紛紛回應、聲援,而這封獲得逾六千like的公開信,開首是這樣的:「噢!標題夠吸引,如同角色首次出場一樣,在不影響劇情及角色前提下,吸引觀眾目光。」

十年過後,上月底由杜琪峯監製、陳國邦主演的ViuTV劇集《三命》播映,劇中他飾演的「中年駱澤信」成功掀起話題,十年一覺,再回望當初決定,他又如何看待這段日子的得與失?

「我有再看那封信,畢竟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如果再重寫,大方向一樣,字眼上應該可再修飾得好一點。」

他說當年寫這封信原因有二:在陳國邦「變作一潭死水」前停一停、想一想,究竟面前的演員道路何去何從;二是不想把不續約無綫的決定和責任,放到與他傾約的那位同事身上。

+1

陳國邦早於一九八九年已加入無綫,周星馳主演的《他來自江湖》劇集,他做跑龍套;兩年後他晉升到演「男配角」位置,參演過《今生無悔》、《壹號皇庭》與《我愛玫瑰園》等劇集,其後到台灣和內地發展拍劇,於一九九三年離巢。

二੦੦੦年他回歸無綫,十五年間參演過的劇集逾五十部,公司給予他發揮演戲的機會不是沒有,但作為一個演員怎會願意一生只當「配葉」?

陳國邦憶述,那些年曾有過好幾次,電視台高層走來跟他說「下部戲阿邦你是主角」的畫面,他以為會像黎耀祥那樣守得雲開,然後,就沒然後,「男一」一直只聞樓梯響……有視迷更認為當時的陳國邦和黎耀祥一時瑜亮,只是,最後無綫捧了後者,對此他又怎樣看呢?

「首先,我不會認為電視台是捧黎耀祥,所謂的『捧』,是未必擁有這樣的實力/機會,特意給你才叫『捧』,而他的能力和際遇能勝任那個位置,就不是捧了吧!而我則認為他是靠自己捱出頭的,是靠自己爭取、奮鬥,記得當年他被提名視帝時,大部分演員全都投票給他。」

陳國邦說:「我有爭取過,也曾為想做主角、多些演出機會,去跟監製、導演和高層多傾偈,只不過我失敗了。」

無綫欠我一個交代

確實,相信不止陳國邦本人(或其妻子Mimi羅敏莊),就連視民都替他星途上的際遇感不值:二੦一二年,他憑《大太監》彭三順一角提名《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配角,他是最後兩強,最後敗於古明華;兩年後再憑《名門暗戰》一角李秋芹成該年頒獎典禮最佳男配角的大熱門,兩度落空,難怪他演戲那團火差不多被熄滅了……

有否覺得無綫「欠」陳國邦一個交代?

「那個電視台有沒有欠我?年青時是有這個想法,否則不會有其中一個心態(寫公開信時),就是我演戲這麼厲害,你都不用我做男主角?但現在我沒有這樣的心態。我的人生經歷令我成長了,也慶幸成長了,否則我這幾年的生活都幾難過。」

因為他發現自己開始將際遇歸咎於別人,他不希望被「不開心的情緒」不斷蠶食,從此失卻演戲的樂趣,離開一個令他有「負能量」的地方,是當時唯一選擇。當然,局外人總會以賺錢的多與少、知名度的高或低等結果,來衡量離開這個決定是對還是錯,對此,他極不認同。

「我不是『戴頭盔』,也非要保護自己,不想自己停留在一個地方,不代表那地方有問題,正如你說送子女去外國讀書,即是香港有問題?如果這樣理解,真是很大問題!那時我想離開,是想在不同地方燃燒表演生命,讓自己變得更多姿多采。」

陳國邦坦言,現實不如《三命》那樣「命運能選擇」,每個人只得一條命,每次也只能呈現一個結果,橫豎要花,把時間花在值得的地方才有意義。「其實我較喜歡《三命》劇的英文名《What If》,因為人生是沒有如果,就算能回到當時重新決定,因應當時所得到的資訊仍是會做『錯』,其實公開信中提及的原諒自己和放過自己,就是無論做甚麼決定,只要勇於面對接受就夠。」

