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董啟章
熱門文章
董啟章
Ghost on the Shelf
ADVERTISEMENT

董啟章專欄:Ghost in the shell

12.06.2017
作者提供
dungpic1
dungpic1

先來說說欄名。恐怕並不是每個讀者都知道,Ghost on the Shelf是來自Ghost in the Shell的。當然,依然會有人不知道Ghost in the Shell是什麼。那就是《攻殼機動隊》的英文名。可是,如果還是有人不知道《攻殼機動隊》是什麼呢?那我就只有說,那是早前上映的一齣英語片的名稱,主演的是著名女星Scarlett Johansson。如果還未聽過的話,我就沒有辦法了。(不好意思,其實知道這個欄名的出處,並不是必需的。不過背後的淵源的確有點複雜,所以才花了點唇舌,而且還未開始講呢!)

我不是動漫迷,但我是個《攻殼》迷。(沒錯,《攻殼機動隊》是日本動漫。)我由押井守監督的一九九五年經典電影版便已經開始看,而且深深着迷。今年上映的英語真人版,大體上是根據這個九五年版改編的,有些場面還幾乎完全照搬,以作致敬。原版中早已大量運用香港舊區的景觀,真人版照樣來香港取景,成為了報紙娛樂版最關心的事情。押井守在二零零四年再推出了故事奇詭、畫功魅幻的續編《無罪》(Innocence)。原本的主角「少佐」草薙素子已經退出公安九課(攻殼機動隊所隸屬的部門),在汪洋似的網絡上四處游蕩。主角落在兩個男成員巴特和德古沙身上。少佐作為配角在結尾還是出現了,不過是以靈魂下載於機器玩偶的方式,所以見不到她的「真身」。(她還有沒有真身也是疑問。)

還是必須先說說少佐。《攻殼機動隊》沒有少佐,基本上就沒有看頭了。雖然裏面對於未來世界的構思(特別是網絡和生化人方面)依然是相當精彩的,但是,怎麼可能想像沒有少佐的《攻殼》呢?如果看過英語真人版的話,公平地說,Scarlett  Johansson的樣子和造型並沒有跟草薙素子差太遠的。當然,原版肯定是完全地日本化和漫畫化,融合了非常性感的外表和極度強悍的戰鬥力。作為軍旅出身的隊長,少佐是她的官階。故事中嘗試解釋,為甚麼全身除腦部皆為義體(人造身體)的她,還選擇非常女性化的外形。(理論上義體化是可以選擇任何性別和年齡的外形的。)大概是因為對自己生而為女性的某種念念不忘。不過,其實真正的原因無他,就是漫畫家覺得這樣的造型「索爆」吧。這可以說是動漫作為類型的一種成規或者美學,要批判或者挑剔就有點多餘了。

說到漫畫家,是的,其實所謂的「原版」,也不是九五年的電影,而是士郎正宗從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一年的漫畫連載。以後的所有《攻殼機動隊》版本,基本上都是從這個原點衍生出來的。所以,《攻殼》並不是一個一致的系列,而是經過演化而成的一組相關作品。當中女主角的造型有三個(加上漫畫版是四個,再加上真人版則是五個了),情節也不完全可以連接在一起。上面說的押井守的兩部作品是第一組。接着由神山健治導演的兩季各二十六集電視劇及一集OVA(2002,2004,2006)是第二組。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五年,又換了黃瀨和哉導演,製作了五集OVA(又分成十集TV)和一部新劇場版,名為ARISE,是少佐加入公安九課之前,如何組成隊伍的前傳。可以說,《攻殼》的版本狀態本身,已經在演繹着「模本不斷衍生而沒有原本」的主題。

草薙素子的名字很有意思。「草薙(讀「剃」)劍」據說是日本神道教三大神器之一,既神聖又有殺氣。不過「草薙」也不過是「割草」的意思。「素子」在日語裏可指「元素」或「部件」,都和生化人有關。她更換成全身義體的經過有兩個版本。電視版說她六歲左右遇到空難,父母雙亡,她也受了重傷,不得不把身體更換成機械以保命。前傳ARISE卻更激進,說她的父母是生化學專家,在襲擊事故中身亡,一位醫學專家把還在母胎中的她用人工方法續命,一出生就成為義體人。也即是說,她除了腦部,從未擁有過人類的肉體!究竟自己是人還是機器,成為困擾她一生的問題。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引申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人的意識和肉體的關係,和兩者之間出現的不協調。究竟界定我們為人的,是意識還是肉體?意識有可能脫離肉體而獨立存在嗎?肉體純粹只是一種物質構成的「生物機器」嗎?這些極為深刻而嚴肅的課題,就是《攻殼機動隊》在視聽美學之外最吸引人的元素。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吧。

所以話說回來,Ghost in the Shell的意思就是「軀殼裏面的靈魂」。但是,怎麼又變成了Ghost on the Shelf呢?那其實也不過是個玩笑吧。只是說了大半天,結果沒有人懂得笑出來,那就有點尷尬了。看來我還沒有進入正題呢!下次再說。

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