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基。香港建築師是這樣熬成的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馮永基。香港建築師是這樣熬成的

馮永基是建築師也是水墨畫老師,一頭白髮配黑衣,與背後作品灣仔環保軒及水墨畫中深淺不同的墨水,同樣是永恆黑白配。
中五畢業打工做汽水仔,天天托起六盤綠寶橙汁遊走港九新界。
第一份在建築師樓的工作是畫透視圖,隨着電腦發展,這種繪畫藝術已失傳。
1991年馮永基(左)獲建築署署長推薦到外國深造,他選擇到紐約的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並有幸與偶像貝聿銘見面。
說話不慍不火,他笑說自己EQ很高,從不對人生氣。
最近在「佳士得春季拍賣會」拍賣的水墨畫作《相思灣》
第一幅刊登於《南華早報》的畫作,畫的是工展會,當時他只有十歲。
《誰把爛泥扶上壁:你所不知的香港建築故事》分享會 日期:9月3日下午2時至4時 地點:商務印書館(尖沙咀美麗華商場) 票價:免費 查詢:2805 7146
【Good Architecture】審美觀各人不同,馮永基認為好建築不應該有過多堆砌,又比喻作女生,不戴首飾、不化妝、不靠名牌,卻能表現出優雅很難,與好建築一樣。此外,亦講求建築比例、與城市的關係,不應追求個個建築都是地標,「否則如像工展會,太多地標還是地標嗎?」(圖為「香港大會堂紀念公園」草圖)
【Conservation】本地舊建築活化計劃淪為商業項目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灣仔和昌大押化身高級餐廳、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變成元創方。由馮永基帶領的舊灣仔郵政局改建為環境資源中心項目則是罕有例子,保留建築原貌,兼備教育意義。
【Government】政府建築物與老土二字似乎被劃上了等號,馮永基卻指政府建築往往花上三、四年時間才完成內部審批,新潮建築最後也變得過時。例如1998年政府早已計劃興建「香港當代藝術館」,最終因選址、業界反對等問題而被擱置,延至今天西九文化區M 博物館終鐵定在2019年開幕。(圖為香港大會堂紀念公園,馮永基將之翻新,增加水道以悼念二次大戰為港捐軀的軍民。)
香港濕地公園以協調天然環境的遊客中心為基礎,建成如鳥籠的建築物。

建築就像人生,經得起磨練才屹立不倒。偉大如巴黎鐵塔亦曾被人民示威要求停工;建築大師貝聿銘傑作中銀大廈曾因貌似刀鋒爆發風水戰。前建築署高級建築師馮永基(Raymond)筆下香港濕地公園、心經簡林、西九臨時海濱長廊同樣無一不被地理、金錢、時間因素多方掣肘。但在夢想面前,在那飽經千錘百鍊才觸及的夢想面前,昔日的窮小子絕不言敗:「我想香港人知道香港有值得欣賞的建築,雖然這片土地未有民主,但作為香港人並不羞恥。」

人窮志不窮

「綠寶不是倒閉了嗎?」馮永基拿着記者買來的泰國版綠寶橙汁珍而重之,「我中五畢業後第一份工是做『汽水仔』,在維他奶廠洗玻璃樽,後來轉去搬運綠寶橙汁,一口氣要托起六盤汽水。」他看着眼前綠寶表示不捨得飲,「我開一枝飲,一枝珍藏可以嗎?」他稍稍托起逐漸生鏽變黑的圓形眼鏡,慢慢的慢慢的淺嘗綠寶。

馮永基於1952年出生後不久爸爸便離世,由媽媽一手養大,「七十年代時,大學畢業生月薪600元,媽媽做幼稚園清潔工月薪220元,一枝綠寶只賣幾亳子。」中學時入讀名校聖類斯中學,成績差勁,被班主任痛斥「爛泥扶唔上壁」,更被踢出校。雖順利轉校,但中五成績還不足以升大學,幸得浸會學院(浸會大學前身)傳理系取錄。

「兜兜轉轉讀了七年大學,轉了四個系才讀到建築。」修讀兩年傳理系,他忽感自己不屬於這裏,毅然決心赴美求學讀大學。奈何家境清貧,他花光媽媽畢生積蓄,並在多位親戚幫忙下東拼西湊千元上路。馮永基憶起留學期間每日只限用1美元,「留美第一個生日,為自己買了一件25美仙的西餅慶祝,一時感觸,哭了起來。我開始懷疑這一次破釜沉舟是否值得?」五年間輾轉唸了兩間大學、三個學系,終讀畢建築系,擔當建築師三十年,主理逾百項建築。

官場打滾廿載

厭倦非以設計為本的私人建築師樓工作後,三十二歲的馮永基毅然跳進官場,加入工務局旗下建築設計處,驚覺政府公共項目發揮空間更大。可惜差強人意的是,首個公務是處理九龍城街市劏雞房的「雞毛淤塞渠道」芝麻綠豆問題,縱使其後被指派設計香港科學館,卻慘被其他部門忽視。馮永基憤而離開,卻在三年半後重返官場,一做二十年。

