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舞結合嘻哈 巴黎瑪薩拉舞團打破舞種分野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法國五月

現代舞結合嘻哈 巴黎瑪薩拉舞團打破舞種分野

舞蹈員來自不同背景,彼此原本精於的舞種也有分別。

「Massala是一種印度的香料茶,我非常喜歡喝,當初我回巴黎創辦自己的舞團,想不到名字就索性用Massala來命名!」編舞家富阿德・布蘇夫(Fouad Boussouf)笑着說,他舞團內的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各種膚色人種,就如Massala茶的香料五味紛陳。今年法國五月,他與舞團將上演一場現代嘻哈,展現種族之間的融和。

現代嘻哈融合北非傳統舞樂

劇目《人民》由七位穿上不同顏色衣服的男舞者演出,眾人由分散的位置漸聚合並連成人鏈,那股強大的力量成功感染觀眾,掀起高潮。
劇目《人民》由七位穿上不同顏色衣服的男舞者演出,眾人由分散的位置漸聚合並連成人鏈,那股強大的力量成功感染觀眾,掀起高潮。

來到巴黎鄉郊的瑪薩拉舞團(Massala Dance Company)劇場內,舞團正在排練劇目《人民》(NÄSS),NÄSS在阿拉伯語是「人」的意思。舞者穿上七種顏色的T恤,象徵摩洛哥不同地域。舞蹈員由分散到聚合,到後來連成人鏈,拉扯身上的衣服遮蔽面容,畫面充滿爆炸力,衣服成為旗幟似的,象徵不同羣眾之間的對峙與融和,到了後段,舞者間的展現出一股強大力量,讓觀者無法不把他們視為整體。

舞者隨音樂節拍跳躍、旋動、倒下,當中帶有不少嘻哈技巧,例如Breaking(霹靂舞)、Locking(鎖舞)、Poping(機械舞)、Wave(電流),節奏明快,同時結合北非傳統舞蹈和音樂。有別於一般的舞團,舞者身形、高度大致相同,但這七位男舞者外形都不相近,有人較強壯,有人較瘦削,而且習舞背景都不一,「我不在意舞蹈員的技巧,更在意他們之間的連結,他們不是在比賽或競爭,而在感受對方的位置、情緒。」

舞蹈員來自不同背景,彼此原本精於的舞種也有分別。
舞蹈員來自不同背景,彼此原本精於的舞種也有分別。
表演時有不少嘻哈舞動作
表演時有不少嘻哈舞動作

音樂在這舞蹈中佔主導角色,牽動舞者及觀眾的情緒,布蘇夫解釋配樂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北非著名樂隊Nass el Ghiwane,其歌曲抨擊權貴,歌頌窮人如何奮鬥,「這樂隊的音樂和歷史一直是我的靈感關鍵,他們唱出北非的暴力事件,我把它翻譯成法文及英文。」布蘇夫一直對北非和摩洛哥街頭的聲音好奇,他先記錄了街頭的聲音,再與作曲家合作創作。

遊歷半個地球 為自由而舞

無論是面對文化還是舞種,旁人以「現代嘻哈」來定義布蘇夫的編舞,他倒不以為然,認為跳舞根本毋須分舞種,而他所挑選的舞者本身精於的舞種亦不同,有的以前是跳慣現代舞,有的跳嘻哈,也有跳爵士舞的。

瑪薩拉舞團編舞家富阿德 ·布蘇夫旅居澳洲、非洲等地後,決定回巴黎創立自己的舞團,並不定義所跳的舞種。
瑪薩拉舞團編舞家富阿德 ·布蘇夫旅居澳洲、非洲等地後,決定回巴黎創立自己的舞團,並不定義所跳的舞種。

這種混合性或者與他的背景不無關係。1983年,他隨父母由北非摩洛哥移居法國,當時住在巴黎南部小鎮,偶然在電視和街頭看見有人跳嘻哈,便開始好奇學習,自此迷上。「我曾經參與足球隊等各種運動,但嘻哈與別的運動都不同,它沒有規則,完全自由!」

儘管布蘇夫是移民,剛到法國時一句法文也不懂說,但他自言當年從不覺得自己是外國人,「小鎮上有很多泰國、越南移民,學校裏更是什麼人種都有,華人、黑人、白人同學都一起玩,交流彼此飲食文化,非常好玩。」而且跳舞是最直接的方法結交朋友,「我們不用說話,用身體語言便已足夠。」

表演呈現人們對峙局面
表演呈現人們對峙局面

成立不分膚色背景的舞團

不過為了滿足父母期望,他在大學時選讀社會科學,課餘則學習當代舞、爵士、嘻哈各種舞蹈,廿三歲大學畢業後他便到澳洲,在布里斯班的昆士蘭芭蕾舞團教授嘻哈音樂,繼續深造。跳舞令他愈來愈清楚自己的需要,「當時我想去遠離法國的地方,我花了年半時間去澳洲、埃及等地,學習一種新語言,去澳洲前我不懂說英文,我也學德文。旅行結識朋友令我感到自信和快樂,我明白生命太苦,想做什麼就該馬上去做。」

四十歲的他回想起來,直言澳洲之旅改變了他一生,在這個容納不同移民的國度,對舞蹈同樣包容,各種舞蹈結合,回到巴黎後創立瑪薩拉舞團,跳出更多元的舞蹈,而這種開放的態度吸引不少舞者加入。「作為藝術家,我經常思考在台上發生的事,因為我有責任在台上說想說的事。」

劇團工作室位處巴黎東南邊近郊文森森林附近,感覺有點像香港的牛棚,區內有各種藝團,難得全靠業主支持免費出租空間排練。
劇團工作室位處巴黎東南邊近郊文森森林附近,感覺有點像香港的牛棚,區內有各種藝團,難得全靠業主支持免費出租空間排練。

《人民》當代嘻哈舞
日期:5月18、19日
時間:晚上8時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皇后大道中345號上環市 政大廈5樓)
票價:$140至$200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法國五月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