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網上出現過一個關於聯覺的實驗,畫面呈現一座電塔在上下跳動,導致地面震動的畫面。雖然畫面沒有聲音,但不少觀眾卻仿佛聽到砰砰低沉的揼地聲。這種由視覺引起的聲音有人形容是幻聽。如果這一刻閉上眼睛,用耳朵去感受身處的環境,腦海中浮現的城市景象,又是否真實?
耳朵與眼睛不同,它沒有眼簾,身處環境的聲音透過空氣粒子的震動,傳入耳中。香港視覺藝術中心現時正在舉辦《放浪城市》系列,當中包括「記憶的城市 虛構的城市」、「靜靜雞摘13個如果:靜漫一種」、「內在的自由」三個部分,透過糅合「聲音」與多元創作領域,包括虛擬場域、城市中擴增實景,帶領觀眾感受城市的特質和氣息。藝術推廣辦事處館長(社群藝術)連美嬌表示:「藝術家在創作時,都開始思考對城市的感覺,並嘗試以不同媒介表達這份感覺。」她續稱,項目的三個部分均是以聲音進行創作,讓觀眾以聆聽的方式,漫步城市,重新細味生活,同時透過聲音激發我們的想像力,探索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第一部分「記憶的城市 虛構的城市」:聽見記憶中的城市
如果要你形容,自己生活的地區是怎樣,你會怎樣形容它呢?新媒體藝術家林欣傑就嘗試以作品表達對城市聲音的記憶。他創作「記憶的城市 虛構的城市」項目,分別邀請了夏永康、鄧烱榕和何卓彥三位分別來自攝影、傳媒和音樂界別人士,遊走三個不同的地區,以移動數位裝置紀錄他們遊走這些地區時看到的影像和聽到的聲音,再將這些記憶片段整理成投影與聲音雕塑,投射到不同形狀的表面上,創作成他的作品。林欣傑相信每個人都是一座移動的城市,這座虛構的城市是由不同記憶碎片拼湊而成,並形容當代都市人對城市的記憶是介乎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虛構與真實的邊界其實十分模糊。
第二部分「靜靜雞摘13個如果:靜漫一種」:鬧市中發掘13 個「如果」
觀眾可以通過下載「放浪城市」手機應用程式,自行參與「靜雞雞摘13個如果:靜漫一種」項目,沿着藝術家設計的路線遊走,找尋13個「如果」。創作人周耀輝和藝術家黃照達在鬧市中的13個地點埋下「如果」故事,觀眾發掘每個地點的圖畫和文字,參與當中的一些任務,經歷一次城市想像之旅。旅程充滿藝術家的奇思妙想,例如在其中一個地點發現中環兩個住宅單位的觀景台上的對話圖案,兩座大廈猶如在對話,以及另一個點是在紅鶴籠中發掘伊甸園的禁果,讓觀眾在真實的路上增添虛構的無限聯想。此外,手機應用程式亦會配上為路線編寫的音樂,一邊聆聽音樂,一邊閱讀周耀輝撰寫的詩詞,藝術家隱藏於詞間的詩意躍然於心。
第三部分「內在的自由」:感受歷史與時間
藝術家譚偉平的城市印象,埋藏於記憶底處記憶中,也從而啟發了他創作「內在的自由」項目。他設置了一連串只能前進而不能後退的房間,透過聲音、投影和裝置,呈現藝術家某年月的一段記憶,當中包括對父母的記憶,是一趟歷史與私人感受交錯的旅程。他把自己的過去剖開,在展覽中展示出來,當中除了埋藏了自然的情感,亦表達了對歲月不留人這種無情的唏噓。譚偉平表示,若要把所有房間的路徑都走遍,大約需要重複路徑6至8次,以此象徵面對歷史洪流裏的那種無奈,以及對自己過去經歷的感悟。他續稱,當你選擇了在某個時間點作了一些決定,就必然放棄了對該時段其他生活面向的關注,就像年輕時他忽略了母親的唏噓。因此,通過作品,他希望觀眾可藉每次選擇傾聽自己的內心,找尋心底裏真正渴望的選擇,並在往後的日子,由衷選擇關注的生活面向,從而得到真正內在的自由。
(資料由客戶提供)
《放浪城市》系列
免費參與
網址:www.lcsd.gov.hk/CE/Museum/APO 或
www.facebook.com/hkvac
查詢:3101 2734 / 3101 2770
第一部分:「記憶的城市 虛構的城市」
日期:即日起-2019年1月27日*
地點:香港視覺藝術中心(中區堅尼地道7A)
*備註:逢星期二休息
第二部分:「靜靜雞摘13個如果:靜漫一種」
日期:即日起-2019年1月27日
路線:由中環皇后像廣場至香港動植物公園
程式下載:
[iOS: https://goo.gl/JaQv51] [Android: https://goo.gl/gP6ukB]
第三部分:「內在的自由」
擴增實境之旅 (手機程式)
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1月27日
地點: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及中環其他地點
程式下載:
[iOS: https://goo.gl/JaQv51] [Android: https://goo.gl/gP6ukB]
詳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