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8】文學不會老 歲月留下了他們的文氣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回首2018】文學不會老 歲月留下了他們的文氣

31.12.2018
文化組
fbj8wazgnlmhefwm60rgxrns-ir7ee9h6fr5ken6-ze

饒宗頤  香港文化綠洲

photo
國學大師饒宗頤學藝雙馨,被譽為「業精六學,才備九能」。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說:「香港能出一個饒宗頤,絕不是文化沙漠。」

形容饒宗頤學問淵博如百科全書,絕無半點誇張。這位國學泰斗,畢生馳騁於歷史、文學、語言、文字、宗教、哲學、藝術領域,研究既廣且深,與已故大儒季羨林並稱「南饒北季」。今年二月他於跑馬地寓所安詳離世,享年一百零一歲。

饒宗頤精研的範疇包羅上古史、甲骨文、簡帛學、經學、禮樂學、楚辭學、敦煌學、中外關係史等共十三大類,發表近千篇論文,注重史料考證。他精通英文、法文、拉丁文、梵文等,擅賦詩填詞又獨創甲骨古文書法,另外又因鑽研敦煌學,愛上甚有特色的西北山水,開創「西北宗山水畫」流派,就連古琴他都有涉獵。這位學富五十車的通才,實屬奇葩。

饒宗頤年輕時撫琴姿態。
饒宗頤年輕時撫琴姿態。

饒宗頤的天賦才華,絕對令他有條件成為「學霸」。不過他認為在校所學不多,很年輕便輟學,寧願在家中藏書閣 「天嘯樓」博覽古籍自修。饒宗頤不怕孤獨,更堅持獨孤求學,靜心專注。雖然如此,他並不孤芳自賞,積極培養國學人材,曾任教多地大學,包括美國、法國、日本及中國等國家。

他1949年移居香港,其後於香港大學任教16 年﹐2003年他更把約四萬冊藏書,包括珍罕的古籍善本,還有近二百件書畫作品,贈送香港大學,讓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得以成立。2014年,他獲香港大學封為「桂冠學人」,此乃港大最高學術榮譽。饒宗頤曾形容留在香港是他生命中的幸運,「有香港,才有饒宗頤這個人。」

饒宗頤是知名學者、考據家饒鍔之長子。父親為他取名「宗頤」,是希望他效法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的君子風範。周敦頤著有《愛蓮說》,讚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之情操。饒宗頤鍾情繪畫香遠益清的荷花,而且變化多端,被稱為「饒荷」。饒宗頤繪荷開創不少技法,揉合潑墨、潑彩、白描、金描、沒骨等畫法,構圖多姿,寫出荷花神采。他百歲大壽時,一批荷花畫作及墨寶曾在美孚的饒宗頤文化館展出(《蓮蓮吉慶》饒宗頤教授荷花書畫巡迴展),當中更有他逾九十高齡之時的近作。

紀錄片《百年巨匠──饒宗頤》於剛過去的十月開鏡,將於2019年拍竣。影片介紹饒宗頤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畫卷,展現他做學問的艱辛、傳承創新的精神。

《朱荷》 此畫構圖獨特,畫面之百分之八十為荷葉,僅於畫幅最頂處露出荷花,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之意。蓮葉墨色變化多端,鮮紅荷花畫龍點睛。
《朱荷》
此畫構圖獨特,畫面之百分之八十為荷葉,僅於畫幅最頂處露出荷花,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之意。蓮葉墨色變化多端,鮮紅荷花畫龍點睛。

武俠小說影視改編不絕 2019年勢成金庸電影年

20181102 Æ[ÂI ´¿§Ó»¨¡G¦pªG¤j«L¯d¦b¤µ¤Ñªº¦¿´ò ¬d¨}ó` ª÷±e®y½Í·| ªL®¶ªFÄá mpn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在華人文學圈無人不識,今年10月30日病逝,享年94歲。金庸是浙江海寧人,於1940年代後期移居香港,畢生難以三言兩語歸納,1959年創立《明報》成文人辦報的典範,但1988年香港主權移交前成為《基本法》起草委員,與查濟民推《雙查方案》而被批評「民主倒退」。

