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生於1989年,對於當時的世界大事自然一無所知,然而那一年,卻是風起雲湧的一年;永誌不忘的六四事件、波蘭國會大選終結歐洲共產主義、烏克蘭人民運動成立、捷克發生反共產黨統治的天鵝絨革命、柏林圍牆倒塌,有的走向光明,也有步向黑暗。不知不覺這些歷史事件來到三十周年,世界,真的有變得更美好嗎?德國人形容1989年是「奇蹟之年」(annus mirabilis),柏林圍牆突然倒塌,東西兩大陣營貌似結束戰後德國分裂的局面。雖然三十年後的今天,東、西德依然存在分歧,經濟發展還是有所距離,但是迷人有活力的柏林,成為今年時裝品牌的話題之一,當地的品牌比過往也建立一定的地位,2019年,奇蹟,又再一次誕生。
自己德國自己救
在八零年代初期的德國時尚,可說是一片空洞,當時僅以Karl Lagerfeld、Jil Sander還有Wolfgang Joop作為舉足輕重的德國設計師,Joop曾經說過:「那時候根本沒有人懂得高級時尚,沒有人懂得材質質感,以及現今所討論的話題,就算買香水,大家只會選擇來自法國的Chanel和Dior。」這位德國時尚元老又謂,要令到柏林成為時裝之都,單憑一羣很酷的人、新潮的後院工作室,沉迷派對的自戀心態,是永遠都不足夠的。問題是,柏林怎樣開始成為時裝重地?《時尚之都柏林》(Mode Metropole Berlin)深入淺出分析這個轉變,作者Jörg Buntenbach認為比起巴黎、米蘭等歐洲城市,柏林走的屬於一種年輕時尚,像Lala Berlin、Odeeh Dorothee、Schumacher等品牌,主要對象都是年輕人。又以時裝和藝術領域享譽盛名的Hussein Chalayan為例,最近為柏林一所學院擔任時裝系主任,傳授創意時尚,顯然在當地招兵買馬培育新人,年輕人,從來不應放棄的。
當然,柏林圍牆倒塌三十周年對於時裝世界不過是一個焦點,這個城市展現的運動與音樂氣息,才是吸引他們的地方。CERRUTI 1881 9月推出「共用衣櫥」短片,入圍2019柏林創意廣告影展的最佳時尚影片獎(Best Fashion Film)及最佳導演獎(Best Direction),品牌一度用來大事宣傳;Max Mara今年又在柏林新博物館(Neues Museum)舉行2020早春系列,同樣掀起話題。與此同時,柏林時尚分子亦積極進行「時尚革命」,除了2007年起舉辦柏林時裝周,柏林時裝沙龍(Berliner Mode Salon)亦功不可沒。這個組織在業內頗具名聲,一年四季為德國時裝設計師謀求福利,他們的付出,令到不少德國年輕設計師的時裝作品在商店出售,刺激當地時裝工業。另一方面,德國在今年年初成立首個專業時裝設計師協會(German Fashion Designers Federation),情況有點像香港的Fashion Farm Foundation,由任職過Hermès和Yohji Yamamoto的柏林設計師Eva Gronbach促成,亦旨在改變德國的時尚生態。
今天的時裝工業講求環保,然而德國人早已在多年前倡導綠色時尚,主張運用高科技把節能的精神貫徹落實到服裝之中。今年的德國時裝更是到處都能見到環保的影子,Rianna+Nina重新製作復古服裝和印花的外觀,Kulson Studios將使用回收的瓶蓋化成白色男女通用的運動鞋,都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個人特別喜歡鞋履品牌nat-2,基於德國每年被廢棄的牛奶高達200萬噸,反而將這些牛奶變成物料製鞋”Milk Shoe”,特別有創意。事實上,柏林圍牆一夜倒塌,並不是等於所有事情就可以真正地踏入正軌,但是三十年來,德國時尚像重新洗牌一樣,全賴德國人抱住「自己德國自己救」的心態,才能帶來今天嶄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