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藝博會】迎接全球藝術市場復甦、亞洲持續崛起競爭加劇 Art Basel香港展會延期後重開 亞洲總監黃雅君:香港仍然是文化中心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疫情下的藝博會】迎接全球藝術市場復甦、亞洲持續崛起競爭加劇 Art Basel香港展會延期後重開 亞洲總監黃雅君:香港仍然是文化中心

Art Basel Hong Kong展出的大型裝置作品一向都是每屆展會的關注焦點之一,今年包括由駐紐約的上海藝術家費明傑創作的《Garden of Life》。

時間回到去今年一月尾,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宣布,因應本地確診患者突然大幅增加,決定將原訂於三月舉辦的香港展會延至五月舉行。延期消息公布之後不久,香港隨即進入第五波疫情的高峰期,全城幾乎陷入停頓狀況。兩個月之後的今日,香港疫情稍緩,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得以順利舉行,會展展場人頭湧湧情景再現,熱烈的現場交流、聚會,可說是有驚無險,難能可貴。

當歐美一帶漸漸回復正常生活軌跡,而一眾亞洲國家、地區仍然在「清零」或「與病毒共存」兩條路線中徘徊;香港疫情雖稍為緩和,但依然維持相對嚴格的防疫措施,包括入境隔離及接種兩劑疫苗方可入展會現場。在重重考驗和限制中展開的大型藝術博覽會,又呈現了怎樣的藝術市場及創作生態?

在全球新冠肺炎陰霾籠罩之下,二○二○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不得不取消,僅有網上展會;同年,受疫情影響,全球藝術市 場銷售額出現十年來最大跌幅。去年巴塞爾藝術展重回香港,首度以線上線下混合模式舉行,共一百零四間藝廊參與其中,雖然少於二○一九年的一半水平,但藝術市場總算有所回暖。

根據今年三月由瑞銀集團(UBS)與巴塞爾藝術展聯合發布,著名文化經濟學家、Arts Economics創辦人Clare McAndrew博士撰寫的二○二二年度《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指出,二○二一年全球藝術市場復甦強勁,現場銷售和活動回復,網上銷售亦持續增長,多數經銷商和拍賣行都對二○二二年的銷售前景感到樂觀;另一方面,二○二一年美國藝術市場持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但中國則超越英國,佔全球銷售額之兩成,位居第二大藝術市場。

自二○一五年起出任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的黃雅君(Adeline Ooi)坦言:「我知道過去兩年半對香港並不容易,生活一直很艱難,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我們甚至不確定是否能夠舉辦一場展會,但我想說,當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再次舉辦展會的那一刻,香港的社羣真的很好,這座城市再次像往常一樣團結起來,互相支持,實現這一目標,這不能視為理所當然的。」

再次來到香港展會現場,今年迎來了來自全球二十八個國家、地區,共一百三十間藝廊參展,當中包括十五間首度參展的本地、海外藝廊,她感恩地說:「我認為藝廊會感到很高興,看看他們的展位,人們出出入入,又換上新的藝術品,這些都是好兆頭——你怎麼能不被激勵,做得更好?」

在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帶領下,克服環球疫情下的重重限制,連續兩年舉辦混合形式展會,致力維繫香港與國際藝術界的緊密聯繫。
在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帶領下,克服環球疫情下的重重限制,連續兩年舉辦混合形式展會,致力維繫香港與國際藝術界的緊密聯繫。

加強亞洲聯繫  維持文化中心地位

「去年是我們第一年舉辦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的展會,提出混合模式實際上是為了適應和解決當前的問題,我們設法從去年的經驗中學習,為我們的客戶、收藏家和觀眾提供更流暢的服務,特別是為了無法親身前來香港的人。世界如此忙碌,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如何跟世界、尤其是確保跟亞洲受眾保持聯繫,畢竟,這是一個在亞洲舉行的國際藝術展會。」

一如去年接受《明周》專訪時說,黃雅君希望香港可以繼續維持文化藝術樞紐,而她今年再度表示對於香港在亞洲文化藝術的地位充滿信心:「香港作為文化中心,是不會消失的。當回想十年前的香港,我覺得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看看現在,我們擁有了世界級博物館,有新畫廊、有年輕藝術家,有不斷成長、壯大並且持續推廣其香港藝術家的畫廊。這座城市仍然是一個文化中心。」

放眼亞洲,當前亞洲藝術市場發展如日中天,國際藝術博覽會另一巨頭Frieze Art Fair宣布落戶首爾,將於今年九月與韓國畫廊協會(Galleries Association of Korea)合作,推出第一場Frieze Seoul,聚焦當代藝術;而入境限制已大幅放寬的新加坡,也將於十月至明年三月舉辦新加坡雙年展。面對其他新興的亞洲藝術城市之競爭,她始終抱着樂觀正面的心態:「當然,新加坡在發展,首爾也在發展,到處都在發展,但總體而言對亞洲來說是一件好事。與新加坡、首爾相比,香港的定位非常不同,他們都有非常不同的個性;這樣很好,因為有多樣性,可以確保世界每一個地區、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

無懼入境隔離  藝廊代表親自赴港

因應旅遊限制,今屆一百三十間參展藝廊中,有七十五間海外畫廊選擇以衛星展位的形式參展,由大會安排本地工作人員在現場協助,比去年五十七間衛星展位有所增加。同時,有十一間海外畫廊負責人決定親自來到香港展會。

其中,台灣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今年再次親赴香港展會,「我連續八年每一年都有來,除了二○二○年停辦以外,去年和今年我都有親自帶團隊過來。疫情底下來參展雖然是不容易,但是我認為,持續地參展,我會對明年更有信心,因為我很熟練了;持續地參展,對很多畫廊來說是很好的。」她坦言,對台灣人來說雖然會有政治方面的考慮,但香港對她而言,還是相對的安全,「因為我非常喜歡香港、關心香港,所以我會願意來,一直來,看看香港能夠給大家一個怎樣的文化交流,也來這邊探望朋友。如果能夠在現場大家有交流那就最好,,我比較喜歡有一些交流,大家都在線上就沒有辦法,去拜訪工作室,跟策展人、藝術家、藝術產業者一起聊聊。」香港展會延至五月舉行,展期變相跟五月十二日起開始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非常接近,因為她選擇來到香港,所以無法分身參加台北藝博會,交由團隊其他成員負責。她還提到,上海等地的封城措施導致企業級買家難以親身來港,「少了一些企業買家,作品就會偏中型,沒辦法。」談到今年整體銷情,她表示跟去年大致持平,「第一天比較迷惑,開幕第一天的人比去年少三成,可是很奇妙,第二天中午過後,人就突然爆多,之後成交就非常快了,一直到現在(開幕第三天),我們的成交算非常好,我覺得跟去年是持平的,市場應該是樂觀的。」

日本著名當代藝廊Nanzuka的創辦人南塚真史,他早在二○○八年首屆Art HK起,便連續十四年來港參與藝博會,「對於日本藝廊而言,有這樣一個藝博會非常重要。」今次來港參展他特別策劃了名為《Human》的國際藝術家聯展,除了引人注目的日本藝術家空山基的雕塑,還有北京、紐約、巴黎甚至尼日利亞的藝術家作品。他表示早於疫情發生之前,他們已經行之有效地採用線上線下並行的銷售模式,建立了良好的收藏家網絡,而他很滿意這次香港之行:「今次我遇到了很多年輕、全新和本地收藏家,銷情比我預期中高了一成。」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