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必是其一生健筆,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便是取自其十四部武俠小說的書名首字。他另外還有一部短篇小說《越女劍》。他1955年在《新晚報》連載《書劍恩仇錄》,後來《明報》創刊時則開始連載《神鵰俠侶》,憑峰迴路轉的故事成功帶動報章銷量。當年香港人的娛樂不豐富,小說的俠義精神、國仇家恨與江湖兒女情帶給讀者無限想像,最重要是「義」字當頭。

他的小說歷久不衰,沒有隨科技進步而被遺忘,反而不斷被改編翻拍成電視、電影,甚至成為電子遊戲,包括八十後熟悉的《金庸羣俠傳》(1996年)。不少人更因這套遊戲追看金庸的小說。根據統計,去年香港圖書館最多人借閱的成人中文小說類書籍中,首八本都出自他手筆,當中以《射雕英雄傳》排首位。

雖然著作曾經被翻拍成多套電視劇和電影,金庸仍然嚮往新事物,他曾說過令狐沖是他最喜愛的角色之一,並希望把《笑傲江湖》拍成VR電影。就在金庸逝世前一個月,台灣智能手機和VR設備製造商HTC成功跟他簽定合約,決定明年開拍。電影將由侯孝賢監製,聯同趙德胤等五位華人導演製作,陣容鼎盛。

除了《笑傲江湖》VR版,今年開拍的金庸電影還有四套,包括徐克的《神雕俠侶》三部曲、王晶的《倚天屠龍記之陰陽聖火令》、周顯揚的《射雕英雄傳3D》、樊馨蔓擔任製片的《天龍八部》。另外,內地改編的電視劇也有五套,數量多得大陸觀眾期望不高。為何金庸小說經常給翻拍?內地影視業普遍認為,創作自由有限,改編金庸作品最容易通過審核,是面對紅線最穩妥做法。


一個時代的終結   劉以鬯的創新與結束

fbj8wazgnlmhefwm60rgxrns-ir7ee9h6fr5ken6-ze

也許是最多香港人能背誦他小說段落的小說家,劉以鬯先生今年離世,以他的作品及創作觀,為香港文學帶來巨大的遺產。香港文學歷史其實不久,早期因中國局勢混亂,知識份子避難來港,這群南來文人為香港文學帶來能量,而劉以鬯就是其中之一員。

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從上海到香港,劉以鬯從來都是一個城巿人,以城巿人的觀點寫作。在城巿的背景讓他有機會接收到許多世界文學的養分,大學畢業後曾在《國民公報》、《掃蕩報》及《和平日報》任職,27歲創辦懷正文化社。南下來港後,他加入《香港時報》擔任編輯,其後旅居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這種飄泊的生活,其實是當時中國亂世中許多文人的寫照。他到1957年重返香港定居,正好迎上了香港文學興起的六十年代。

說是迎上,倒是引起了一個千古的問題:到底是人創造時代,還是時代造就了人?因為政府緣故,六十年代的中國與台灣,文學創作也受限制,而香港就成了自由寫作的一片淨土,正好當時是思潮上風起雲湧的六十年代,要推廣文學或創作,當時有不少的材料,最大的阻礙,是所謂資本主義的邏輯。

劉老的一大成就,是以創作與資本主義的邏輯對抗,其名作《酒徒》,可算是他的寫照。他的志業是寫作,巿場要他寫通俗文學,他會寫,但同時他仍有自己文學的追求,寫出追求「與別不同」的作品。閱讀劉以鬯為生活而寫的作品,大概可以看到他如何分割自己。劉老離世後,有出版社趁機出版他的處女小說《失去的愛情》(1948年),這小說甚至曾改編成同名電影,當中的文學成分,與當下大家理解的有極大的差別。

【悼劉以鬯】《酒徒》導演按樓拍戲堅持忠實 續集《賭徒》不避談六四 [全文]

