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界諾貝爾獎】日本建築師山本理顯獲普利兹克獎 連結公共與私人空間 評審:他提醒我們建築就如同民主制度,空間如何塑造必須由人民來共同決定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建築界諾貝爾獎】日本建築師山本理顯獲普利兹克獎 連結公共與私人空間 評審:他提醒我們建築就如同民主制度,空間如何塑造必須由人民來共同決定

07.03.2024
法新社、普利茲克獎網站、山本理顯網站
Riken Yamamoto, Japanese architect poses at his studio in Yokohama , Kanagwa Prefecture on March 7, 2024. 78-year-old Yamamoto will receive the 2024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 The Yomiuri Shimbun ) (Photo by Mutsumi Morita / Yomiuri / 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FP)

日本建築師山本理顯周二(5日)獲得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繼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和坂茂,成為第九名日本人獲得該殊榮。山本的設計着重於連結公共及私人空間,認為社區就是「共享一個空間的感覺」,現代建築風格強調私隱,卻忽略了社會鄰里關係的重要性,因此他希望透過建築設計,致力創建和諧社會。

打破公共和私人空間的界限

山本於一九四五年出生於北京,二戰後移居日本橫濱,並於當地長大。從小便體驗到公共和私人空間的微妙關係,他小時候的住所是仿照日本傳統的「町屋」設計,屋子前端是他母親的藥房,後方則是他們家的客廳,「門檻一邊是我們家,另一邊則是屬於社區,而我則坐在中間」,他曾説道。

十七歲那年,他參觀位於日本奈良的興福寺,被象徵地、水、火、風和空佛教元素的五重塔所吸引。「當時周圍很黑,但我仍能看到月色下的木塔。那一刻,就是我對建築的初次體驗。」他入讀日本大學(Nihon University)科學及技術學院建築系,並於一九六八年畢業。其後於一九七一年獲得東京藝術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建築專業碩士學位,兩年後正式創立自己的事務所。

善用透明度設計 將建築與社會緊密相連

他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遊歷世界各國,才發現在公共和私人空間之間設立界限甚為普遍。但他深信,設計所有空間時,不應只考慮到居住者,而應同時考量到整個社區。於是他開始設計獨立屋,嘗試將自然環境與建築融為一體。他的首個作品山川山莊(Yamakawa Villa)於一九七七年推出,特色在於不設外牆。他曾指,冬天時會有動物走進建築内避寒。

 

山本理顯的首個作品山川山莊(Yamakawa Villa)於一九七七年推出,特色在於不設外牆。他曾指,冬天時會有動物走進建築内避寒。
山本理顯的首個作品山川山莊(Yamakawa Villa)於一九七七年推出,特色在於不設外牆。他曾指,冬天時會有動物走進建築内避寒。

 

山本另一個知名設計為建於二〇〇〇年的廣島市西消防站(Hiroshima Nishi Fire Station),該消防站使用透明百葉窗及玻璃外牆設計,讓公眾可以直接看到消防站的運作。山本認為,消防站在塑造一個社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亦希望藉這個設計,能讓更多人看見消防員的工作,讚揚這群勇敢的英雄。

 

他的建築作品遍佈日本、中國、韓國和瑞士等地。當中包括名古屋造形大學、天津圖書館、韓國板橋別墅區及瑞士蘇黎世機場THE CIRCLE綜合體等。普利茲克獎評審指出,他的作品「提醒我們建築就如同民主制度一樣,空間如何塑造必須由人民來共同決定。」評審續指,他的作品觸發了公共和私人生活的界限,巧妙地利用透明度,讓身處建築内的人能體驗到外面的環境,也同時讓路過的人能對建築有一定歸屬感。

 

 

有份贊助該獎項的凱悅基金會(Hyatt Foundation)主席Tom Pritzker指,山本的設計不僅是為家庭創造居住空間,更為家庭創立共同生活的社區,形容他的作品「總是與社會緊密相連」。

山本獲獎後表示,「於我而言,認識一個空間,等於認識一個社區」,批評現時的建築風格只強調私隱,卻否定社會鄰里關係的必要性。他解釋,「其實我們仍可在尊重每個人自由的前提下,在同一個空間共同生活,如同一個共和國一樣,促進不同文化和生活的和諧。」頒獎儀式將於今年春天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他亦會於五月發表得獎演講。

法新社、普利茲克獎網站、山本理顯網站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