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安寧頌」助提升本港死亡質素 推行新階段 盼政策支援服務恆常化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無憾的善終

【專訪】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安寧頌」助提升本港死亡質素 推行新階段 盼政策支援服務恆常化

27.04.2022
譚志榮、資料圖片
m201123-yimin-036-1

新冠疫情肆虐逾兩年,社會面對的挑戰不斷,尤其影響晚期照護工作,前線工作人員必須時刻因應疫情發展,及不同階段的防疫措施限制調整服務。特別在第五波疫情當中,死亡人數攀升,往生者的家屬因着院舍、醫院嚴格的隔離措施,未及見最後一面便天人永隔,留下遺憾。

「聽到這些消息,我和我的同事感受很深,真的很深。」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感慨地解釋,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在近幾年透過基金主導項目「賽馬會安寧頌」計劃,致力改善臨終病人離世前的生活質素,以至對照顧者的支援等等,務求讓逝者能有尊嚴和有選擇地走最後一程,放下身心負擔,減少雙方遺憾。「疫情下匆匆離世的人不是單純冷冰冰的個案數字。」令張亮更深刻反思,如何在突如其來的衝擊中讓臨終者和身邊人感受到溫暖。

過去六年,賽馬會推行的「安寧頌」計劃集合跨界別力量,連繫社區及醫療系統以加強本港臨終護理服務,除了讓更多家庭受惠,也令香港在國際間的死亡質素指數排名躍升。服務成效顯著,並積極籌備下一個四年計劃,惟依然要面對各項挑戰。張亮認為,除了要深化第一、二期的優勢外,疫情更啟發他「未雨綢繆」的想法,希望可以增加整個運作系統的穩定性。「『安寧頌』計劃前後共十年時間,我希望於計劃完結之時,這個運作系統可以成為主流,我便認為是很圓滿了。」

嚴峻疫情 衝擊臨終服務

距離上次接受本刊訪問,事隔一年半再談「安寧頌」,張亮坦言團隊面對的問題依舊,包括一直存在的「缺散低」問題 :缺乏硬件軟件配套、資源分散兼缺乏連貫性、和市民對晚期安寧照顧相關課題的意識較低。然而,席捲全城的第五波疫情令團隊面對的挑戰變得更為複雜:「今次個浪實在太大,系統未能完全應付當刻情況。」張亮直指,第五波疫情來得既急且猛,衝擊了醫療、臨終以至後事處理的承載能力。「很多員工、照顧者和長者也染疫了,照顧者少了的確是很大挑戰。」

除了前線人手緊張,計劃亦須跟隨政府防疫要求,但凡涉及面對面接觸的服務,只能透過視像形式進行,「例如以前有義工每星期兩至三天上門與臨終病人談天傾訴,現在難以安排,遂改為視像進行,雖然仍能對話,但隔着屏幕,少了『溫度』,很多長者不習慣。這是我們團隊在制肘下見縫插針,盡做吧。」張亮慶幸不論內部員工或前線同事,各自肩負龐大壓力, 仍希望”make the best out of it”(做到最好):「希望(快速測試)驗出來negative,(工作)做起上來positive。在有限條件下可以做到的事雖然不多,但我們團隊仍抱着同一信念,就是『做得幾多得幾多』。」

回顧「安寧頌」過去的兩個階段,不論是受惠者或參與機構都能感受到計劃的整體進步,當中培訓了更多醫護、社福界人才,讓整個「系統」更有生命力。但當面對像這次疫情的突襲,張亮反思,整體安寧服務的緊急應變能力和韌力確實有改善的空間:「當然不希望會有下一次,但往後如果再面對類似的衝擊,甚或是有第六波的疫情或者是其他挑戰時,我們的系統如何迅速作出反應?這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死亡質素世界級必須繼續努力

團隊在六年來,嘗試從各方面改善本地安寧服務的面貌,值得鼓舞的是香港去年在死亡質素指數中首度躋身世界前十名。這反映臨終護理水平的國際評級,在二○一○年首次發表時,香港在四十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名二十。事隔十一年,香港排名在八十一個國家及地區中攀升至第九位。張亮說,從國際評分看到香港有很大進步,跟其他地方相比進步幅度也很大,是值得欣慰的事,「透過社福及醫護的跨界別合作,在大家的配合下成功將事情推前一步,我認為是很令我們鼓舞。」

他續指,不同地區有其各自文化風俗和要求,不能完全跟香港情況比較;排名的意義反而是提供了一套量度方法,用作審視社會上在資源運用、大眾意識、執行方法、政策環境各方面是否配合安寧服務的需求。他視全球排名第三的台灣為值得參考之對象之一,特別是他們在生死教育上的成功:「在台灣,人們在過身後願意把遺體捐出作大體老師的比率相當高。這些細節值得讓我們參考和學習,可以改良成為適合香港的一套做法,受益的就是香港巿民。」

在張亮看來,着眼點並非排名上的贏輸,倒是從名列前茅的地區中取經,發現本港還有很多改進空間。「才短短六年,我不敢說可以移風易俗,大部分市民其實還未知道可以有什麼選擇,而實際上亦未有太全面的選擇。試問一千間安老院舍當中,有多少設有安寧房,讓長者可以選擇在熟悉的環境離世呢?」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期望,「安寧頌」模式能在將來成為主流,對他而言便是圓滿了。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期望,「安寧頌」模式能在將來成為主流,對他而言便是圓滿了。

安寧服務 還未踏上康莊大道

雖然經過六年的努力,「安寧頌」已為全港約三成津助或合約安老院舍增設安寧房,讓長者可以選擇在熟悉的環境離世,但還有其餘的院舍,甚至私營安老院舍還未擁有完善的晚期護理設備;此外,在居家安老服務方面,支援還是遠遠不及實際需要,單靠「安寧頌」亦不足以應付每年有超過五萬港人離世。面對供求落差,張亮期望有關當局能夠循序漸進地將安寧服務恆常化,例如由政府投放資源讓全港院舍設置安寧房,或運用公帑支持外展護士到院舍協助等,以填補服務空缺。

「我相信資源調配是可以探討和考慮的,也是雙贏的做法,既能給予臨終者妥善的安寧服務和選擇,也可以為本來已經『超載』的公共醫療系統騰出資源。」張亮期望透過以往執行「安寧頌」計劃得出的實際數據,說服社會各持份者參與其中,長遠來說,待社會達到廣泛共識後,便可游說政府將服務恆常化。

接下來的第三期計劃是另一個四年,團隊將以擴大影響力為目標,跟更多安老院舍和醫院合作、提供更多在社區寧養的選擇。相信第五波新冠疫情令團隊深明居安思危之重要性,張亮特別在工作重點上多添了此項—提升系統的韌力(system resilience),「試想像日後再遇到類似情況時,我們能否預早掌握潛在風險,能迅速應變以減低影響。另外,我們又能否在硬件配置上再作改善?例如早前我們(馬會)就為院舍改善了通風系統,因應第五波疫情,我們再擴展『賽馬會院舍防疫設施資助計劃』為院舍配備額外的高效空氣過濾器及過濾網等。因此,面對挑戰,我們實在不能抱一勞永逸的心態。」他亦希望在將來執行第三期的「安寧頌」計劃時,增加數據搜集與分享的透明度,並以此作基礎提高服務的水平,以應對未來更多的挑戰。

「怎樣的數字、怎樣的政策、多大的理想也好,都是來自一份以人為本的心靈觸覺。」回顧過去的付出,張亮如此說道,也盼望「安寧頌」朝理想方向走下去。

譚志榮、資料圖片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無憾的善終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