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許我先不用找便宜貨的口吻去說二手市場這回事,因為二手市場歷史源遠流長,可為甚麼要選擇在這時候說這課題,都只因在一年多的疫情間,網上二手銷售平台不能下載量及銷售額亦以幾何級數上升,有行業分析我們這年櫥內的二手單品數目將由二零二一年的21%上升到二零二三年的27%,預計到二零二五年,整個二手時尚版塊價櫥將超過600億美元。我們改變的除了是外在的衣着打扮,從消費模式到品味原來都在不知不覺間改變。對於一直存在或是新興的網上二手平台,我們該怎麼選擇?
網上二手市場,是寶藏還是花錢買教訓?
作為一個喜歡衣服(不是時裝)的編輯,自問從Vintage店舖、eBay、到現在的高中低價二手平台可說是花了十多年時間去研究(當然也交了不少學費)。對於不同二手平台的好處與壞處亦略有認識,那麼這次不如在二手平台界各後起之秀或是最炙手可熱的名字來個分析比併,希望你能在找到心頭好的同時亦可以避免像我一樣花錢買教訓。
Depop
據市場分析,網上二手銷售平台Depop於去年共錄得達二千一百萬用戶,這個源自英國的二手購物網站吸引之處在於對象為年輕人,與Instagram相似的版面設計亦更受年輕一群歡迎。除了大量的個人閑置,Depop最有名的莫過於對小眾品牌及Vintage店的支持,在Depop除了能找到一級設計師舊作,亦能找到世界各地獨得的Vintage與Rework Vintage作品。可是Depop除了收取銷售額連郵費10%的手續費,在處理買賣問題上亦偶有發現出錯。不難發現不少賣家要求買家繞過Depop直接於Paypal付款,這樣一來買家除了不被保障,一陣交易出現問題Depop亦不會解決。除了金錢糾紛,Depop亦曾因為不少欠缺事實根據的投訴將賣家賬號終止,加上對網上炒賣文化予以不理會的態度,或許Depop在宣傳支持有色人種小生意的形象同時亦得在各方面多下苦功。
Carousell
「快捷方便撿便宜」似乎是香港人對Carousell的印象,甚至是使用Carousell的原因。或許Carousell亦捉住香港人物質過剩的心理,以大眾化形象、簡易註冊及身份認證方式即能找到香港人最愛的「筍貨」。無可否認Carousell在操作處理上比一般二手購物平台容易,Carousell建議買賣雙方見面交收亦好像乎合香港四通八達大家爭分奪秒的國情(亦不能否認Carousell是購買家品或是各種奇怪生活用品到攝影道具的好地方)。可方便背後,對Carousell嗤之以鼻的都像便利店一般,「總有一個喺左近」。從冒牌名牌手袋到大量不相關Hashtag以博取嚗光率,Carousell方面亦選擇予以視而不見或選擇性處理態度。真人真事,朋友一天收到投訴,事緣一位買家於Carousell購入一件T-shirt,收到發現問題本想與原賣家對質,豈料原賣家直指T-shirt於朋友Carousell購入。朋友向買家澄清後向Carousell就原賣家的欺詐行為投訴,豈料Carousell團隊除了要求買家親自投訴並敷衍了事。Carousell事不關己到形式化的「建議」除了不合時宜,亦對作為買家與賣家造成不可預知的風險,各種Carousell dramas更有種「一世流流長總會遇到一次」的感覺。需知道在這時代,誰不想快人一步理想達到,可是在方便背後充滿後遺症的買賣方式是不是也應該由我們自己開始改變?
TheRealReal
TheRealReal對我來說就像個American Dream,成立於美國的TheRealReal旨在為世界各地時裝愛好者提供價格品質兼具的設計師品牌作品。當然市場大代表貨品種類亦多,TheRealReal亦會因應客人需要及潮流走勢作不同的CURATION EDIT及限時折扣。從時裝、珠寶、家品到藝術品也能在這裏找到。可市場大亦代表貨品品質偶爾也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不得不說之前TheRealReal因疑似不知情下售賣冒牌貨品及將設計品牌搞亂而被Diet Prada狙擊,但買二手產品跟買最新型號的電話其實一樣,多點資料搜集、多點耐性,TheRealReal應該也能讓你感受到找到寶藏的喜悅。(私心推介OLD CÉLINE、Chanel、Prada與及Raf Simons主理的Calvin Klein 205W39NYC系列,在款式和價格上也能給你驚喜。)
Vestiaire Collective
慶幸自己在登陸香港之前經已成為Vestiaire用家,亦曾經在買過不少心頭好。起源於法國,成立於2009年的Vestiaire Collective能成為時裝界內外一致推薦的二手買賣平台,最大原因除了是他們對流行和客人需求的敏感度,重要的是因為他們對貨品品質的要求把關的嚴謹程度。不論是時尚達人或是收藏家的閑置精品售出後必須經過內部專家鑒定為正貨才會送到買家手上。Vestiaire Collective一直希望建立一個龐大的時尚社群,而到現時為止Vestiaire Collective上經已有多達三百萬件貨品,每星期並且有超過十四萬件新品上架。能有這麼龐大的網絡當然少不了強大資金支持,從Conté Nast到剛剛注資的Kering,彷彿個個時尚界巨頭都對Vestiaire投下信任一票。現時Vestiaire經已在世界各地包括香港成立中心,讓不論身在亞洲還是歐美的時裝愛好者都有機會買到尋覓已久的心頭好,亦令這些作品得到第二生命。雖然作為賣家於Vestiaire出售貨品需繳付較高的手續費,但是與其以投機心態買賣,不如投資於建立一個既Well-curated且能免除風險的品牌和衣櫃,才是對自己和別人最負責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