曾受劉老提拔的作家如西西、董橋、也斯,也是香港文學創作力豐盛的一代,而這代人中,如也斯早離我們而去,西西、董橋等仍有創作,但也許已交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生銹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煙圈裡捉迷藏。時代的終結總是讓人感傷,一百年也許是現代人難以想像的時代跨度,從開始到結束,那到底是多長的時間?而其實那可以只是一個人生命的長度,一個城巿建立起自己的文學的時間長度。


蔡伯勵破世人迷信誤解 簡化《通勝》成省級非遺

20180727 ³ôÁÖ¤j®v½²§BÀyÃã¥@ ©Ò½s³q³Ó¾äªk¦C¸f¤å¤Æ¿ò²£ ³QÅA¬°¤@¥N©v®vªº³ôÁÖ¾äªk±M®a½²§BÀy¡A¾Ç³e¤Ñ¤H¡Aµ²¦X³±¶§¤G¾ä¡A²[»¤Ñ¤å¥|®É¡A°Ñ·Ó¤­¦æ¤K¨ö¡A½sÄ¡¾ä®Ñ¡C¥L¬Q¤é§i§O¤H¶¡¡A¨É¦~96·³¡C

香港堪輿曆學專家蔡伯勵今年7月26日因年老抱恙辭世,終年96歲。他生平致力把《通勝》化繁為簡,讓一般人都能讀懂,更成功令其著作《真步堂天文曆算》,獲廣東省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擇日和時辰等於迷信?蔡伯勵曾自言年輕時也曾這樣想,其實傳統曆法是天文數學一種。

他出身自天文世家,祖父蔡最白是晚清學海堂天文數學優等生,曾任欽天監,即負責為皇帝編纂皇曆者,國家大小事都依據其著作而推行,更於1891年在廣州創立真步堂擇日館。「真步」意指按照天象逐步推算曆法,蔡伯勵便是「真步堂」第三代傳人。1952年,中共推行「破四舊」社會運動,他舉家移居香港,並開始供稿予十家《通勝》出版商,又出版自家的《真步堂通勝》賺取收入,打響名堂。

蔡伯勵是李嘉誠等香港富豪的御用風水師,另外,不少基建也與他有關,無論是青馬大橋動工,還是機場鐵路通車前也要徵詢其意見。然而,原來擇日和風水工作曾令他感到自卑和尷尬,他在一次講座時回想民國時代,這職業被人看不起,「人家在我面前稱我為哲學家、玄學家、大師、堪輿學家,背後就被人篤背脊,說我導人迷信,受盡冷落,人不知而不慍,但心裏總會有些芥蒂,有些人以為自己讀了這麼多的書,還要信風水擇日的把戲,好像辱沒了他的知識,想來真覺可笑。」這種世人的誤解,令他決心推廣這傳統文化。

《通勝》是曆書的俗稱,因為廣東人講究意頭,「輸輸聲不好聽」他們便把曆書命名為《通勝》。不過傳統曆法複雜,以前的《通勝》會列出吉辰、好日子、凶神、開日⋯⋯一般人難以明白,他便自創「五分鐘讀懂法」,簡化《通勝》格式,最直接的,就是把日子分為上吉日、中吉日和平吉日,「大家打開《通勝》一看就知道哪一天是好日子和不好日,不好的大家就不要用,好的隨便可以用。」相當方便,再查閱用家所屬的生肖有否相沖,便能自行擇日決定婚嫁、開張等事。

編纂《通勝》工夫繁複,要計算曆法又要通曉日月蝕情況,每次都要集體創作,故他向幾位子女傳授天文曆學知識,確保不致失傳。曾經被世人看輕,難怪在2013年廣東省政府公布真步堂天文曆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他感動得流出淚來。


關愚謙  逃避文革在德生根 

他接受訪問時曾說很多人活到八十多歲,都頤養天年了,但他未言休乃因為「有時候是不甘寂寞。」這樣回答明顯是大灑幽默。﹙攝影:陳伊敏﹚
他接受訪問時曾說很多人活到八十多歲,都頤養天年了,但他未言休乃因為「有時候是不甘寂寞。」這樣回答明顯是大灑幽默。﹙攝影:陳伊敏﹚

