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滋味 蘇美璐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家族滋味 蘇美璐

17.09.2016
蘇美璐在英國習畫,也留英發展,跟外國出版社合作,是很早就在西方闖出名堂的香港插畫家。
蘇美璐的插畫常見許多人物,特別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關係。
蘇媽媽小時候手執《通勝》學字。

展覽開幕,會場角落,已定居蘇格蘭小島的蘇美璐,穿着一身唐裝面向門口坐着,一邊是精神奕奕的母親何淑珍,另一邊是抱恙在身卻仍滿臉期待的父親蘇慶彬。一輩子的時光,彷彿都聚在這全家福般的畫面中。旁邊不遠,是同樣穿上唐裝、促成這次展覽及《珍收百味集》出版的蔡瀾。蘇媽媽已屆耄耋之年,卻執起筆來細數一生的故事:「我平日從來沒有寫下記下,但一寫起來,就寫了這麼多。」蘇美璐就是這樣越洋收到母親一篇又一篇文稿,再一筆一筆重繪家族的回憶。

真誠的故事

故事由外婆開始,對蘇美璐而言是家族的回顧,「媽咪的事我們知道少少,但不是太詳細。」出生後的事她或許都知道,但出生前的種種,卻首次從媽媽的文字中得知。

蘇爸爸師承錢穆,後亦於新亞書院任教歷史,蘇媽媽當年是其學生。她謙虛說自己平日沒有寫東西的習慣,只喜歡看書,然而她由母親一代寫起,沒有多餘枝節,文字質樸動人,實在耐讀。現在配上女兒蘇美璐的插畫,上一代香港人因戰亂逃難來港的生活,躍然紙上。「我其實每次畫不同的東西,都沒有固定的風格。這次我想畫得平實一點。」蘇美璐於書中序言道:「任何平凡人,只要誠實地紀錄一生,便是個極有趣的故事。插圖也是,沒有題材是不可發揮的,只要真。」

生命的色彩

展覽之初都是清一色的黑白作品,漸漸,自蘇媽媽何淑珍來港後,艱苦的生活踏實起來,人物的臉頰開始泛起紅暈。那一幕,是童年的何淑珍坐在樓梯,吃着黃糖或豬油、豉油撈飯的場景。與許多基層家庭一樣,從前家境不好,小孩都盡量在家中幫忙鍘骨等工廠外快,也兼顧家務。戰後,小孩們亦參與一步步重建生活,作品也由黑白漸漸變成彩色。一幅作品畫小女孩捧書閱讀,手中大紅書本點亮畫面,印記何淑珍學習生涯正式開始,「媽媽九歲才開始讀書,整個房子只有《通勝》,裏面有《三字經》和《千字文》。」好學好書的程度,到了只是平日用來挑時辰的《通勝》都不放過,關於學習的生活,插畫中出現不少篇幅。後來,何淑珍遇上了情投意合的蘇老師。

PROFILE

蘇美璐(Meilo So),生於香港,中學時就讀英國一所教會學校,畢業於英國南部的布萊頓藝術學院。現與丈夫居於英國謝得蘭群島(Shetland Islands),育有一女。插畫作品屢獲殊榮,亦為蔡瀾長期合作的插畫師。以鉛筆、墨水、毛筆、水彩水粉為主要工具,《珍收百味集》為首次以平板電腦作畫的作品。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