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區】沙頭角有個葡萄園:地理老師退休務農 種好香港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落區

【落區】沙頭角有個葡萄園:地理老師退休務農 種好香港

女兒在FB鼓勵,令Mo sir 有信心做下去。

Mo sir 在沙頭角合辦農莊,挑戰自己種葡萄,一年一造。只要有機本土種植, Mo sir說對得住自己。憑他的堅持和努力,有機葡萄終於在港落地生根。

fruit02

女兒出Post支持

Mo sir 在退休前是一名中學教師,任職地理科主任。早於八十年代便已經在工餘時間嘗試有機種植,最後退休後決定投身有機種植,他的家人對此最初不甚贊同,但他依然埋首苦幹鋤田,看風察雨,由以前月薪六萬,收入減到每月六千元,他從不計較。

頭髮半白,由粉嶺一路向北的車程,Mo sir 駕着人生的軚盤駛入自己栽種的「忘憂葡萄園」,自得其樂向記者說:「這個場,屋企當初都不太看好,小女兒在Facebook貼文話老豆,以你為榮!能量返晒嚟。」

香港後花園有巨峰葡萄

種植葡萄絕非易事,為了能成功種植葡萄,要不斷挖洞、埋石柱、拉鋼纜,整個過程花了半年。「網上留言尖酸刻薄:唓!巨峰,Not my cup of tea;香印,或者會幫襯的,這麼便宜一定不是好東西!我心想:你這些人,是否只愛慕名牌愛到這個地步?你們不要這麼無知。你們只覺得外國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我覺得這樣傷透香港農夫的心。」

種瓜得瓜的泥土下,香港農業敵不過「發展」。
種瓜得瓜的泥土下,香港農業敵不過「發展」。

土地在公私營發展的大氣候,農地變成發展新市鎮的黃金門,Mo sir 坦言香港種植不是沒有地,問題在於那班地主、地產商與既得利益者爭相搶地,只求地產發展,置本土農業生死於度外。Mo sir 說,即使農夫根據地理環境選中土地耕種,一旦被發展商盯中,便要捱貴租,或者要被趕走。他與他的搭檔選中現今位於沙頭角的位置,因為這塊以前屬於禁區的後花園,還未被地產商與政府看中。

一年一造

當初開辦農場的時候,Mo sir 只是希望能夠有一塊地方去實踐有機種植,對農作物並無特別要求,後來因緣巧合,與葡萄結緣。「因為有人找到批苗回來,問我們要不要。」於是在有了幼苗的情況下,為了不辜負別人的一番心意,於是他便開始嘗試以有機的方式種植本地葡萄。

其實香港的天氣並不適合葡萄生長,漫長的夏天使葡萄的產量比其他地方少。「如果以一般種植葡萄來說,那時間應是半年,由它發芽,到它採收,應是半年左右,所以現在收完,接着剪了它,然後它會再發芽,再長花。這是正式的 在溫帶地方就是這樣,所以他有兩造,他們的產量最少是我們的double,因為香港夏天太長了。」

今日巨峰葡萄的果,原來當初是Mo sir 朋友送來的苗。
今日巨峰葡萄的果,原來當初是Mo sir 朋友送來的苗。

巨峰葡萄可以紮根香港,Mo sir 認為是天時地利配合。「在春夏之間這段時間很熱、無雨,這個就是葡萄生長的最佳氣候,吐魯番是葡萄之鄉,又熱又乾。今年無乜颱風,我們覺得天意讓我們能種第一造。問題就是,之後如何呢?不知,但我發覺這裏也是好的,因為這裏是坡地,排水很好的。」

尋找酸得來健康的味道

在Mo sir 的心中,「香港製造」是非常重要的。Mo sir笑言:「有咩咁重要?都靠大陸所賜。」內地的水果「又大又靚」違反大自然,失信於民,Mo sir 說多謝祖國,令港人更加看重「香港製造」。

為了堅持保持質素,Mo sir 為此不惜與拍檔發生衝突。「我要保證香港出產的是有良心的,有些人能做到,但一去到⋯⋯坦白說,有時間我和我的拍檔都有爭執:要保持產量,還是保持質素。要我完全有機,我做不到。但是我覺得,一些多餘的、無用的化學東西,我們可以摒除它。這是我的原則。所以我寧願你吃的是新鮮的味道,一種酸得來是健康的味道。這是我覺得的本土。」

女兒在FB鼓勵,令Mo sir 有信心做下去。
女兒在FB鼓勵,令Mo sir 有信心做下去。

除此之外,從事有機種植亦令他的退休生活繼續發光發熱。「我覺得整個過程發展很奇妙,原本耕田是這麼有趣的。問題是,我並不當farming是一個終結,而是一個目的。在我參與的時候,不論是有機、環保,對朋友有幫助,甚至對世界、社會都有幫助。當我open-minded去看這活動的時候,原來他是一種生活的方式。透過這種方式,可以不斷地影響這個世界。這就是這幾年我從事農業的體驗。」

地理Mo sir 炎夏走出冷氣教室,在地,原來可以使他笑得如此燦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落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