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22

據考古學發現,貓與人的關係至少長達一萬年。

一萬年前,貓已活在人類祖先之間。牠們晝伏夜出,偷取人類廚餘剩肉,走進糧倉獵食鼠輩野鳥。貓發現,只要靠近人類社區便會得到好處。於是,貓逕自走進人的天地。

人類曾廣泛圈養同為小型貓科動物的石虎與藪貓,最後只有中東野貓願意被馴化,登堂入室,成為今時今日的家貓。

相比人類馴養或勞役的其他經濟動物,貓幾乎沒有實際用途與利益,但人類仍然單戀這種肉食性動物足足萬年。我們義無反顧,不計收穫地深愛貓。

《可蘭經》記載,一隻貓曾在先知穆罕默德的袍上睡着,聖人因為溺愛這些小獅子,寧願割斷自己的長袍,也要讓貓繼續安睡。

中國詩人陸游愛國,其次愛貓,曾賦貓詩無數。窗外狂雨,山野傳來海浪翻滾的聲音,他卻樂得獨自和貓在柴火堆旁守着暖毯,「我與狸奴不出門」。

村上春樹甚至說,養貓能解決一切人間煩惱。

昔日,貓是人的狸奴;如今,人是貓的貓奴。牠們走在真實的沙野叢木,同時掌據我們的水泥城市與網絡空間,來去自如,宛如霸王。

詩人聶魯達說,動物皆不完美,唯有貓一出現便完善且冷傲。

「牠從誕生就毫無瑕疵,獨來獨往並知道自己要什麼,人想成為魚和鳥,長蛇想長翅膀,狗是迷失的獅子,工程師想當詩人,蒼蠅學習成為燕子,詩人努力模仿蒼蠅,但貓,只想做貓。」

他在詩中說,人們自恃為貓的主人、同伴與朋友,但是他不敢苟同—即使他知曉一切,如生命與羣島,海洋與無法估量的城市,「但我無法看穿一隻貓。」

我們對貓其實一知半解。

牠是我們懷中可愛柔軟的貓咪,牠也是我們的「統治者」。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為「奴」之路 貓之科學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