能成為關愚謙身邊人,想必是美事。各方友好懷念他的文章,大多提及難忘他的智慧與幽默。他永遠是聚會的中心。

國際知名作家、時事評論家、翻譯家關愚謙今年十一月在德國柏林離世,享年八十七歲。關愚謙年輕時曾在中央部門擔任俄文翻譯,後被下放青海,做過記者、農民、牧民和漁民。1968年因逃避文化大革命而出走埃及,後赴德國。1970年受聘於德國漢堡大學中國語言文化系,任教近三十年。精通英、俄、德語的他長期為香港《信報》、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等撰寫專欄,大部分為國際時政評論,尤與歐洲有關。

他曾出版二十多本著作,包括與德國著名漢學家顧彬(W. Kubin)聯合編譯的六卷本德文版《魯迅全集》,以及《中國文化指南》、《浪迹天涯──一個追求自由者的自述》、《情──德國情話》、《歐風歐雨》等。今年五月,他出版新作《緣──人生就要活得精彩》,寫道:「人到晚年,我開始發現,做人一定要行善事,結善緣,你才會感到這輩子沒白活,活得才有滋有味。在『文化大革命』中,我選擇了逃之夭夭的道路。來到歐洲,我連續被善人、高人指點和幫助,高高興興地做人,興高采烈地教書、寫作,這些都來自善緣。」

奧地利中國文化促進會現任會長常愷跟關愚謙相識廿多年,在他離世後撰文悼念,提及他五十年前「文革鬧得最凶的時候」,冒殺頭之罪坐上前往埃及開羅的飛機。飛機飛出國境,他由低聲抽泣變成嚎啕大哭。常愷認為那是陷於極度恐懼,然後忽然自由的條件反射。他說實在難以想像溫文儒雅的關愚謙居然有這種向死求生的經歷。

關愚謙因違法入境,被埃及囚禁在開羅監獄。他把這驚心動魄的事蹟寫成《浪──一個叛國者的傳奇經歷》一書,後來經過中國當局多次審核,終在2001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書得到很多關注,報章雜誌紛紛轉載,鳳凰衛視《魯豫有約》也特邀訪談。常愷形容:「按時髦的說法,老關也『網紅』了」。在常愷眼中,他平易近人,提攜後進,雖然對方是長輩,但一直暱稱對方為「老關」。

關愚謙和同為作家的妻子海珮春(Petra Haering-Kuan)住在德國漢堡的阿爾斯特湖畔四十多年,一直相伴相知。2016年關愚謙患上膀胱癌,逃出鬼門關的他兩年間與太太周遊列國,去了北美、南美、歐洲、亞洲不同國家,探望親友,也作道別。

關愚謙和妻子海珮春在一起時總是如沐春風。
關愚謙和妻子海珮春在一起時總是如沐春風。﹙攝影:陳伊敏﹚
他與太太結伴同行近半世紀,如影隨形。
他倆結伴同行近半世紀,如影隨形。(圖片由香港三聯書店提供。)

十二月十日,三百多位世界各地的中德人士齊集漢堡歷史悠久的Forum Ohlsdorf 公墓禮堂,送別關愚謙。公墓有近150年歷史,佔地達390公頃,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園墓地。由於景致秀麗,是當地著名的旅遊點。關愚謙先生的老朋友,德國前總理施密特 (Helmut Schmidt)同樣長眠於此。


 林燕妮 永恆的才女

早前《懶洋洋的下午》推出紀念版,懷緬伊人。
早前《懶洋洋的下午》推出紀念版,懷緬伊人。

被金庸譽為現代最好散文女作家。
著名已故填詞人林振強姐姐。
寫稿前在原稿紙噴香水。
與黃霑相戀十四年。
李小龍的大嫂。
廣告翹楚。
愛美。

對於林燕妮,以上都是經常提到的身份與事件,不一一詳寫。這位寫香稿的才女五月底因癌症病逝,享年七十五歲。出殯時靈堂內是淡淡的CHANEL N°5香氣。她曾說:「香水根本是一種任性與感性的混合物。」

