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果欄唐樓到花草自然 九位本地藝術家以工筆畫描繪我城生活文化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從果欄唐樓到花草自然 九位本地藝術家以工筆畫描繪我城生活文化

《九龍半島及再遠一些》石家豪
《九龍半島及再遠一些》石家豪

工筆藝術講究細膩寫實,近代糅合西方繪畫技藝,風格變化更為多樣。近日,九位本地藝術家參與群展,他們以細膩的筆觸,呈現各自攫取的本土神韻,無論生活細節,或城郊景色,一一構築成我城生活文化記憶。

《工筆新傳——傳統藝術在香港的當代探索》由陳芳芳博士策展,參展藝術家包括石家豪、卓家慧、張惠文、陳鈞樂、梁嘉賢、梁麗雯、蔡德怡、鄭丹珊和賴筠婷,各有擅長的工筆技法以及畫題。

畫紙上重現的城巿景色

+2

例如名家石家豪,多年來不少以本地文化為題的作品,今次展覽中兩幅《九龍半島及再遠一些》及《交易廣塲及怡和大廈》便延續代表作之一的《建築系列》,借擬人法把建築化為女性,繪製衣服裝扮,呈現本地現代建築的魅力。而男版、女版的《東南西北》則藉人物的服飾代表的「南北」「東西」不同地域文化差異的隱喻,藉緊靠而立的站姿,突出互為依存的狀態。

說到城巿建築,擅長描繪建築和風景的鄭丹珊今次以街坊社區為題,如早年的《密室 107》及《天台風光 13A》描繪擠迫的生活居所、天台鼠患等場面,近作《唐樓咖啡室》兩幅則呈現典型本地建築代表——唐樓,從住宅的建築、騎樓結構,以及地舖種類,留住貼地親民的香港印象。

另一位藝術家蔡德怡的視線同樣落在舊式街景。作品大多取材自舊社區、老店,並結合山水情境,帶有虛實交集的氣氛,如以歷史悠久的油麻地果欄為題的《果欄晝夜觀》,以俯瞰視角描畫水果批發市場的日與夜;《布市奇隱圖》及《棚仔寶洞》則描繪布料集中地的深水埗棚仔,置於羣山疊水間,甚為巧妙。

凝視生活百態

+1

當然,回到人的日常生活,往往都是靈感的泉源。像賴筠婷的新作《煮飯仔》和《踩單車》,身為母親的她,以工筆寫實地描繪親子時光,記錄子女成長,讓藝術走進日常家庭中,淡雅色調更見歲月靜好的恬然。

梁麗雯則擷取城巿生活百態,如《派對動物》和《醉好時光》,以香港七人欖球賽為藍本,前者突出港人一貫拼搏工作與娛樂消遺,又如何面對疫情襲來的停滯;後者則畫上空中散落舞動的人羣,無論是醉後狂歡,抑或借酒消愁愁更愁,這種歡樂寂寥的百感交集,也許都是港人斑駁情緒的寫照。

另外也有大自然風光、廣東彩瓷、花卉雀鳥等主題作品,每幅細緻的畫作,都呈現了藝術家不一樣的視角,拼湊城巿多樣不同的面貌。

《工筆新傳——傳統藝術在香港的當代探索》水墨作品選萃

日期:即日起至五月二十二日
地點:香港中環交易廣場中央大廳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