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自殺3】聽障女兒輕生後 羊爸倒下了 李光興:傷心別憋在心,不是所有事靠意志克服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我們談自殺

【我們談自殺3】聽障女兒輕生後 羊爸倒下了 李光興:傷心別憋在心,不是所有事靠意志克服

fhc_1742
leekwonghing_suicide1

「如果可以重來,我寧願一切都不曾發生過。」---《假如女兒沒有跳下去》

2008年3月1日,李光興永遠無法忘記那一個下午。被外界稱為「生命鬥士」的聾人教師李菁自殺身亡,那則新聞,曾經轟動社會一時,翌日佔據各大報章頭版。世人為李菁婉惜,在看似堅強的生命背後,剝開一層一層往內看,原是無盡的痛苦。

至親自殺如夢魘,傷心、悔疚時刻侵蝕李光興的思緒。這樣一別,把他的心撕成了千百塊碎片,令外表堅強的嚴父也倒下來。

女兒離開後

女兒自殺後,李光興曾經想過隨她而去,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患上抑鬱症,無法排解的情緒,只能一直憋在心裡。

「發生事件之後,開頭好辛苦,好多次都想自殺。」直至最嚴重的一次,差點就想跳下去,只是,心裡另一個念頭在拉扯着他︰「想起世上還有很多事要做,想起自己的媽媽差不多一百歲了,猶豫之間,不想跳,但又好辛苦,好想死,就向外界求助。」

自從女兒李菁自殺離去後,李光興患上了抑鬱症。
自從女兒李菁自殺離去後,李光興患上了抑鬱症。

徘徊之際,李光興撥了一通電話給社會福利署,希望尋找心理醫生,社署的回覆卻是︰「佢話我嘅File已經凍結了,叫我拿身份證去排隊重新登記。」僵化的制度吃人,面對瀕臨邊緣的求助,卻是冰冷的機制在運作。

攀上危欄致電張建宗

想死的人無法等待,於是想起時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我個女出事後,張建宗俾過我一封信我,叫我有咩事可以直接搵佢。」

當時,李光興跟女兒最後望着同一的風景,撥通張建宗的辦公室電話,隨即有兩個社工上樓看究竟。這個電話把他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兩個社工和我談了很久,暫時舒緩了我的情緒,之後他們一直求我去看醫生,但我覺得自己沒病,不想看醫生。」苦苦相勸下,李光興覺得,如果自己不去看醫生,兩個社工不會離開,終於去了看精神科醫生,診斷患上重度抑鬱症。

對於抑鬱症,他一無所知,「從中醫的理論,自己開唔開心是無藥醫,我以前以為只有感冒發燒那些才可以看醫生。」直到看完醫生,吃過藥後,他才慢慢開始了解自己的癥狀。抑鬱症有很多癥狀是不由自主,單靠意志,不一定能克服。

「睇完醫生那晚,吃過藥後,我真的能夠睡覺了。」在此之前,李光興一直無法睡眠。「好辛苦,每一晚都訓唔夠一個鐘,一到半夜就成身都冒冷汗,有時又會全身發滾,醒了,又會想起女兒,就喊囉,夜晚的眼淚流到枕巾都濕哂。」

不是所有東西靠意志

看醫生前,一個經歷文革,飽經風浪的漢子曾以為一切的困難都能夠靠意志去克服。「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意志好堅強的人,也是經歷過好多重打擊的人,所以就認為甚麼事情都能夠靠意志去戰勝。」回憶少年時代,由於父親是國民黨的軍官,在共產黨的管治下,他們被歸類為黑五類分子,每次政治運動發起時,父親都被捉去遊行示眾及批鬥,把這些場景看在眼裡,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長大以後,他獨自來到香港,從事各項體力勞動的工作,胼手胝足養活一家人,也經歷過金融風暴失去賺回來的第一桶金。

只是,以上種種,都不及失去女兒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才體會到︰「有時候,人的意志到了一個地步就會崩潰,遇上太過震撼的事,意志會崩潰,需要靠外在的力量來幫忙。」因為意志不一定常常處於堅強的狀態,軟弱起上來時,有可能把一切都壓垮。