炎夏午後,清澄湖面出現一陣騷動,蜻蜓佇立在木樁之上等候着那一瞬間,大白鷺成羣結隊「逢」一聲降落,浩浩蕩蕩,招潮蟹躡足躡腳爬行躲避,卻仍難逃浪花蓋頂厄運。這是香港濕地公園,馮永基最自豪的作品。「有人說濕地公園建築不夠特別,我說不需要特別,只要來到這裏不像身處香港就可以了,港人工作中緊湊的心情終於得到抒解。」

1999年馮永基獲委派建造香港濕地公園第一期工程,建造開支預算只有1500萬元。貫徹重視融和的設計風格,他銳意將濕地公園打造成「協調、環保、文化」三大相互融合的以人為本精神。主建築如雀籠外形,細心在玻璃幕牆加上木條避免雀鳥誤撞。並以教育遊客為前提,環保設計不用昂貴物料,利用數萬件蠔殼建成一面牆壁,讓遊人反思人類對自然的破壞。香港濕地公園設計獲得多達十四個大小獎項,訪問期間,他喜孜孜翻箱倒櫃拿出一本以香港濕地公園圖片為封面的建築書籍,「我覺得好自豪。」

論及建築結晶品,他如數家珍,「1993年政府為推動環保,擬將皇后大道東的舊灣仔郵政局改建為全港首座環境資源中心,是香港第一個舊樓活化項目。」由於只有900多呎空間,他與毗鄰胡忠大廈業主合和實業商討撥出一塊戶外空地,令環境資源中心同時有戶內外空間,「如果現在的話,肯定被說成是官商勾結!」

沙士那年馮永基妙筆生花築起西貢海濱公園,人稱「紙船公園」,在座椅上更展示一個「踏雪尋梅」的殘棋局,寓意香港將絕處逢生的期盼。他又帶領設計團隊解決木材、運送、保養等問題,建成大嶼山心經簡林。十年荏苒,刻上國學家饒宗頤墨寶的三十七根長木及另有一根留白長木依舊聳立於山嶺。

2008年退休後,他仍然獲委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又被委任為太平紳士。他卻經常強調自己是個小市民,直言對西九文化區建築又愛又恨,「我是個講求協調的人,當然希望西九各個建築物連繫更強一點,但項目找來不同建築師一起設計,確難有關連。」

集大成建築風格

馮永基的建築風格受本地建築師何弢影響,「何弢已臥病在牀十餘年,我極心痛,我在醫院看着他由一個靚仔病到肥肥腫腫,他在病榻望着我,卻無法說話,他眼淚不停流不停流,我也忍不住哭了。」房間突然靜止了,馮永基別過面嘆氣,又低下頭將視線停留在眼前長枱,右手食指敲枱,一、二、三、四。他打破沉默:「何弢真是一個對社會好真心、好有家教的人。」

他亦難忘在四十歲那年與貝聿銘促膝長談一小時。「我真的有夢想成真的感覺!他既慈祥又有幽默感。當年我的設計風格已經成形,但受他影響,令我更着重細節。」

退休八年,他在大學執教鞭八年,他說人生最後一段路已無所求,只希望可以幫助貧困學生實現夢想,現於多間大學設立獎學金幫助有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生活。「我知道我的錢只是九牛一毛,亦無法幫助同學仔一輩子,但或許這一點點心意,或者我跟他們說的一句話,可能影響他們一生。」

一筆在手 化身畫家與作家

訪問在他的灣仔工作室進行,白牆掛滿水墨畫作,他笑說全部是學生作品,話聲剛落,他拖出一幅被氣珠紙牢牢包妥的長畫,邀請攝記幫忙掛起,就是他背後那幅。「這幅畫是我在中大教書時,看出窗外的吐露港景致,訪問影相應該要有個背景嘛!」

興趣使然,馮永基十歲開始賣畫,每星期投稿畫作到《南華早報》,獲刊登即賺十元。首張刊出之作是工展會鉛筆畫。「我知道我畫畫一定得,一定要靠雙手為生,但以前畫家不被視作一種職業,我只當畫畫是興趣。」大半生過去,他強調從未放下畫筆,最近更執起筆桿寫書。

書中記載大量鮮為人知的香港公共建築項目故事以及個人奮鬥史,視作人生小小回憶錄,「我不是特別慘過人,當年的香港人都捱過,但我代表一個曾經出現過的年代。」

(部分圖片由馮永基提供)

Profile
馮永基,建築師和水墨畫家。醉心建築行業三十餘年,參與過百項建築設計,1990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五度奪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周年建築獎」,曾任建築署高級建築師,2008年退休,獲委任為太平紳士。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