+4

延續七年的師徒關係

關於演戲那團火,陳國邦不止一次被「撲熄」過,大約二੦一一年前,他重回無綫的第一個十年,已遇到意興闌珊的時候。

某天,在戲劇組化妝間,他跟另一劇組的King Sir鍾景輝,坐在一起等化妝,席間大家談起近況,他跟恩師說:「我不想再做了,我想離開這個圈子做別的事情!King Sir沉默一會,以他方式帶領我尋回演戲的初心,具體過程真的不記得了,但這番話令我知道,我要繼續奮鬥,就算沒有黎耀祥這樣的成就,至少我也要有陳國邦的成就,雖然將會是甚麼?我不知道。」

這趟聊天對話,也讓他聯想起一本書叫《最後24堂星期二的課》(原名《Tuesdays with Morrie》美國小說家Mitch Albom作品),書中的師生關係,跟鍾景輝與陳國邦如出一轍,他隨後問對方可有看過這本書?King Sir的回覆是:「我沒看過,但將會演這齣舞台劇!」

陳國邦說:「當時的心情,像突然被觸電一樣!這是天掉來一個大好機會給我!我膽粗粗問可否推薦我去做學生一角?當晚就收到中英劇團藝術總監古天農先生(已故)的電話……」

最終他得償所願,接替盧智燊飾演學生明哲一角,直至二੦一六年King Sir因健康理由要請辭演出;期間他們除了在香港,到過國內、台灣及美加等地巡迴演出過百場,現在回看,大可視他倆以合作《相約星期二》舞台劇的方式,延續師生關係達七年多,總算彌補了當年畢業後「虧欠」老師多年恩情的愧疚,畢竟陳國邦也承認當年畢業投身工作後,便已甚少找King Sir,對此他沒有推諉,只輕輕的說:「總之當時沒有心,就是沒有心!」

演藝大師帶他到馬會

跟King Sir的師生關係,始於陳國邦入讀演藝。時為一九八五年,他正值中五,剛巧香港演藝學院創校招生,學院派人到其校介紹和表演,令早已對演藝有濃厚興趣的他一發不可收拾,決定報讀演藝的四年制課程。

陳氏一家住在九龍馬頭角唐樓,上有兩個哥哥、下有兩個妹妹,家中排第三的陳國邦,自然要自力更生,為興趣更不惜苦幹,中午在學校食堂兼職洗碗清潔,晚上到藝術中心做帶位。

「當年我在學校是很『出名』的窮苦學生,因為『全盛』時期,我一人兼職四份工作才能維持學費和生活費。King Sir雖知我是窮苦學生,但他並非因此而疼我,或者當時我都幾精靈,頗有天份吧,總之當時我沒有現在那麼安靜。我記得第一次去馬會,都是他帶我去,他跟我說『你演員需要去這種高級會所,見識這個社會有這種階層的人與事』。」

+2

也許賺錢和大紅,從來不是他首要目標,陳國邦在意的,是演藝生涯能否多姿多采,享受行內人對他的能力給予肯定和讚賞。

憑《不懂撒嬌的女人》榮膺二੦一七年視后的唐詩詠,就曾表示拍攝電影《逃出生天3D》時,跟古天樂拍戲感到很大壓力,於是便越洋致電請教陳國邦,如何處理情緒和心態;二੦一八年,陳國邦獲香港浸會大學聘請,擔任創意電影製作高級文憑表演技巧作客席講師一職,在他多番打聽下,原來這份令他現在生活能夠安穩的工作,是因為得到不少行內人的暗中引薦。

