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upcycle天地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荃灣upcycle天地

曾在日本學習紙樣製作的阿健(左一)與灣仔街坊May姐(右一),在街頭示範如何把舊T恤變成環保袋。
把舊T恤改成環保袋。
真的變身鳥

荃灣鱟地坊是區內街坊購買衣物、內衣褲和改衣的集中地,上個月,一列老人家服飾店之間,多了一家名字有趣的店舖「真的變身鳥」,裏頭放了架衣車,店內展示不同的布袋,店子是藝術家盧樂謙的新搞作,他是灣仔藍屋香港故事館的前館長,最近加入了南豐紗廠轄下保育項目六廠基金會,展開與社區有關的藝術工作。這個檔口是他與檔主合作的成果,店內賣的都是升級再造產品,例如印有九龍麵粉廠的麵粉布袋,就是有份看檔的容姐車製,「車製成袋一點不難,最辛苦是處理工序。」容姐說,平時她會向麵包店回收麵粉袋,但運輸過程中袋子可能會弄髒或沾濕,麵粉就會在袋上糊成一塊,要逐個刷清、風乾、熨平,方能車得妥貼。

店內的拼布袋,則是灣仔街坊May姐的點子,在利東街重建前,本身擅長縫紉的她曾經營樓梯檔,揮刀一剪,就把兒子的過氣牛仔褲變成兩個工具腰包,她最近還得到一批窗簾布辦,打算用來車製拼布花袋,「其實窗簾布公司每季都收來近百本這些布辦,過了季就扔掉,如交予我們這些車衣女工手上,都不知多有用呢!」May姐朗聲笑道。

店內還主打一批不用車衣的產品:毛冷杯墊,它們是土瓜灣一批婦女的大作,她們名為「織織團」,她們不靠織針或勾針,光是用塑膠筲箕、尼龍繩,甚至紙碟,就可以巧手編織出五彩繽紛的杯墊,方便在家中工作,同時可以照顧孩子。

流動衣車 變身開檔

在荃灣這衣物街市出售紡織品,對阿謙來說有更深遠意義,「荃灣有很多布廠,屬紡織業重地,而這個街市更是專賣衣物有關的貨品。以往我和其他朋友在灣仔、土瓜灣區推動社區生產,婦女們運用手藝工作,往往缺乏銷售渠道,有了這家店,我們便能到社區銷售,完成整條生產線。」阿謙說。

除了出售upcycling產品,還幫街坊的舊衣物「變身」,例如串連曾在日本學習製作紙樣的的設計師阿健,與經驗老到的本地紙樣師傅合作,把布頭布尾再創作,「有些衣物雖然舊了,但可能仍然很有紀念價值,叫人不捨扔掉,把它帶來,我們也可一起談談如何改造。」阿健說,為了避免與街市內原本的改衣店競爭,他們還是會推薦客人光顧旁邊的改衣店。

前陣子,眾人更走出檔口,在區內進行一場實驗:阿謙請來設計團隊「軸物行者」,把一架腳踏式衣車改裝成流動檔口,與May姐、土瓜灣織織團等一行十多人,把衣車推到荃灣街頭,即場教街坊剪裁一件短袖T恤,動手束結就變成一個環保袋,看得人嘖嘖稱奇;另一邊箱,土瓜灣的媽媽們,則帶同孩子,一起分享毛冷杯墊製作技巧,不少母親因此停下腳步,甚至有人馬上帶來舊絲巾改製。

「在街市擺檔,我們不會硬推環保,參與的朋友不只要懂得生產,還學習怎樣推銷貨品、定價,甚至用上設計師最怕的『螢光爆花』標貼,來吸引街坊。」阿謙說,有別於以往一些upcycling項目,那些設計師標榜升級再造,最終只是製作出一件高級紀念品,造成額外消費,與大眾距離很遠,在檔口與用家面對面相處,才能真正造出他們需要的東西。

後記:絕處逢生

年輕人跑到街市內創業,看似百花齊放,但想深一層,其實毫不浪漫。沒有冷氣,捱住高溫酷暑,人流不多,開店時間也有限制,但街舖、商場的租金都貴得無法承擔,或給連鎖店壟斷,或因不合商場管理人的心意而無法入場,最後只能來到這裏,闖一片天。

真的變身鳥
地址:荃灣鱟地坊小販市集103至104號
查詢:facebook/真的變身鳥 The Upcycling Bird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