林燕妮何嘗不是?愛上有婦之夫黃霑,這段轟烈的愛始於1976年。2004年,黃霑離世,她表示自己那些年吃了很多「死貓」,明言黃霑對他倆關係講得不盡不實,但她對舊情人無怨,更曾在《明周》撰文悼念黃霑:「我跟霑叔之間,得失兩心知,不存在原諒不原諒,寬恕不寬恕,有恨還是無恨,我們的關係是超越了那些字眼的。」才子佳人之間,早已超脫世俗。

才子佳人,天造地設,但兩人關係剪不斷理還亂,非外人能明白。
才子佳人,天造地設,但兩人關係剪不斷理還亂,非外人能明白。

這位烈女剛柔並重,或許與她文理兼收,遊走理智與感性有關。她十七歲入讀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得遺傳學理學士銜頭,後來先後攻讀香港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碩士及博士課程。她既有科學頭腦,又富文學修養,有霸氣一面,也有婉約一面。她曾在著作寫道:「所有人都可以照顧自己,但女人需要的,是一點呵護,一點心意。」

林燕妮患病期間,提及自己還想寫一本關於男朋友的書,她有過七十六位男朋友。她自言四十歲前已完成人生所有要做的事,但看來愜意豐盛,華燈璀璨的人生,不是她最嚮往的。「下世不想再做林燕妮,太辛苦了,想做一個傻傻哋,有老公愛惜的女人。」

林燕妮育有一子李凱豪,是她跟前夫李忠琛所生。
林燕妮育有一子李凱豪,是她跟前夫李忠琛所生。

林燕妮見識廣博,文字充滿時代氣息。她踏入文壇,源於作家簡而清外遊,由她代筆寫專欄,文章讓金庸驚艷,給她另闢專欄。專欄名為「懶洋洋的下午」,源自一首歌曲《It’s A Lazy Afternoon》的中譯。她寫道:「聽他播出Morgana King,用她貓一般的聲音唱:It’s A Lazy Afternoon⋯⋯奇怪,女人會留戀一個她已經不愛的人所留給她的一首歌。但是,我到底愛什麼?也許到我死的那一天我也答不出來,我想我最大的願望是保持一個自由的靈魂。我的肉身可以被人擁有,我的雙肩可以被很多責任壓着,但是靈魂,它是我唯一的財產,我不會讓任何人把它鎖起來。」

《懶洋洋的下午》是林燕妮的第一本著作,亦是她首個專欄文章結集,主題不止於愛情。文章寫於七十年代,那時香港步入繁盛,她談自身,也談身邊人與社會大事,以睿智提煉文字,驀然回首,會驚嘆她對世情之精闢。《懶洋洋的下午》一紙風行,她又出版《小黃花》、《青草地》、《粉紅色的枕頭》、《紫上行》等散文集,另外也寫小說《痴》、《盟》、《緣》、《浪》、《似是故人人似雪》、《鐵蝴蝶》、《詩囚》等,讓她成為多產的暢銷作家。

她離世前的專欄文字,透出她看淡死亡。「不需要瞻仰,更不需要那些大紅的化妝,正如說,自然一點就好了⋯⋯話雖如此,人已死,一切已身不由己,且讓一把火,煙飛天外去。」林燕妮離世後數天,《明報》刊登她最後一篇專欄,題為《我又見到永恆》。「思念是種溫馨,如果有一天,燕子樓空,不用驚訝,莫問佳人何在。只要明白,溫馨思念是健康的想法便可,最惱人說不要想不要想,為什麼不想。我會說,思我念我,常常。為什麼總要將人的生死劃下界線,肉身消失沒關係,精神不滅才是永恆。」以這篇文章揮別紅塵,實在是質樸又華麗的退場。我們看不透「諸行無常」,萬物皆有盡時,為失去感到悲痛,又執意放下,迫自己「不要想」。她卻認為回憶美好,儘管多想,因為往生者靠思念得到永生。

