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餅復興:青衣舊式餅店的古味 兄弟檔拍住上搓製傳統「雞油月」、「鹹蛋鴨膶腸月」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老餅復興:青衣舊式餅店的古味 兄弟檔拍住上搓製傳統「雞油月」、「鹹蛋鴨膶腸月」

h140801jayce574

聽聞從前曾有雞油月和怡紅鴨膶月,早已撩得牙癢癢;既然聞名,不如見面!

老餅店每一件器物都是古董,像這個天平秤便是余氏父代留下來的器物,兄弟沿用至今。
老餅店每一件器物都是古董,像這個天平秤便是余氏父代留下來的器物,兄弟沿用至今。

青衣涌美村有一間小小的餅家,叫做「大歡喜」;守在餅房裏是一對余氏兄弟,哥哥叫潤榮,弟弟叫潤宗。他們做的月餅,款式舊得無可再舊,在這裏竟然可找到「傳說中」的蛋黃雞油月跟怡紅鴨膶月。更難得是每個製作工序,不假手機器,從頭到尾都是靠兄弟二人兩雙手親製,是純手工的月餅。「餅家超過四十五年歷史了,是家父一手創立。未搬來這村以前,舖頭在青衣碼頭附近,我家做的糕餅好受蜑家歡迎。」弟弟阿宗比較健談,哥哥阿榮個性沉默,他靜靜的在餅房裏推綠豆蓉。「當下人人講求健康,聽到蛋黃雞油月、鴨膶月,誰還敢吃?而且那味道甜中帶鹹,並非人人受落。仍堅持年年做,只是為了一班老街坊、舊熟客。」阿榮一腔斯文的說。

「今年的欖仁漲價得厲害,一斤索價五百,真的貴瘋了。」哥哥阿榮用心專注地在切鴨膶腸和鹹蛋黃,把材料切成大小均一的細粒狀,這樣吃來便不會「巉口」。綠豆蓉本來是很硬實的一磚,阿榮在蓉裏加了花生油和砂糖慢慢搓軟搓滑,之後撈入膶腸粒跟鹹蛋;雖說欖仁今年來貨貴,但兄弟二人堅持不將貨就價,依然在餡裏大灑欖仁和瓜子肉,「無計啦,中秋一年一度,吃得開心便是。」再澆一些豉油和芝麻油調味,撈個均勻。

 

%e6%b0%b4%e5%8d%b0_%e6%83%b3%e9%a3%9f-jpgmoon2
哥哥阿榮耐心的逐一把鴨膶腸切個細碎,粒粒大小均一,吃來便不巉口。
%e6%b0%b4%e5%8d%b0_%e6%83%b3%e9%a3%9f-jpg%e6%9c%882
以鴨膶腸撈鹹蛋黃、欖仁、瓜子肉和綠豆蓉作月餅餡是中山人最古舊的口味。
%e6%b0%b4%e5%8d%b0_%e6%83%b3%e9%a3%9f-jpgmoon5
於餅上印上圓圈一個,代表裏頭是單黃;這表達的方法是余氏兄弟的父親想出來,很原始。

弟弟阿宗負責餅皮包裹,見他技藝純熟的把餅皮包住餡料打圈捏捏捏,「機器壓模的月餅,都把過剩的餅皮壓到餅底去,餅厚度不均自然不好吃;而用人手,我可以掌控每個餅皮的厚薄度,這便是手工月餅價值的所在。」一個搓餡,一個敲餅,兩兄弟之間縱然沒太多的言語,但彼此一個承接的動作已盡顯默契。「餅已焗得透焗得靚,需要不時開爐轉動餅盤,保持火力均勻就不會焗過了頭。」焗餅才不過半小時,但阿榮每分每秒卻心繫爐裏的成果。

吃二人合力做的月餅,是綿滑起沙的甘香古樸味,是兄弟兩人親厚的手足情;人們常說食物有情味,什麼是情味?大概如此了。

經過三十分鐘的烘焙,月餅出爐了。烘焙過程中,阿榮更不斷轉動焗盤,控制火候,用心非常。
經過三十分鐘的烘焙,月餅出爐了。烘焙過程中,阿榮更不斷轉動焗盤,控制火候,用心非常。
%e6%b0%b4%e5%8d%b0_%e6%83%b3%e9%a3%9f-jpgmoon4
師承父親做餅的手藝,余氏兄弟在小村默默經營餅舖,服務街坊。

大歡喜餅家

青衣涌美老屋村44號

2495 5262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