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A 設計獎】Made in Hong Kong 設計新星 展現環保、工藝、社區設計新思維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DFA 設計獎】Made in Hong Kong 設計新星 展現環保、工藝、社區設計新思維

兆禧苑遊樂空間——翻新陳舊的運動場,建立跨代遊樂空間。

把電飯煲的廢棄內膽製成單車響鈴,為傳統陶器添上當代簡約美感,將殘舊的運動場改造成跨代遊樂空間……許多別開生面的設計意念,往往都不是一開始便得到肯定,有頼設計師的不斷試驗、實踐、完善,才得以面世並推廣開來。

在香港新一代設計師身上可以見到一股改革的力量,「DFA 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剛揭曉得獎名單,明周文化專訪三位分別專注於環保、工藝與社區設計領域的得獎設計師,聽他們分享長達十年的努力堅持與理想追求。

產品設計師張瑋晉:升級再造不是Gimmick、不是玩玩下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主修產品設計,張瑋晉(Kevin)卻是一位「非一般」的產品設計師,人棄他取,在他眼中,任何廢物都有升級再造的可能,可變成美觀又實用的「全新產品」。

張瑋晉——張瑋晉工作室創辦人
張瑋晉——張瑋晉工作室創辦人

他的代表作之一「飯鈴」,就是將亞洲常見家用電器電飯煲的廢棄內膽製成單車響鈴。

長久以來產品設計受商業市場主導,環保顯然不是客戶、業界的首要目標。這十年來,他一直專注研發升級再造產品,深信設計師有能力和義務保護環境,他的設計理念可不是一開始就得到認同、肯定和支持,「十年前主流設計業界普遍只會視up cycling 為『gimmick 嘢』、『玩玩下』」,但他沒有受冷言冷語所限,仍然忠於自己的設計方向,「現在見到風氣有所轉變,無論是市民、公司,都多了人問『唯一出路是否就是棄置呢?』,無論是產品設計、社區項目、大小公司的項目也有。」

這次獲獎對於本地環保設計意義重大,欣喜同時他也指出,雖然現今人們對環保設計的重視程度有所增加,但可悲的是,香港每人每日平均垃圾棄置量不跌反升,「但前面嘅路一定唔會容易咗,期待可以同更多人一齊繼續揼石仔。」

音樂三輪車——可持續設計的復古鋼琴三輪車,遊走西九藝術公園,向公眾分享現場音樂。
音樂三輪車——可持續設計的復古鋼琴三輪車,遊走西九藝術公園,向公眾分享現場音樂。

綠色設計無疑是近年國際設計界的關注焦點,Kevin已計劃了其海外實習的兩個方向。一是到倫敦一間二人工作室,看他們如何將消防喉管變成各式各樣的產品,而Kevin當日所帶的腰帶,正是出自這間工作室;二是到法國Hermès愛馬仕的Petit h工坊,希望親身向工匠和藝術家學習,如何把品牌其他工藝部門回收來的閒置材料,重新組合、轉化成內外兼備的新產品。

陶藝家羅嘉昌:當代陶藝設計需要有直接鮮明的個性

陶藝家羅嘉昌 (Jonathan)從事陶藝教學逾十年,不過其實他並沒有任何藝術和設計教育背景,最初是以助教的身份展開其職業生涯,靠的是不斷自學、鑽研,才走到今日。

羅嘉昌——陶瓷工作室HAMA創辦人
羅嘉昌——陶瓷工作室HAMA創辦人

他特別提到設計路上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捩點,「2015年我到韓國利川參加了一個mentoring camp,與不同國籍的陶藝家交流及學習,帶給我很強烈的啟發,我mentor是日本老師日野田崇,他的處事態度是我的模範,特別是自律觀念。作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時間表、工作進程及自我規律十分重要。除了技巧練習及增進陶藝知識外,我喜歡研究陶泥以外不同物料媒介的設計,從而明白物料的本質與設計的關係。」

同在2015年,Jonathan創立了個人品牌HAMA。「我希望透過品牌,展示量產手造陶瓷的獨特美學,創作有設計感的系列。」陶藝源遠流長,而他心目中的當代陶具設計的精髓在於,「作品直接反映個性,而陶藝技巧是加以輔助去演繹個性的一環,若只呈現技巧,設計便沒有靈魂。當代陶藝設計需要有直接鮮明的個性。」

Moonrise Collection ——塗上啞白色釉彩並烙下火痕的黑色陶土作品系列;仿效古董器具的線條與裝飾細節,設計成多款產品。
Moonrise Collection ——塗上啞白色釉彩並烙下火痕的黑色陶土作品系列;仿效古董器具的線條與裝飾細節,設計成多款產品。
Mamoru Omakase Restaurant Tableware Set——源自Moonrise系列,全人手製作的完整餐具套裝,專為廚師發辦餐廳Mamoru而設計。
Mamoru Omakase Restaurant Tableware Set——源自Moonrise系列,全人手製作的完整餐具套裝,專為廚師發辦餐廳Mamoru而設計。

他希望HAMA 能成一個可以代表香港的手造陶瓷品牌,因此他計劃到英國的陶瓷中心stoke-on-trent一間擁有過百年歷史的陶瓷工廠做學徒,「以歸零的心態去接觸及了解陶瓷的專業生產,學習生產線日常大大小小的的運作。除了作品的設計,生產模式也是一項設計及重要的基礎,直接影響成本效益。希望可以學習設計一個專業的生產模式,延續及擴展現有品牌的規模。」

建築師蕭樂聞:發展城市以可持續性為首要考慮

於倫敦巴特萊特建築學院獲取建築學學士學位,並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建築師蕭樂聞(Melody)先後香港、倫敦和紐約工作,參與多個公共及私人機構項目。

蕭樂聞——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建築設計主任
蕭樂聞——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建築設計主任

在香港一口設計工作室 (One Bite Design Studio)期間,她專注負責設計社區項目,如兆禧苑遊樂空間,是把一個陳舊的運動場改造成一個跨代遊樂空間,為不同年齡、能力和興趣的人提供豐富的體驗;而啟業運動場也是以建立可持續的鄰里社區為目標。

兆禧苑遊樂空間——翻新陳舊的運動場,建立跨代遊樂空間。
兆禧苑遊樂空間——翻新陳舊的運動場,建立跨代遊樂空間。
啟業運動場——於啟業邨建立可持續的鄰里社區
啟業運動場——於啟業邨建立可持續的鄰里社區

作為設計師,她認為在規劃和參與社區設計的時候,首先是要放下自己所有對項目和參與者既有的感覺和意見,保持開放態度去聆聽、溝通,「才可以吸收到最多的東西去inspire 我們去做outside of the box 的設計。」接着便是要分析收到的聲音,去平衡社區的意見、客戶的要求,以及設計師的執著,「個人認為就是做community design最困難和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the art of the game。」她希望延伸社區設計的概念,去發展一套「意識設計原則」,「意在為人類和環境以可持續性為首要考慮來發展城市。」

她計劃到哥本哈根工作,學習當地對環保設計的知識,並吸收丹麥人Hygge的生活態度。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