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9年 ‧ 堅持與改變】中史教科書 六四「清場」取代「鎮壓」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六四 – 香港社運

【六四29年 ‧ 堅持與改變】中史教科書 六四「清場」取代「鎮壓」

高中中史教科書內的「六四」內容
高中中史教科書內的「六四」內容

六四事件,這一段歷史是如何被編寫於中史教科書中?支聯會在2009年和2011年曾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大部分都將事件放在改革開放的大框架下講述,視事件為改革開放所引發的問題,及演變成一場風波。而交代事件起因,大都指出貪污腐敗、貧富懸殊等問題,激發社會矛盾,是事件的肇因,而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逝世成為觸發點。而對於政府的應對、處理,所用字眼均是「干預」、「清場」,而非「鎮壓」,並以「平息事件」作結。

「目前在高中教科書的內容佔兩版篇幅,加插圖片;正文沒有提及傷亡數字,有些則會在備註提及;亦有會引導學生從官方、學界的不同角度分析事件。至於初中的內容,大概有一段二百多字的描述,這樣的篇幅也是合理的。」教協理事、中史科教師陳仁啟表示,學校選書主要考慮課本的資料是否充足,或因應學生程度挑選較深或較淺的教科書,反而沒有考慮內容在描述事件的政治中立性。

高中中史教科書「六四」內容比較表
高中中史教科書「六四」內容比較表

中史憑誰解讀

此外,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將中史列為初中必修科,上月教育局公布的課程修訂大綱,並沒有提到「六四事件」,原因是「未有納入的事件因在中國歷史發展中並不重要」,但強調若老師覺得合適,可自行於堂上教授相關內容。陳仁啟表示,就教育局近日在「香港位於中國南方」、「母語」、「繁體字」等連串事件的處理態度,會令老師擔心課綱沒提及「六四事件」就不能教授,同時出版社亦可能自我審查,在課文自行刪減「六四事件」部分。「若缺失這部分,在教授改革開放的歷史時,就變成改革開放只有成功,沒有挫折,扭曲了歷史。」陳仁啟說。

他說,目前實際的教學情況,一些老師會因趕書而跳過六四事件不教,而他則會在課堂內播放教協製作的六四短片,「同學反應會說『好慘』」。而高中中史的課程內容,則有納入六四事件,在校內考試上,部分同學答題時會把「六四」和「五四」混淆,公開考試則從未出過有關試題。

1989年5月21日,《文匯報》社論開天窗。(左) 1989年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右)
1989年5月21日,《文匯報》社論開天窗。(左)
1989年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右)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六四 – 香港社運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