話到此處,李光興本已低沉的聲音,顯得更加低沉︰「女兒生前,我常告訴她:『無論遇上甚麼事情都可以靠意志去克服和戰勝』,原來唔係,呢種看法係錯,我講錯了……」李菁雖然聽障,但學習能力強,李光興對她心存寄望,教她捉象棋,自小訓練她克服聾人的障礙。原來這種心態,成了一道無形的壓力︰「如果知道有些事情是意志戰勝不到,我就唔會俾咁大壓力個女,佢已經頂得好辛苦,你仲猛話用意志去戰勝,其實係唔啱。」李光興回憶以前催谷李菁的往事,聲音又再沉了一度。

女兒的網誌

事隔十年,李光興說最近才終於沒有想死的念頭。「之前一、兩年間中都會有想自殺,經過欄杆的時候,我都會向下望,腦海會呈現女兒跳下來的一剎那,當這樣的念頭出現時,心就好像被刀拮住,好辛苦。」

事發多年,李光興才明白,有些事情是意志無法去克服的。
事發多年,李光興才明白,有些事情是意志無法去克服的。

對於李光興來說,走到現在,情緒能較為平伏起來,有一半是因為看了醫生。「未看醫生前,成日都封閉自己,唔想見人,也不想跟人說話,很容易對家人發脾氣,有少少事就會諗歪埋一邊。」吃了醫生處方的藥後,比較願意見人,心扉逐漸打開。

李菁離世後不久,其中一個能令李光興開解自己的方式,便是幫助別人,或者是,希望那些都是在當今社會處於弱勢地位的人,能夠得到應有的尊嚴。「成立了兩個基金,一個是中文大學,一個是嶺南大學,希望能夠幫助殘障的學生及這個羣體。」另一方面,女兒生前找工作處處碰壁,他們一家與李菁生前的好友邵日贊創辦了慈善機構「龍耳」,宗旨是建設一個聾健共融的世界。

與外界保持接觸,來自別人的關心,對於情緒上的舒緩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實那時很渴望有人關心,會無咁難受。」女兒留下的網誌,意外地令他認識了一羣素未謀面的網友,「我發現她的網誌後,每日寫一封信給她,一方面是記念對她的哀思,一方面是想減輕自己心內的一些痛苦,說出來比收在心裏面好。」因為把網誌延續了下來,有網友會在文章底下留言關心,為表答謝,李光興邀請了這些網友到家裡吃飯,這份情誼,也續延至今︰「早幾日都仲有人來探我,由網絡世界變成現實中的好朋友,這些支持好重要。」

說一次痛一次也要說出來

李光興的網誌,名為「凝望」,網名「羊爸」。起初寫女兒「小羊」的事,寄託思念,及後寫自己的生活逸事,小如煮飯給大女李鸝的團年飯,對社會看不過眼的事,也是他的題材。由網絡到現實世界,李光興下半生多了「羊爸」的名稱。

「羊爸」另一個與外界接觸的方法,是每個星期去擺檔,無論他從前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到今日在別處,他也堅持售賣自製的降落傘玩具和泡泡水。他說,擺檔曾經養活過他們一家人,李菁亦很喜歡白色的小降傘,現在擺賣成了他療癒傷口的一種方式︰「擺檔是我治療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同好多客人傾計,又會成班小朋友圍住我玩,好開心啊。」

擺檔曾經養活了一家人,現在也成為了李光興的寄托。
擺檔曾經養活了一家人,現在也成為了李光興的寄托。

花了近十年時間去處理自己的傷口,從前憶述回這段經歷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流淚︰「早兩、三個月有另一次訪問,講起我都仲會喊,今日好點,都差少少就喊,我想,這證明我的情緒又再好了一點。」每提一次,又哭一次,為甚麼仍然願意去談自殺?「其實講完之後就唔會辛苦,亦都想藉着自己的經歷作為借鑑,自殺的人離去後,在世的親人原來會那麼痛苦,希望他們走前可以停一停、諗一諗。」

十年過去,「羊爸」依然跟記者說女兒的事,白髮與笑容多了,眼淚一年比一年少。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我們談自殺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