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學的終極目的,不是教大家做一個理性和道德的人,而是期望人類能以理性和道德為基礎,建設自由的共同體,並達至永久和平。這些宏大的理想聽來十分空闊,對崇尚實利的人來說,可謂不切實際。也許任何一個偉大哲學家的思想體系,也無法全盤在現實世界中實現,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只是癡人說夢。這些人類思考的究竟理想,不同程度地影響着社會變革的方向,也繼續充當着對不良制度的反思和批判的明燈。
作為一個講求體系完整性的哲學家,康德的宗教觀和他的道德論互相貫通,而最終亦反映出他的政治學。對康德來說,宗教、道德和政治雖然是不同範疇,但它們的基礎其實是一致的。個人的理性思考、道德判斷和宗教實踐,也同時是共同的、羣體的,也即是政治的事情。康德論宗教的長篇著作只有《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與著名的大三批判相比,重要性好像比較次要,但也有人把此書看作他的第四批判。
康德認為信仰可以有多種(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但宗教只得一個。信仰包含對超感官的神秘力量(神)的崇拜(儀式、經書、神迹、啟示等),以及個人行為和人際關係的道德準則(美德、善行)。基於人類理性對前者永遠無法確知,神的存在只能是假設。後者才是信仰中最有價值的地方,也是成為宗教的唯一必然要素。康德所指的宗教是制度化的道德實踐,可以容許但不必包含超感官的信仰成分。他認為基督教信仰,也即是以福音書為重心、以耶穌的言行為榜樣的道德內容,最為接近宗教的定義。他甚至主張,當人們慢慢培養出完善的道德感,信仰的成分便可以逐漸減少,直至成為完全世俗的純粹宗教(道德共同體)。
有人可能會覺得,康德其實是打着宗教的旗號去反宗教。這並不是我現在想說的重點。我感興趣的是他如何把倫理公民國度(道德共同體)和法理公民國度(政治共同體)作為比擬。倫理公民國度必然置於法理公民國度之中,屬於其中一部分,但兩者的結構並無不同。它們同樣是人們在社會關係下互相聯結成為一體的方式,分別只是前者靠的是強制性的法律,後者靠的是非強制性的法律(道德律)。而由教會信仰過渡到普遍理性宗教,指標就是前者如何慢慢脫離宗派性,獲得公共性,成為倫理公民社會。
康德甚至把共和體(republic)的三權分立和純粹宗教(道德共同體)的三項至高權威相比。一、全能創造者作為神聖的道德立法者(立法權);二、作為人類的善意統治者、道德守護者(行政權);三、作為行使神聖法律的公正裁決者(司法權)。重點是康德在宗教上所指的三位一體的最高存在者(神),其實就是道德律的象徵。在《實踐理性批判》中,他說神是我們不能認識和證實的,但卻必須假設的存在。而這個假設性的存在的一切權威,並非來自超自然的他律(服從神的律令),而是來自由人組成的宗教羣體所共同認可的自律(服從道德的律令)。所以他才能談論「自由信仰的宗教」(religion of a free faith)。
康德在論宗教的時候,其實是重申了他的道德論,以至於政治論。最理想、理性和符合公義的制度─由自由的個體所組成、通過共同訂立的自律所約束、以三權分立的方式運作的共同體。在《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的一條注釋中,康德這樣說:
「我承認我無法接受下面這些有時連聰明人也會用上的說法:『某地人民(在爭取公民自由的鬥爭中)還未成熟到可以享有自由』;『地主的奴僕還未準備好獲得自由』;或者『人類普遍上還未適合擁有信仰自由』。根據這樣的前設,自由永遠不會來臨,因為假若我們不是首先置身於自由之中,我們便不可能往自由邁向成熟。(要讓我們能在自由中有目的地運用我們的能力,我們必須首先是自由的人。)跟我們還處於別人的命令和照顧下的情況相比,自由的最初嘗試難免會顯得粗糙和面對更多的痛苦和危險;但是除非通過親身的(只有在自由中才能付出的)努力,我們永遠不會在理性上變得成熟。〔……〕假設備受約束的人民在本質上不適合享有自由,並以此合理化持續延遲他們得到自由的舉措,這便等同於僭越神的特權,因為神創造人就是為了讓他們自由。無論在國家、家庭或教會的層面,照專制的原則行事肯定會更為方便。但是,它是不是更公正呢?」
強調實效、方便和穩定,往往是政權拒絕變革的藉口,而許多在舊制度中得益的人,寧願放棄自由和自主,選擇服從權威,希求得到權威的照顧。在康德的眼中,這些都是拒絕自立和承擔責任,也即是沒有勇氣自我思考的人。他在《什麼是啟蒙?》(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What is Enlightenment?”)一文開頭說:「啟蒙的意思是,擺脫自我造成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在沒有別人的指引下,不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理解力。如果原因不是理解能力的不足,而是由於缺乏決心和勇氣,這種不成熟就是自己招至的。所以啟蒙的座右銘是:Sapere aude!敢於使用自己的理性!」換句話說,就是敢於實踐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