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開始到處問:「大家為什麼忽然關心海洋塑料問題?」
現在看來理所當然,但幾年前其實未成氣候。塵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關心亦然,所以才要「問點解?」
海洋垃圾愈來愈多,大海再大、波濤再洶湧,也裝不了、蓋不住了。不是嗎?有團體推算二○五○年海洋塑料比全世界的魚還重;無論是鯨魚還是魚蝦,大小海中生物的肚子都塞着大塊小粒的塑膠;潮退後灘岸遺下的塑料垃圾帶;玩水上活動時,膠樽膠袋膠刀叉常伴左右……海洋正在反胃,結果中人欲嘔,任誰都不能再裝作沒看見。
這道理似乎路人皆見,只是嚴重的社會問題何其多,為何海洋塑膠垃圾卻能吸引大眾眼球?不如把時針回撥到三年前細說。
三年前有一份研究,成為引爆運動的震撼彈。它指出全球的海洋垃圾,過半來自中國、印尼、菲律賓、泰國和越南,令輿論一下子指向這幾個亞洲國度。的而且確,這些國家欠缺完善的廢物收集及處理設施,讓膠袋、膠樽、零食包裝流入大海,責無旁貸。不過,東南亞的環保團體質疑報告背後有飲品商的身影,公正成疑。環團實地調查後更喊冤,因為大部分塑膠廢物原來來自可樂、雀巢、聯合利華等幾個國際品牌,當中不乏無法回收再造的短命膠,企業怎能置身事外?
一場話語權之爭、責任誰屬之爭遂全面開打。而涵蓋歐亞非南北美洲甚至香港的多個環保組織,結成同盟出謀獻策,訂出短至三年長至十年的運動策略,並透過陸續公布研究報告、全球塑膠垃圾品牌調查、紀錄片等炮火,逼迫企業責任遁形。
今年三月,美國加州環保關注組織Earth Island Institute入稟當地法庭,狀告可口可樂、雀巢、百事等飲料商,明知膠樽無法妥善回收,卻對外宣稱產品包裝「可回收」,誤導消費者。國際非牟利組織Tearfund則在四月初發表報告,指控全球四大飲品商可口可樂、百事、雀巢及聯合利華每年在六個發展中國家製造五十萬噸塑膠垃圾,足以每天鋪滿八十三個足球場,形容「在道德上難以辯解」。
明顯地,後者為東南亞國家搶回道德及輿論高地,前者則堵住這些巨企再以「回收」作為開脫藉口,促使企業尋求更進取的減塑措施,無論官司勝負,都有損企業商譽。
對企業來說,品牌有價,要經營多年才可收成正果。相反,商譽摧毀,可以在旦夕之間;一旦受損,消費者唾棄,投資者敬而遠之,股價插水,傷害才是真「入肉」。兩害取其輕,業界似乎或自願或被迫地往承擔環保責任方向靠攏。
說回香港,可口可樂、維他、屈臣氏等飲品商承諾爭取在二○二五年前實施新措施,包括回收七至九成在本地售出的飲品包裝,算是在正確方向踏出第一步。但我還是想分享以下故事,作為回應:
有飲品企業要員跟筆者說,要是沒有環團持續施壓,業界減塑的步伐不會那麼快。就是說,飲品商今日踏出的一小步,不能視作理所當然;況且有飲品商在環保承諾上有跳票的前科,監督工作更不容鬆懈。再說,我們推動國際企業「走塑」,一來為發展中地區的環團打強心針,二來也嚴正告訴發展中地區的國際飲品品牌,切勿放軟手腳,這樣才能在國際間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
想強調,別看輕香港這個小地方,它在全球減塑運動中絕非微不足道。
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