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後浪】有種責任 描繪生活的風景 風景畫家黃進曦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文化後浪 創作香港

【文化後浪】有種責任 描繪生活的風景 風景畫家黃進曦

k210506charlotte-043

畫風景畫或會予人「老土」的印象,黃進曦卻因此畫出一片天地。讀書時他的畫作不被看好,他在創作路上迷失過,畫過遊戲機中的「電玩虛擬風景」。思前想後,他還是想追隨本我,走到大自然再畫起風景。最終,他以奪目色彩繪畫的風景,逐漸備受認同,舉辦過多場個展。在上年年末,他的作品在Fine Art Asia聯乘Art Basel被搶購一空。

這日,在他的畫室跟他談起最近的創作,說着說着發現他畫過外國的山巒疊翠、綠茵平原,最鍾情的風景還是在香港。

疫情為創作帶來養分

進曦在這幾個月會辦三個展覽,全都是這年半間對疫情的反思。在三月辦的《斗室密遊》,他把家中的物件或模型,嘗試以不同擺放方法成為畫畫的題材。向來畫風景畫的他,因着疫情不能再四處遊歷,就想能否把物件看作風景?其中一幅,他把渡海小輪模型,放在印有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的書上。船隻在海中安然航行,吐露着亂世中需保持的心態。

這個展覽還有下半部分,在四月的《斗室島聚》,他想像了一百座孤島,畫出疫情下眾人不能隨意外出的孤單狀態。他說:「這孤單狀態,我們如何去面對它?其實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自得其樂狀態。」他不用負面角度看這狀態,他因此發現了很多生活中細碎的美好,例如在家中留意到從前從不為意的美麗日落。

一次寫生時,黃進曦在馬鞍山碼頭看見一羣中學生玩Truth or Dare,對此情景記憶猶新,作畫時更把自己畫在其中。
一次寫生時,黃進曦在馬鞍山碼頭看見一羣中學生玩Truth or Dare,對此情景記憶猶新,作畫時更把自己畫在其中。

而將在六月尾舉行的《孤高的旅程》展覽,展出他由疫情開初到現在透過Google Earth畫的風景畫。由上年起,他每日以虛擬地圖,環遊世界尋找風景,然後寫生,讓自己的意識能抽離一點。疫情當中給予他更多面對自我的時間,他說:「近四、五年,基本工作、創作及展覽一直都沒有停過。以前覺得很合理,停下來才發現人是需要放break。這段時間我更享受到創作,多了時間,讓我思考如何利用創作面對這段時間。」他亦感悟所有事都不是必然,即便現時在香港行山,他也會有種不知有沒有下次的感覺。而這珍惜,令他變得會更深入觀察一個地方。

畫作作為一種印記

原來不經不覺,進曦已畫了風景畫十年。一開始他以為自己最喜歡的,定是外國壯麗的風景,但在外國寫生,看着一望無際的山脈卻感覺陌生,然後記掛着香港的風光。他始發現他跟鍾愛的十九世紀英國知名風景畫家John Constable,想法相近。「他都是畫生活中,跟他息息相關的風景。反而壯麗風景,他會覺得不是屬於他的。我也覺得跟我生活有關係的風景,才想用創作描繪。」他所指的熟悉感在於,當看見香港的某座山,就能幫他定位。

黃進曦這天來到大美督船灣寫生
黃進曦這天來到大美督船灣寫生

從前他覺得畫風景很純粹,不會觸碰任何議題。但他漸漸發覺隔幾年再去同樣地方行山,那條路鋪了石屎,或望下去的地方已起了樓。他發現沒有任何事情能跟社會割裂,而社會在這兩年演變進程之快也令他有所感悟,「當下這刻,能捕捉到多少就多少。用創作記錄了,至少都是一個印證。」

而畫風景畫這刻對他也多了一重意義,「現在畫風景好像有種責任,去記錄一些覺得會遲早見不回的事。那變化自己也預料在未來不知什麼時候來,令我多了更珍惜當下的事。」

 

Profile

黃進曦,2008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作品主題圍繞自然風景繪畫,近年專注到香港郊野寫生,加入想像,描繪人和自然之間的角力和共存。於本地舉辦過多次個展,2019年,與畫家楊學德舉行雙人聯展《城外》。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文化後浪 創作香港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