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與查良鏞交錯:1983年《神雕俠侶》的政治妥協論 |李嘉文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金庸與查良鏞交錯

金庸與查良鏞交錯:1983年《神雕俠侶》的政治妥協論 |李嘉文

14.11.2018
1983年底香港前途談判僵局之際,無綫電視每晚播放金庸小說改編劇集《神鵰俠侶》,圖為第49集。 金庸在12月15日社評就引劇中人楊過為喻,勸港人接受中共接收現實。

香港前途談判前夕,中英各自拉攏傳媒,知識份子大報老闆查良鏞是雙方寵兒,常接觸英國政要和大陸高層。會見鄧小平後查良鏞更化身大好友,在坊間一片疑懼中不惜以聲譽做籌碼斷宣揚樂觀信息,呼籲港人擁抱既定現實、信任開明領導,繼續生金蛋保持對中共利用價值。

明月照我還 — 鄧小平與香港名士(四)(2017年6月29日)
明月照我還 — 鄧小平與香港名士(四)(2017年6月29日)

鳳凰衛視 明月照我還 — 鄧小平與香港名士(四)(2017年6月29日):

「金庸訪大陸時香港問題已提上日程,鄧小平希望金庸發揮作用。談話後負責港澳的廖承志向金庸傳達,保持香港繁榮不是權宜之計,希望港媒多宣揚北京立場政策,金庸也表示有責任通過報社做有利香港繁榮穩定工作。隨後大陸官方安排金庸一個月全國考察,回來後金庸說對整個中國樂觀,讚成中國實行開明社會主義,比香港完全放任資本主義社會極度貧富不均更公平合理。」

徐忠友(作家):「他說現在剛起步,但鄧小平領導下中國正走陽光大道。」

1996年9月金庸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後在家中靜養,作者往金庸家中拜訪。(圖片由張圭陽先生提供)
1996年9月金庸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後在家中靜養,作者往金庸家中拜訪。(圖片由張圭陽先生提供)

張圭陽(2000)《金庸與報業》頁192–196:

「八十年代在香港擁有大量知識分子讀者、在海外華人知識分子當中享有崇高聲望,又為海峽兩岸領導人所閱讀的《明報》,是港英政府爭取的對象…在中英正式展開會談前夕,港英政府頻密地安排了英國國會議員及英國政要到香港訪問……在香港報人當中,《明報》社長查良鏞是經常被邀請出席與英國政要會見的。《明報》於1981年2月20日率先提出……中英的談判不出以下三個內容:一,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二,香港現狀不變;三,中國如決定收回香港,應在15年之前通知英國……《明報》社評還有一個基本調子不變,就是樂觀的語調……在1982年10月港元初現危機時刻……《明報》社評說「局面困難,我們樂觀」……查良鏞再一次拋出《明報》在六、七十年代積累的聲譽作為籌碼…」

1982年10月27日明報社評
1982年10月27日明報社評
港人信心危機關頭,查良鏞特別輯錄1983年12月15日、26日及1984年1月10日在《明報》所撰關於香港前途的社評,以題目〈實事求是看九七〉在《明報月刊》第218期(1984年2月)再度發表。
港人信心危機關頭,查良鏞特別輯錄1983年12月15日、26日及1984年1月10日在《明報》所撰關於香港前途的社評,以題目〈實事求是看九七〉在《明報月刊》第218期(1984年2月)再度發表。
《明報月刊》第218期(1984年2月)
《明報月刊》第218期(1984年2月)

 

1982年10月27日明報社評:

「港元不斷下挫,雖說經濟不景是重要原因之一,但誰都知道,大量市民把存款改為美元……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這種心理是由對香港政治前景的擔憂發展而成的……許多讀者說,關於香港的前景,左派報紙完全不表態,其餘所有的報紙之中,『明報』是惟一表示十分樂觀的……本報估計,所宣布的一定是好消息…我們對世局的觀察,過去二十多年來,基本上並沒有使讀者失望。這一次事關重大,又涉及自身,沒有理由會看錯了的。」

到1983年底中英談判僵局,查良鏞在12月15日社評以小說人物楊過比喻港人失落,勸大家放低各種幻想,包括無條件續租、中英共管、聯合國代管、全民公投、買島建新香港等,認為最重要是中共守信,對統一台灣做示範:

「香港人一向以態度現實著稱,但九七問題關涉到每個人的身家性命,在念及和論及時顯得頗為情緒化…有些像楊過失落小龍女後自創一十七招黯然銷魂掌,『心驚肉跳』、『呆若木鷄』、『拖泥帶水』、『無中生有』……那本是人情之常,以楊過之賢,尚且難免,何況吾輩?但時至今日。我們已可比較冷靜的正視現實,過去的許多幻想都應當消除了……」

1983年底香港前途談判僵局之際,無綫電視每晚播放金庸小說改編劇集《神鵰俠侶》,圖為第49集。 金庸在12月15日社評就引劇中人楊過為喻,勸港人接受中共接收現實。
1983年底香港前途談判僵局之際,無綫電視每晚播放金庸小說改編劇集《神鵰俠侶》,圖為第49集。 金庸在12月15日社評就引劇中人楊過為喻,勸港人接受中共接收現實。
1984年1月8日明報社評
1984年1月8日明報社評

1984年1月8日社評推測英國在主權治權上讓步,強調港人所盼「維持現狀」不一定包含英治,潛台詞是中共接收也可維持原有生活:

「所謂『維持現狀』,主要是指維持現在的生活方式,不一定維持現在的一切,包括維持現在的英國殖民地政府。事實上,任何事情不斷在變,真正的『永遠維持現狀』是決不可能的。每一個人都在一天天成長,一年老於一年,自己的現狀就決不可能維持……」

1984年1月9日明報社評
1984年1月9日明報社評

翌日社評分享自保之法乃避免實行「真普選」,認為會損商家利益,明言若香港無利用價值,北京就不會容忍港人自治:

「如果根據一人一票、真正民主的方式來選舉……民選政府勢必實施大量福利制度,干預大企業、銀行、工廠的經營。於是不可避免地,香港對於中國的貢獻由大至小、由小至零、再成為國家的負擔,於是特別行政區撤銷,港人治權結束,民主政治的試驗無疾而終。現實是:香港不是獨立國家,並無真正的自主權,當對中國能作出重大而積極的貢獻時,中國可以容忍我們保持現有的生活方式;但當我們成為中國的負累時,中國必定不可能長期容忍,聲必會結束香港特別行政區這種『特別而無益』的行政狀態。因此,實際上大概行得通的方式,或許是『協商制』……將來的立法議會由香港各行業及各界協商產生……協商推選出來的議員與市長,再經由中央政府作形式上的任命。」

明月照我還 — 鄧小平與香港名士(四)(2017年6月29日)
明月照我還 — 鄧小平與香港名士(四)(2017年6月29日)

考古陣地一覽
FB facebook.com/recall.hk
IG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 medium.com/recall-hk
Twitter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 mastodon.social/@recallhk
Google+ goo.gl/wS9SDp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金庸與查良鏞交錯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