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I Sick Leave Tomorrow》在麥高利小劇場首演時,我已覺得它預視了香港商業劇場的未來,將會是更親密的情感動員時代。 《I Sick Leave Tomorrow》Season 1-3再一次證明這個觀點。
《I Sick Leave Tomorrow》劇名直譯是明天我要請病假期,去年11月首演,是講打工仔「射波」(扮病請假)的瘋狂喜劇,幾乎每個上班族都有共鳴,而且和觀眾的互動內容非常多,觀眾甚至有機會扮演人事部職員易地而處,是一次給各式上班族打氣的大膽嘗試。入場看戲,很多時是為了暫時逃離現實,逃離工作和生活的壓力。《I Sick Leave Tomorrow》卻讓你帶着真正的身份(上班族)和真實的壓力進場,通過演出消解這些無從排遣的負能量。
「同事」,社羣的誕生
此劇上月推出version 2.0,名為《I Sick Leave Tomorrow》Season 1-3。在催淚彈橫飛的灣仔區演出,壽臣劇院仍是觀眾滿滿。
首演的原班人馬,演員韋羅莎、邱頌偉、張銘耀和監製曾浩賢,在首演的故事和觀眾基礎之上繼續創作。據悉,首演版本是受超級颱風山竹啟發,颱風後香港人排除萬難上班的無奈和焦慮,令他們覺得要在舞台上拆解這種荒誕。
首演將每一位入場觀眾都設定為劇中公司的「同事」,都要join「公司」的WhatsApp群組,順着劇情發展同事們需要在公司群組留言,並上台和演員一起演出。這些WhatsApp群組至今次演出之前仍保持活躍。亦成為今次演出的推廣助力。
劇場內外回應民情
創作《I Sick Leave Tomorrow》Season 1-3期間正值「反修例」運動。7.21元朗襲擊,8.31太子站襲擊,暴力陰霾和義憤籠罩香港,打工仔仍然要準時上班,令人覺得格外無力。這些情感成為了新版本的底色。此劇在地鐵賣的廣告,宣傳語句是黑底黃字:「交通停頓/唔想返工/一齊I Sick Leave Tomorrow」,黑色底色隱約見到三位演員木無表情的倒影。回應當下香港的用意明顯。
來看Season 1-3的觀眾,仍舊被設定為公司同事。不過,同事們已改為join Telegram群組。演出全長三小時,首四十五分鐘是Season 1,濃縮去年首演的劇情:三個小職員不眠不休化解了公司旗下商場的公關災難,翌日請病假休息,竟成為公關災難的代罪羔羊,最後三人不堪壓迫,離開公司。商場公關災難在過去三個月已多到數不勝數,觀眾看來特別有共鳴,創作團隊沒有預知能力,但深明商場在港人生活所佔的位置。
消解負面情緒
像在Netflix看戲一樣,Season 2緊接Season 1開始,全新的角色,全新的劇情。同一家公司在野外辦team building活動,台下一眾「同事」上台和主持活動的三個角色玩遊戲。Team building的口號是SUCKS,代表Speciality、Uplifting、Connect、Kiss和Support。現場互動是《I Sick Leave Tomorrow》和觀眾建立信任的重要部分。三位演員除了演出節奏拿捏得宜,默契十足,和沒有演戲經驗的觀眾互動亦得心應手,沒有冷場。簡約的舞台設計,亦令觀眾注意力集中在表演者身上。
已向演出的工作人員查證,上台觀眾沒有內定,也不會指示他們要說或不要說什麼。Season 2結尾,邱頌偉的角色彈結他,和台下上來的同事閒聊,每場邱頌偉都會問對方對未來有何看法,其中一場的觀眾答:五大訴求,決一不可。雖然無關劇情,卻緊扣全場觀眾脈搏。
公司是時代的縮影
Season 3回到辦公室,講公司有同事過勞死,但公司高層並沒正視問題,而是低調處理以免影響公司形象和自己的前途。有年輕員工忿忿不平,有資深員工吐露當年自己為公義發聲,公司不但沒有正面回應,他更被投閒置散到現在。看着現實每天發生的鬧劇,觀眾自然深有共鳴。可是,劇情如果在這裏終結,怎麼排解觀眾的負能量?壓軸劇情安排在公司的Annual Dinner,當高層上台慶賀之際,會場燈光突然全部熄滅。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怎麼辦之時。Annual Dinner的主持突然大聲說知道問題在哪裏,「問題响個掣度!」是有點老派的笑位,觀眾花了兩秒才能領略,然後掌聲雷動。散場之時,觀眾除了忙着拍照留念,更要擔心回家的交通路況。但觀眾還是「冒險」來了,這種凝聚力是我們當下最需要的。
《I Sick Leave Tomorrow》Season 1-3已於9月底演畢,其Telegram group依然活躍,分享表演藝術資訊、圖貼、時事新聞、交通資訊,漸漸成為一個《I Sick Leave Tomorrow》社羣。從生活層面而言,它是一個來自五湖四海的上班族自助社羣。從商業劇場層面而言,它是一個高效動員的觀眾族羣。如果香港商業劇場邁向更深刻的情感分享年代,情感動員就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配套。
作者簡介
Pianda,文化工作者。在世界待得愈久,愈確定最好看的風景就是人。離不開互聯網,盡量讓文章見於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