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回憶】玉兔、楊桃比卡通燈籠受歡迎!本土紮作達人堅持製作傳統燈籠 傳承上一代人的過節氣氛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集體回憶】玉兔、楊桃比卡通燈籠受歡迎!本土紮作達人堅持製作傳統燈籠 傳承上一代人的過節氣氛

d220906lucas-1-1

吃月餅、玩燈籠、外出逛逛賞月,都是港人歡渡中秋的「指定動作」;即使現代人已不怎重視傳統節慶,人們依舊珍惜月圓晚上,跟至親或摯友共聚,分享佳節愉悅。

燈籠作為中秋其中一樣象徵物品,除了在古時作照明之用,亦蘊藏幸福團圓的意味。對小孩來說,不同造型的燈籠更是奪目吸引;以色彩斑斕的玻璃紙紮成的「楊桃」、深入民心的「玉兔」……這些經典的燈籠款式近年再次造成熱潮。每逢中秋前夕,本地仍有紮作師傅堅持親手製作手工燈籠,在傳統的基礎上發揮創意,讓別具特式的傳統燈籠得以代代相傳,延續港人集體回憶。

臨近中秋,紮作小店裏掛滿各式各樣傳統手工燈籠。
臨近中秋,紮作小店裏掛滿各式各樣傳統手工燈籠。

懷舊燈籠近年復潮 經典造型「楊桃」、「玉兔」最搶手

走進在深水埗屹立逾半世紀的「寶華紮作」,甫入內即被掛在當眼高處、琳瑯滿目的燈籠吸引。這家紮作店雖是街坊小店,但因出品精良而馳名,屢成傳媒常客,連英國BBC也曾登門採訪。撐起小店的歐陽秉志師傅,是家族生意的第二代傳人;紮作店除了售賣香燭和紙紮祭品,每年中秋,歐陽師傅都會製作手工燈籠應節,這個傳統至今已維持逾廿年。

歐陽師傅回憶,十多年前社會仍未吹起懷舊風,傳統手紮燈籠不再被市民垂青;由工廠製作、以卡通人物為造型的塑膠燈籠漸漸成為主流,可見工業化無疑衝擊傳統工藝;惟近年潮流興復古,傳統燈籠再次成為焦點。店員阿靜說,比起入電芯、以螢光棒照亮燈籠,燃點蠟燭更具質感,不少人因此重投傳統燈籠懷抱,「廿多歲後生仔買嚟𠱁女仔都有㗎,卅幾、四幾歲的,就會懷緬返細個點樣過中秋,見到兔仔就諗起呢個節日。」

歐陽秉志師傅今年新設計的「老虎頭」燈籠
歐陽秉志師傅今年新設計的「老虎頭」燈籠
紮燈籠過程並不簡單,歐陽師傅表示,開竹紮燈籠骨架等部分最講技巧,然後,把色紙或玻璃紙黏上骨架時更要份外細心。
紮燈籠過程並不簡單,歐陽師傅表示,開竹紮燈籠骨架等部分最講技巧,然後,把色紙或玻璃紙黏上骨架時更要份外細心。

歐陽師傅說,「楊桃」和「玉兔」兩款經典造型燈籠最受歡迎,每年都會製作不同大小、搭配不同顏色的楊桃和玉兔燈籠;適逢今年虎年,他也創作出老虎造型的燈籠迎合潮流。「下年可能會走懷舊路線,整返以往經典的燈籠款式,例如坦克車、飛機、金魚、蝴蝶等等。」這些燈籠款式,有沒有勾起你的童年的回憶?

除「玉兔」外,「楊桃」也是另一款受歡迎的傳統燈籠。
除「玉兔」外,「楊桃」也是另一款受歡迎的傳統燈籠。
y220901lucas0171-1

手工燈籠製作需時 作品被欣賞就滿足

坊間大多紮作店售賣的傳統燈籠均進口自內地,這裏售賣的燈籠則全由歐陽師傅親手製作。這門手藝繼承自其父親,他的第一件作品就是最基本的楊桃燈籠,每一步驟都有父親在旁細心指導。如今,紮燈籠對他而言已是手板眼見工夫,但過程並不簡單,製作一個普通的燈籠亦至少要花上兩小時,「所以我都係得閒造啲,得閒又造啲,有時間就造。」

歐陽秉志師傅今年特製的大燈籠
歐陽秉志師傅今年特製的大燈籠
臨近中秋,紮作小店裏掛滿各式各樣傳統手工燈籠。
臨近中秋,紮作小店裏掛滿各式各樣傳統手工燈籠。

歐陽師傅表示,開竹紮燈籠骨架等部分最講技巧,然後,把色紙或玻璃紙黏上骨架時更要份外細心;每個人手造的燈籠也是獨一無二,亦是製作者花盡心思之成品。他續指,近年有更多年輕人對紮作工藝感興趣,自己亦應邀任興趣班導師傳授手藝,但在欠缺新血入行的情況下,傳統工藝能否傳承成為疑問。

你還記得,小時候是怎樣過中秋?
你還記得,小時候是怎樣過中秋?

不過他依然深信欣賞其手藝的人大有人在,正如中秋節一樣,能成為人們珍而重之、恆久不衰的節日,「我覺得中秋這節日從來不會過時,不像平日買祭祀紙紮品的顧客,不同宗教背景的人也會玩燈籠。」視紮作工藝為藝術的他,每當自己的心血結晶被賣出或送出,都不會感到不捨得,反而為到有人欣賞而感欣喜。他提到自己比往年造了更多燈籠,更特製了一個大型玉兔燈籠,但當中至少一半是非賣品,用作送贈友人,「有人買開心,送俾人仲開心。」這亦是他堅持每年製作燈籠的原因之一。

d220906lucas-5-1

中秋節前夕,僅祝各位讀者平安、喜樂。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