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念念》為兩代人作橋樑張艾嘉以諒解解開心結

娛樂123
2015.04.18

就如《尤利西斯》所說的那樣,「離開一輩子,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一片土地上」,如果說《念念》是一部描述思念他者的電影,觀眾最後會發現實際上是關於一場自我的對話。張艾嘉執導的新作《念念》,本來就叫《對話》,是關於梁洛施、張孝全和柯宇綸飾演的三位年輕人,在台灣,或綠島,或小琉球這些海洋中的孤島上,各自尋求與上一代的和解,尋回內心的平靜。誠如張姐所說,「我覺得人生需要溫暖,無論拍什麼類型的故事或者悲劇,我都希望能帶給觀眾溫暖和愛。」

淡若水,清如風,《念念》沒有一般電影那種清晰的故事線,所有的感受都藏在兩個家庭潰散的軌迹之中。有份擔任編劇的張艾嘉解釋:「當初劇本只有育美(梁洛施飾)、阿翔(張孝全飾)和育男(柯宇綸飾)的三個角色,我特別喜歡阿翔和育男的部分,他們對上一代的思念,卻不敢宣之於口。我與編劇蔭山征彥談過,原來這都是他想跟仍在世的父母『對話』,起初我曾把劇本命名為《對話》。」

張孝全自揭性格缺點

片中張孝全和柯宇綸都在一種平行時空的魔幻時刻,各自與離世的父母相遇。張姐說,人對許多的憤怒和怨懟,特別是與上一代的連結,在最後一刻大家都要學習原諒與祝福。「許多事情在我們年輕時不會明白的,有的最後也找不到答案的。但是時間是不會等你。只要你夠成熟,願意把心結打開,或者你的日子會好過很多。拍《念念》是因為我覺得人生需要溫暖,無論拍什麼類型的故事或者悲劇,我都希望能帶給觀眾溫暖和愛。」

片中衝動火爆的阿翔象徵着固執,他不肯放棄跟父親唯一的連繫─當拳擊手,就是對「失去」的執迷不悟。被張姐誇讚外形充滿獸性的孝全,坦言角色反映出自己的性格缺憾,他說:「我一開始看劇本到拍戲,從不覺得自己跟阿翔有相似的地方,但看試片後,卻發現自己很多方面的性格跟角色相像,都是很衝動、固執又矛盾的人,總是認為自己沒問題,其實很需要別人的教導!」個性有點木訥的孝全,對於「失去」卻有另一番看法,「雖然失去是一種常態,都是人生的必經部分。但是一體兩面,當你失去,你就會有領悟,換句話說,也是另一種的獲得。」

梁洛施不阻止兒子入行

有的人來,有的人走,有些事錯過了就是一輩子。比起家庭的瓦解,某些信念的動搖,要更加具殺傷力。張姐找來息影七年的梁洛施(Isabella)飾演未婚懷孕、對亡母念茲在茲的育美。「育美是片中最複雜的角色,代表了憤怒,她常常困囿於母親當年離家出走是錯是對的問題上。挑選Isabella,因為我看中她同樣倔強的特質。Isabella其實跟育美又不太相似,她樂於成為人母,是一個Fighter,勇敢之餘又能承受委屈,倒是跟(李)心潔飾演的母親有幾分相像,會為了一個目標努力去Fight!」張姐笑說。

近年享受天倫樂的Isabella,重返銀幕的決定,始於一二年的一場與張姐的飯局。她說:「我一直收到不少劇本邀約,有次我和張導演吃飯,她說從我身上看到育美的影子,問我有沒有興趣參演?張導演說故事很動聽的,加上很少電影同時講及愛情、親情和友情,我便心動答應了。」問到張姐如何幫助她盡快適應拍攝?她笑謂:「沒有特別不適應的情況,我拍着拍着已進入狀態。」

提到片中育美目睹婦人產子經過,也令Isabella憶起誕下孩子的一刻。談起與三個兒子的相處點滴,Isabella臉上立即漾出笑容,大方地侃侃而談:「我出發到台灣拍攝時,會向他們解釋媽咪要去拍戲,就好像他們在戲院所看到的一樣。我有時會讓他們看舊作《蟲不知》,又會拿我當封面的雜誌給他們看。我會向他們解釋媽咪有時是演員,有時是模特兒,他們都很以我為榮。(如果兒子想入行?)撫心自問,我當然不想,但當他們長大了,他們想走什麼路,也輪不到我替他們選擇。」●

陳卓賢 莫文蔚 姜濤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