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關於環球餅乾的種類,種類繁多,實在難以逐一詳列。不過,有一種名叫「威化」的東西,它不單跨越了地域的界限,更關乎着一段威化飄洋過海的身世,值得讓人深究。相傳最早的wafer見於文藝復興時期,主要以麥粉製作。製作wafer paper的模具就像我們熟悉的蛋卷模具般,銻模上刻有紋理。線條簡約的紋理,時而花子紋,時而格仔紋。在兩屬銻模之間,抹上薄薄的粉漿,之後放在爐上逐片炭烤出輕脆的薄片。歐洲人喜歡當成甜品的組件,用來配雪糕或者忌廉,講究手工的,更會捲成條子狀或是三角錐的cone狀;細膩的造工慢慢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只有上流社會才捨得花錢吃,尤其在英美。
家傳戶曉 過年必吃
但「吃文化」這回事從來都是流動的,何以這麼說?有到過馬來西亞過年的人大抵都嘗過當地一種叫”Kuih Kapit”的年餅,Kapit在馬來文是「夾」的意思,麵糊用麵粉、雞蛋、椰漿和糖混成,然後夾在模中烘烤成脆,製法完完全全跟歐洲wafer paper不無兩樣。唯一相異的是,中國過年始終討意頭,所以他們會把Kuih Kapit摺疊成三角形,狀似「金錢袋」。
「其實不獨華人,整馬來西亞的人都愛吃Kuih Kapit。因為製法簡單,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做,通常多做一點放在罐裏當儲糧。」說着當地風俗的是Agnes Chee,馬來西亞華僑。何解如此一種歐洲地道的食物會被傳到東南亞?「馬六甲被荷蘭統治過,曾經是她們的殖民地,應該是那段時候傳播過來,再成了娘惹的巧手餅點。」Agnes是這樣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