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橋之城➁】 建築師胡漢傑、城市設計師陳智峰編寫《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橋的觀察與想像》 梳理天橋史、想像未來城市:世界潮流是減車、無車,我們還需要這麼多天橋嗎?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千橋之城➁】 建築師胡漢傑、城市設計師陳智峰編寫《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橋的觀察與想像》 梳理天橋史、想像未來城市:世界潮流是減車、無車,我們還需要這麼多天橋嗎?

photo11

全港首條行人天橋,即禮頓道行人天橋,建於一九六三年;其啟用六十年後,香港變成了「千橋之城」。現時,香港行人天穚超過千條,集中於人口密集的新市鎮如沙田、荃灣、將軍澳,以及商業中心如中環、灣仔、旺角、西九,構成這座城市一道奇特風景線。

根據路政署網站數字,香港目前有1,583條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並有1,447條行車天橋及橋樑。當中包括灣仔、中環、旺角、荃灣等人車密集地區的「超級天橋」巨網,也有變成了「無街之城」新市鎮將軍澳。行人天橋,到底為行人而設,還是為行車而建?當walkablecity乃至「無車城市」漸成未來城市主流,香港的行人天橋規劃是與時並進?原地踏步?還是過河拆橋?

城市接築UFA Lab 發起行人天橋研究計劃

「每日經過、使用,但就忽略了它;它好重要,但又沒怎樣留意。」城市設計師陳智峰(Xavier)如是形容,這也是大部分人對於天橋的印象。他的拍檔、建築師胡漢傑(Deson)也認為,「香港的行人天橋值得更多研究。」他們是「城市接築UFA Lab」工作室創辦人,多年來一直撰寫建築、設計文章及評論,希望引起公眾興趣、關注建築、城市議題。

Xavier(左)和Deson分別從事城市設計及建築設計,近年發起行人天橋研究計劃,從中思考未來城市規劃設計。
Xavier(左)和Deson分別從事城市設計及建築設計,近年發起行人天橋研究計劃,從中思考未來城市規劃設計。

生活在天橋之城

他倆先說自己對於行人天橋的印象是怎樣形成的—Deson在荃灣、美孚成長,兩個社區都是由行人天橋及平台網絡組成,「細個屋企人就叫我哋唔好行地下(路面),行天橋安全啲。」Xavier正好相反,在舊區油麻地長大,「好多街,點過(馬路)都冇問題,那種方便程度是住新市鎮的人唔understand,就係咁簡單,就係直接過馬路……點解一定要行上一層?行上去又落返嚟,由細到大天橋對我來講係好迂迴。」

二○一八年他們應香港建築中心及香港建築學會邀請,於北角油街實現擔任「玩轉『油』樂場」客席策展人,他們把眼光放到每日匆匆經過的行人天橋上。「點解會成個香港的發展,是愈來愈側重一定要起天橋呢?或者每區都要起天橋呢?我們所見得到的天橋,又是否一個最理想城市空間的方式呢?」抱着這些問題,他們策劃了以「玩轉——行天空之城」為主題的展覽,以城市觀察者的身份,嘗試探討行人天橋和大眾生活的關係。

Deson憶述,他們當時得出的結論是,「現時香港天橋係好悶的一件事來的」,並傾向認為,「不如唔好起咁多天橋啦。」同年,他們發起「天橋之城」研究計劃,並在去年中出版了全港首本專門研究行人天橋的書籍《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橋的觀察與想像》。

去年出版的《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橋的觀察與想像》,是首本以香港行人天橋為主題的書籍。
去年出版的《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橋的觀察與想像》,是首本以香港行人天橋為主題的書籍。

天橋之城是怎樣建成的?

從何時起,行人天橋變成香港城市規劃常態?他們翻查舊報章得知,在五十年代初已有倡議「人車分隔」,以使交通更順暢,例如提出在中區皇后大道中興建天橋。及至一九六三年,香港首座行人天橋建於銅鑼灣禮頓道,一直沿用至今;六五年,首條全室內行人天橋啟用,貫穿中環太子大廈及置地文華東方酒店,使兩座商廈互相連結,可謂極具前瞻性;六八年,美孚新邨首期落成,其花園平台及天橋設計,成日後大型屋苑規劃的指標。書中首章〈走進天橋之城〉寫到,香港的現代城市地景始於六十年代,「衍生了多層交通的立體城市規劃,將地面讓予汽車行駛,行人則離地覓路前行。」

當他們深入梳理行人天橋的歷史軌跡,便意識到它們不僅僅是官方定義中用作疏導交通的「道路構築物」。從戰後中環、灣仔的大型填海及核心商業區計劃而興建的天橋網絡,到七、八十年代先後荃灣、沙田、屯門及將軍澳新市鎮,再到千禧年後舊區更新及交通改善工作如旺角道行人天橋系統,可見行人天橋規劃與香港的城市發展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足以串連起香港戰後發展的軌跡,其重要性遠超他們原先所想。


