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有不少學生來自基層家庭,課外常到快餐店兼職幫補家計。身為老師見到他們如此辛勞,有時功課馬虎也不忍苛責,但問他們將來計劃,可惜答案總是模糊。
這時候,我常請他們回憶小時候到美式快餐店點餐的經驗。十多年前收銀與派餐多由一人負責(記得小時候還有唸急口令換禮物的遊戲,非常歡樂),幾年前已普遍將工作分家,現在許多分店已設機器點餐服務,不需現金找換,所需店員更少。效率是否提高了,因店而異,但精簡人手一直是大勢所趨,同學們此刻仍可憑收銀、派餐賺取收入,將來必須另學一技傍身方能求存。
由此角度切入,今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得主,在Netflix放送的《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絕對看得人也怵目驚心。許多評論只聚焦當中的中美文化差異、兩地工業優劣問題,其實是錯過了更重要的信息。
一切從二〇〇八年講起。當年金融海嘯,俄亥俄州代頓市通用汽車(GM)的工廠關門停辦,工人失業徬徨,鏡頭一轉到二〇一五年,來自福州的福耀玻璃工業集團(Fuyao)進駐原址,承中國企業「走出去」政策拓展海外王國。
一場中美矛盾由此爆發。福耀初至,中國派駐的青年工人躊躇滿志,以昔日的美國夢想像自己的中國夢;久已失業的美國工人慶幸重返勞動市場。看似皆大歡喜,但福耀創辦人曹德旺強調不接受工人組織工會,不慍不火,卻處處對準美國法規道明要求。美國廠房起初生產效能未如理想,本土工人相對老弱、散漫,於是資方慢慢換血,想照搬「中國模式」,將軍事化的人事管理,長工時的制度複製過去。可是廠方強行提升效率,令工人頻頻受傷。投訴不果,加上亂倒污水破壞溪流的指控,不滿情緒高漲,觸發成立工會的行動。
《美國工廠》由前總統奧巴馬夫婦創立的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公司製作,影片一出已廣受美國政壇關注。在美國觀眾看來,提防中資干預,提升本土工人職能,重新審視勞資關係與工會角色,是明顯的警惕信息;在中國觀眾眼中,勞工子弟以血汗賺取未來,中國模式成功輸出海外,卻是自身實力的明證。本片贏得奧斯卡後,曹德旺更發公開信祝賀,中國傳媒一片讚好聲。
這類故事在過往數年其實並不鮮見。例如斯里蘭卡擁抱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貸巨額起港口,看似有益本地經濟,最後卻無力承擔債務需將港口租予中國長近百年。西方國家早已醒覺中國資本的威脅,何須《美國工廠》揭示?本片之長處,在於拍機械廠房而不冷冰冰,關注點不在大國博弈,而是從工廠裏的人出發漸漸以小見大。導演Steven Bognar與Julia Reichert並沒有只針對中美其中一方發炮,鏡頭既能走進中美工人家庭,聽他們各道辛酸,也獲得兩地廠方的信任,連開會實況也能拍攝。輕描淡寫交叉描述,不隨便褒貶,卻令觀眾見到更多。
影片另一重點在於美國工會。美國工人向來視組織工會是保障權益的根本。維護集體談判權、平衡勞資利益、加強法律監督、確保安全的工作環境等等,都是工會的重要作用,但我們在史高西斯上年的《愛爾蘭人》(The Irishman)中可看到工會亦有腐敗舞弊的一面,長年捲進兩黨政治漩渦,乃至與黑幫勾結營私。《美國工廠》並沒試圖探討美國工會的利弊,只淡淡呈現令人意外的結局︰福耀工人投票的結果是不贊同成立工會。這並非由於中國工人緊跟老闆立場(人數佔不到全廠兩成),而是更多美國工人急需工作,不欲被追究,寧願忍氣吞聲。
可是影片的意思並非中資大獲全勝。近年各地都有「本土優先」的主張,同時新興資本也到處找尋機會,「美國工廠」故事只會換成不同的勞方資方在全球上演。許多評論忽略的是全片最後五分鐘︰福耀認為生產仍是太慢,決定逐漸換成機械自動操作─導演遂以字卡指出到了二〇三〇年,全球逾三億工人將要因此轉職。
這就回到筆者跟學生的討論︰無論是充滿特色的「中國模式」,還是西方社會學所謂「麥當勞化」(McDonaldization)主導全球經濟運作,在資本主義底下工人的命運始終相同。學生與勞工自需與時並進、不斷求變,政府與工會也應有更積極的角色。據說俄亥俄州已推出全新的工人再培訓計劃,反觀我城,即使有香港人研發出呼吸道傳染病快速測試系統,也沒法得到政府資助made in Hong Kong。
作者簡介
陳廣隆(Horace Chan)︰中學教師,影評人,「香港粵語片研究會」成員。著有《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