今年七月,林燕妮紀念文集——《寂寂燕子樓》出版,收錄她多年來的精選文章。燕子樓空,寂寂寧謐,文章千古,經年累月,依然不朽。
今年七月,林燕妮紀念文集——《寂寂燕子樓》出版,收錄她多年來的精選文章。燕子樓空,寂寂寧謐,文章千古,經年累月,依然不朽。

黃愛玲  寫下最溫柔的電影批評

fe91231503d1eaccc491b87cccf6ba5a

影評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創會會員,黃愛玲於2018年1月3日遽然離世。

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師從Christian Metz。回港後黃愛玲歷任香港國際電影節英文編輯、香港藝術中心電影部策劃、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及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主任,著有文集《戲緣》和《夢餘說夢》,編有《詩人導演──費穆》、《理想年代──長城、鳳凰的日子》、《國泰故事》、《邵氏電影初探》、《李晨風──評論 · 電影筆記》、《粵港電影因緣》、《現代萬歲──光藝的都市風華》、《風花雪月李翰祥》、《故園春夢──朱石麟的電影人生》、《冷戰與香港電影》、《費穆電影孔夫子》、《中國電影溯源》、《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版)》等。

除了策展、出版的工作對香港的電影發展有所貢獻,她最為人記住的,是其溫柔的影評文字。

黃愛玲筆下的,往往不是分析性的影評,而是一種你能從中感受對電影的愛的文字。她的影評評論與美感交織,往往令人陶醉其中,有時甚至會迷失,到底在讀的是散文隨筆,抑或是有縝密論據的評論文章,撲朔迷離。這種非評分式、非分析性的影評,讓看似功用性的評論,就有機會被文學那彷彿是「無用」的性質滲入,也許那不是最有分析性最有洞見的評論文章,卻有了「文學」那無用之用。

在有關藝術的文字溝通上,讀者之所以信任,其原理是很難說清的。有理有據的,不一定能說服讀者認同你藝術上的觀點,因為藝術欣賞有主觀的成分在,有時,你得相信作者本身才行。黃愛玲誠實的文字,讓你就算不認同她的觀點,也起碼相信這位作家是真誠的。在這觀點上,黃愛玲其實也是一位真誠的創作者,讓更多的讀者會相信她,從而投入電影的世界之中。


詩歌可以撼動時代   中國詩人孟浪的離散一生

20171207000002m

詩人孟浪,原名孟俊良,十二月十二日因病在香港逝世,享年五十七歲。如許多同代的中國作家,孟浪有過離散的生命經驗。年少時在上寶山度過,那是在上海市區的北翼,距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約二十五公里。他曾在《今天》雜誌中的文章〈上海徘徊:失去了過去的未來〉中如此寫道:

「記得小時候,我們那裡的大人小孩從來都說『到上海去』,指的就是從我們縣城出發去上海市內的『征程』……『外地人』和『鄉下人』因『大上海』都市身份的缺失,而被視作『低人一等』。我常常憶及一種心理性的窒息感,於是,『我的上海』的誕生,與幻滅,此時就成了同義反覆的毫無意義!多年以來面對『你是不是上海人』的提問時,我常常答道:我不是上海人,我是上海鄉下人。此刻,這不是上海的光榮,而只是我——一個與『上海』不合作者——作為『不是上海人』的光榮。」

1982年,他畢業於上海機械學院,大學期已開始文學創作。為《海上》、《大陸》、《北回歸線》、《現代漢詩》等多份刊物的創辦人之一,亦為1980年代中國現代詩群「海上」的代表詩人之一。1995年應美國布朗大學的邀請,前往擔任該校英語系自由寫作項目的駐校詩人,及後因編緝事務而搬到波士頓,2001年在美國參與創辦獨立中文筆會,2002年開始在波士頓和香港之間來回,自2006年年底開始主要香港居住,將近九年後又搬到台灣。

著有詩集《本世紀的一個生者》、《連朝霞也是陳腐的》、《一個孩子在天上》、《南京路上,兩匹奔馬》、《教育詩篇 二十五首》等,他的作品是那一代中國詩歌中生猛有力的重要文本,而他亦有合編《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詩與坦克》;主編《六四詩選》等編輯貢獻。

文化組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