Deson分享說,編寫此書的最大得着,正是令他更認識自己的城市,「以往閱讀城市,往往忽略了歷史的過程,好容易直接問『點解座城市有咁多天橋』,而沒有理解當初起天橋的原意。」他也提出反問:「那些原意去到今時今日,還適不適用呢?初衷是否變了呢?」他們走遍港九新界一條又一條的行人天橋及其周遭社區,觀察實際使用情況,並拍下豐富的相片及仔細繪畫插圖。

堪稱天羅地網的天橋系統反映了這座城市高舉實用主義精神,但他們也憂慮,過度效率至上、一成不變的規劃模式,令城市變得沉悶乏味,甚至為城市設計和發展添上障礙。行人天橋還是改善交通的靈丹妙藥嗎?Xavier說他們希望分享給大眾知道,「除了A橋,其實還有B、C、D的種類,甚至有些alternative的方法去處理過馬路;城市發展也不是只有起天橋這一種solution,亦都可以有其他想法。」

反思可步行城市 人才是主角

此書後半部分,他們帶讀者走出香港,看看其他城市的天橋規劃案例,例如由廢棄高架鐵路改建而成的美國紐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由行車天橋改建的南韓「首爾路7017」,還有採用木結構的荷蘭鹿特丹「空中運河」,它們都是精心設計的空中休憩步道,且能為周遭社區注入生氣、活力。

另一方面,他們也介紹了一些步行區背後的設計故事,如歷時四十年逐步試驗、推行的丹麥哥本哈根斯楚格街行人專用區,以及受「哥本哈根式」啟發的墨爾本重建及步行街道發展計劃;而港人熟悉的京都、東京市區,近年也開展了拓闊行人道及增設單車徑的都市再生計劃,令人流、車流更加暢順、易行的同時,也創造更具特色而人性化的城市空間。

再者,此書寫於全球新冠大流行之時,環顧世界各大城市,都曾經歷封城、限制社交距離、在家辧公等防疫措施,因而改變了城市人的居住、生活、通勤、出行形態,帶來重新審視城市生活及發展設計模式的契機,如何提升城市的易行性(walkability)無疑是大勢所趨。Deson拋出一連串問題:「世界潮流是減車、無車,當減車、無車的時候,我們還需要這麼多天橋嗎?……如果要起橋,又有沒有其他alternatives呢?全世界趨勢都提倡無車,那麼街道、行人路是否可以起更闊更美?甚至乎起單車徑?」

Xavier也問:「到底我們的城市是否準備好,可能突然間又有些新發明,又要update又要換,到底我們做唔做得切呢?到底起晒啲天橋之後,將來啲車冇人揸、自動化、識避開人……咁我行地面就冇分別喎。」他說,儘管這些想像看似遙遠,但也不得不思考,尤其是對於城市規劃者、設計者而言。

以目前政府正進行的規劃諮詢,他們看不到「未來性」,「十年後才起好的新市鎮,仲係用緊宜家呢個mode去諗,係咪夠快去接觸到新(趨勢)呢?到底你係咪想香港走得快啲、走遠啲呢?」

對於香港仍然以行車優先、行人為次的規劃模式,Deson形容為「喧賓奪主」,「人才是體驗城市的主角。」他強調說:「所謂以人為本,人的經驗才是重點,而不是車。」「這本書的界線去到二○二一、二二年,我們十年後再看這個城市,可能又不同了,到時會否有本update版的天橋城市書呢?」Xavier說,「城市肯定不停變動,當然希望是變好。」

啟德工業貿易大樓門外連接九龍城Mikiki商場,特意在天橋上設有綠化公眾休憩空間。(明周資料圖片)
啟德工業貿易大樓門外連接九龍城Mikiki商場,特意在天橋上設有綠化公眾休憩空間。(明周資料圖片)

沙田新市鎮:天橋社區

跟着Xavier、Deson相約在沙田訪問及實地考察,他們形容沙田天橋網絡成熟、完善,效果相對理想,較符合human scale,值得細看、參考。

一九七三年政府發展沙田新市鎮,以鐵路及公共交通交匯處為中心,建立自給自足的花園城市,透過興建大型行人天穚及平台,連接沙田站及多個屋苑、商場及其他生活設施。《天》書中引述首任房屋署署長廖本懷對這些天橋通道的評述:「在新一代的公共屋邨,這是一種頗為重要的特色。新屋邨除擁有各種附屬設施,自成一個小鎮,對各種日常需求都有所供應之外,在行人安全方面,亦盡量看顧。」

+1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