「坦白說,要培育下一代演員,導師的資格不是因知名度高低來衡量,因為在教育層面,講求的是另一種能力。我有問過校方為何會找上我,他們說其中一位推薦人是廖啟智先生,當下有種感動,得到連自己都非常敬佩的演員推薦,這種肯定給我更大推動力,令我在教學上更加積極。我曾在學校跟智叔(廖啟智)碰面,我立即上前當面跟他道謝。」

下次見面我是你同事

陳國邦升格為陳老師也有他的規則——無論師生,上堂時要關掉電話,完全與外界隔絕,就算至親有意外,最後一面見不到也不後悔,而最後一堂課,他會以這句贈言作總結。

「下次見面,我就是你的同事!在外面,你別當我是老師,我也不會把你當學生,我們都是演員,要用專業的態度去對待演員身份。」

有說近年香港電影業步入寒冬期,戲院一家接一家結業,古天樂更對外公開說過:「今年電影製作將會少到幾恐怖地步。」陳國邦坦言,這兩年自己不過拍過四日戲,作為導師的他,又如何派定心丸給初入行的新人呢?

「其實每年學生都會問這行的發展,回想我三十多年前畢業時,我都有問King Sir『入劇團還是電視台?或拍電影?』現在我答案也一樣,每個世代有它的問題和難關,總會找到的解決方法。相對以前,現在有很多網台,拍短片不止可維生,分分鐘出名過做演員,賺錢比拍戲還要多!確實,電影業正處於很艱難時期,本地電影製作一年比一年少,但我們仍要保持樂觀,雖然都是悲觀中的樂觀,若不抱持這心態……這條路如何走下去呢?」

難怪當初接拍《三命》的期望很純粹,能給香港觀眾或行內人知道——陳國邦仍活躍香港演藝界——就已足夠。

「其實近年我都有工開,可能未播映的關係,像在香港觀眾視線裏消失了一段時間。有此感覺,源是因為我經常在馬鞍山海濱長廊跑步,跑友一見我就問『你不是移民了嗎?為甚麼回來了?』那刻意識到,若然連觀眾有『我已離開香港』這種錯覺,就有很大問題呢!」
p_009

讓女兒繼續在泰國求學

當年陳國邦在公開信文末寫道:「離開無綫之後要去哪裏?我太太不知道,女兒不知道,朋友不知道,連我也不知道……」,兩夫婦在前路茫茫中整理好思緒後,決定以女兒陳禛的將來作好部署,他倆安排她到泰國曼谷讀書更在當地置業,Mimi則移居當地方便照顧愛女(閒時會返港工作),他則兩邊飛為口奔馳。

然而上月底,緬甸發生七點九級大地震,就連曼谷也被波及,Mimi驚惶萬分的現場直播片段,大家仍記憶猶深,愛妻深切的他怎會不擔心?陳國邦說:「因為上堂關掉電話,當我知道消息時,已是幾個小時後的事,看到Mimi那條『遺言』片段,確實沒大家想像的緊張和擔憂。」

是次地震也沒嚇退他們,因這次地震感到當地鄰里間互相幫忙,看到人性最善良一面,而隔一天就已像沒事人般,這種樂天性格令人欣賞,也令他們決定繼續留在泰國。

「如再沒有嚴重的情況發生的話,會讓女兒繼續留在哪裏,起碼完成大學為止。陳禛十二歲,在那裏已經三年,除了上課也去學跳舞,認識了很多新朋友,跟當地建立了很多情感,不像我們兩夫妻,想到哪裏動身比較容易,其實我們都以她為先,以她的心理狀態為大前提。」

+2

然後,陳國邦突然脫口而出:「有沒有人欠我? 有!陳禛欠我最多,但我很樂意為她付出我所有的東西,她不還,我也沒有所謂!」臉帶歡愉一副有女萬事足的笑容回道。

人生難免高高低低,星途總會兜兜轉轉,也許當日埋怨虧欠自己的地方,同時是推動走向理想樂園的最大動力,就如兒女債,到底是欠定還?視乎角度而已。

陳卓賢 MIRROR 聲夢傳奇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