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斗室】港版貨櫃屋會好醜?外國前瞻例子回顧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創新斗室】港版貨櫃屋會好醜?外國前瞻例子回顧

27.09.2017
網上圖片
2015年在紐約落成的「貨櫃屋」兼顧功能與美感。

「我要用個貨櫃裝住財產。」呢句明顯外露霸氣。
「我要用個貨櫃裝住性命。」呢句似乎內藏淒涼。

住棺材房,我們活得如死人一樣;居貨櫃,我們活得像死物一般。面對住屋,「香港人」呢個物種,變得神奇頂級超卓!

科學園及香港大學宿舍將試行「單元預製」組裝技術起樓,以圖解決住屋問題。不專業超粗疏形容:即係層層疊向上裝嵌預製的「貨櫃屋」,比傳統興建模式快得多。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出來大派定心丸,話:「唔係鐵皮貨櫃加冷氣就叫貨櫃屋。」呢批房屋有個宇宙級具創意的名字:「創新斗室」!

2015年在紐約落成的「貨櫃屋」兼顧功能與美感。
2015年在紐約落成的「貨櫃屋」兼顧功能與美感。

AaaM 建築設計工作室由三名建築師組成,經常在專頁談論本土建築及空間設計。日前他們因應事件出post:「如果政府講嗰啲貨櫃屋起到咁我又唔拘喎。」並貼了紐約類似概念的房屋相片,設計有型,在城市矗立毫不違和。可以入住,簡直係呢個時代嘅幸福。AaaM建築師之一彭展華(Bob)說:「香港嗰種可能會醜到……難以想像,或者會搞到似貨櫃場?不過「創新斗室」呢個名又似乎唔係貨櫃場嗰種。」

AaaM 建築設計工作室的彭展華(中)認為建築的成功不在於它的基礎結構,而在於設計要夠創新。
AaaM 建築設計工作室的彭展華(中)認為建築的成功不在於它的基礎結構,而在於設計要夠創新。

創新?邊度創新呀?睇過。Bob說:「組合式建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已經流行,因為二戰後人口膨脹,須快速建造大量住宅。比較概念性嘅有英國嘅Archigram,佢哋提出的Plug-In City、Walking City等想法,認為城市可以由一堆活動式建築物組成,比較前瞻。日本代表就有Nakagin Capsule Tower(中銀膠囊塔),由工廠預製件組成,十三層總共一百四十個單元,只係花咗三十日就搞掂。」

Archigram為1960年代的實驗性建築團體,批判現代建築主義建築,提出Plug-In City、Walking City等想法,建築可隨人口密度靈活變更,極具彈性。
Archigram為1960年代的實驗性建築團體,批判現代建築主義建築,提出Plug-In City、Walking City等想法,建築可隨人口密度靈活變更,極具彈性。
由黑川紀章設計的Nakagin Capsule Tower(中銀膠囊塔)是住宅加辦公建築,位於東京,共有一百四十個預鑄建築組件,每個單位都可獨立更換。
由黑川紀章設計的Nakagin Capsule Tower(中銀膠囊塔)是住宅加辦公建築,位於東京,共有一百四十個預鑄建築組件,每個單位都可獨立更換。

新界充斥劣質貨櫃屋可供租用,普遍人對貨櫃屋印象不佳。「貨櫃內外其實可以處理得好好,如日本橫濱嘅Bayside Marina Hotel就係一個好例子。低成本興建,但設計得好好,完全唔似貨櫃屋。」Bob認為貨櫃屋方便層疊,能快速建造,作為過渡房屋值得考慮。「政府提供多一種房屋類型係好事。」但他擔心香港版就只是一個住所,而非宜居的住所。

「貨櫃屋」可以完全沒貨櫃味,日本橫濱Bayside Marina Hotel便是一例。
「貨櫃屋」可以完全沒貨櫃味,日本橫濱Bayside Marina Hotel便是一例。

政府一向直線思考,住屋規劃一樣直向發展,欲住多啲人,起多幾層樓。「創新斗室」起夠十八層。Bob建議:「其實組裝方式好多,橫向四五層一樣得,解決住屋空間之外,可以當係俾年輕人唔同嘅居住環境。」

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