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新生命】清山塾:從佛教幼稚園到文藝後花園,相遇即緣份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老房子.新生命】清山塾:從佛教幼稚園到文藝後花園,相遇即緣份

清山塾基本上保留原有建築結構,其中較大的平房改建成書店和素食餐廳。除了文青,亦吸引不少街坊和佛教徒光顧,靜中帶旺。
清涼法苑約建於1912年,早年因附近種滿香樨(桂花)而曾命名為「樨香園」,至今仍保留清幽寧靜、古色古香的氣氛。
Wendy自稱是「社區總動員」,負責統籌清山塾的社區工作;「文化大廚」阿起則負責書店和素食餐廳。
園子裏的彩色攀登架是岑愷怡創作的《彩虹系列II》,深得小朋友歡迎。

「這裏彷彿變成一點,大家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一起,更豐富多元。」——清山塾「文化大廚」阿起

老房子之美,在於它記錄了幾代人生活的痕迹。隨着時代變遷,建築物的用家和功能自然有所改變。因各種因素而荒廢沒落的老房子,有幸遇上新主人,他們一方面積極追尋昔日的故事,另一方面則重新規劃舊空間,讓老房子重獲新生。

清山塾位於有過百年歷史的清涼法苑內,其前身是佛教見修幼稚園,幼稚園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結業後曾短暫改建為茶室,其後空置至今。佛家重視緣份,人與人的相遇是緣,人與建築物的連繫也是緣,佛門清淨之地開放給幾個門外漢經營,更是不可多得的緣份。「因為我們遇上這個地方,而他們也歡迎我們提出的想法和嘗試,才慢慢形成現在的樣子。」清山塾的創辦人阿起和Wendy多年前已知道清涼法苑,直到兩年前才得知法苑有心開放空置多年的幼稚園,於是和幾個朋友合資,着手改建成全新的複合文藝空間。

去年8月開始裝修,兩座平房分別改為餐廳和書店,以及展覽空間,至於庭園則用作公共藝術空間,一切彷彿順理成章;直至12月開始試業,今年1月才正式開放,轉眼大半年的光景,二人都認為步伐算快,進度理想。不緩不急的經營態度,就好像清山塾的環境和氣氛,在屯門新市鎮中自成一國,慢慢滋養着文藝和社區的共生。

情感載體

「塾」,即古代私人教學場所,清山塾以此為名,與建築物的前身,佛教見修幼稚園的教學理念一脈相承,二人期望這是一個讓大家互相學習、交流的開放空間。Wendy說自從開業之後,除了附近街坊,還不時有幼稚園的舊生帶同家人重回舊地,向他們分享昔日的生活點滴。「最後一屆畢業生如今不過三十來歲,他們的記憶依然鮮明。」多年來的種種變遷難以想像,Wendy慶幸能從昔日街坊、師生的解釋中,重新拼湊從前的面貌。「當我學懂之後,我下一次帶導賞或和客人交談時,便能告訴他們。這一種就是所謂的社區參與。你不一定是學習的那方,你也可能是付出的一方。」

阿起同樣珍惜這種互相交流的精神,「這裏彷彿變成一點,大家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一起,更豐富多元。」清山塾首個專題策劃以「這裏」為主題,阿起解釋「『這裏』即是人對自己、對所處地方的思考和情感」,無論書店、展覽、餐飲、電影放映、工作坊、講座及導賞,所有活動和空間都用不同方式演繹這個主題。「所謂記憶是人與地方的情感連繫,就算空間經過改動,但他們的記憶仍然還在。」

<!–清山塾

地址:屯門屯富路清涼法苑內
查詢:casphalt.hk/–>

清山塾

地址:屯門屯富路清涼法苑內
查詢:casphalt.hk/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