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這個「畏」,是怕的意思。怕也有許多不同的原因和類別。例如「怕黑」「怕鬼」,就明顯是恐懼加驚嚇的那種怕;「怕麻煩」就很不同了──是嫌棄、是不想要的意思。「畏」有時也可以指「敬畏」;面對比自己偉大的人或者事,頭也不敢抬起來的一種怕,是尊敬的表現多於是懦弱的行徑。「人言可畏」的本義,當然是指蜚短流長可怕的破壞性,而不是有關偉人演說的懾人風釆。但有時候,蜚短流長若出自你敬畏的人,那種錯摸那種落差,對入世未深的朋友來說,可以是相當困擾的事。如果屬於是非長短的那種「閒言」,你還可以比較容易分辨,容易知道什麼時候「左耳入右耳出」,來保持長輩在你心目中的崇正形象。一旦話題是一些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無從稽考的「常識」,而你又傾刻間沒有求證的警覺意識的話,這些傳聞便很可能悄悄地打進你的腦海深處,令你不知不覺信以為真,成為了你資料庫內一個不明不白的檔案。
我是絕對沒有想要對長輩不敬的意圖,只是希望純粹道出身教的重要性。小時候許多朋友都可能有被大人哄騙過,說什麼那些無骨鳳爪,是酒樓顧用了一羣老婆婆,在廚房後面齷齪的窄巷中,偷偷地用她們已經沒了牙的嘴巴,一隻又一隻地把雞爪的骨頭全給吮出來。這個恐怖的「傳說」,除了令無數大人小孩對無骨鳳爪帶有無謂的心理陰影,還間接灌輸對女性和年長人士的負面形象。說的人可能覺得,這只是個鬧着玩的、無傷大雅的笑話,而沒有意識到它背後的壞影響。有這種事情發生,和文化及教育的水平實在不無關係。
我小時候還聽過其他不少這類傳說。譬如年幼時跟爺爺奶奶去茶樓「飲茶」,點叉燒包雞包仔之類的點心,都會把這些包子好像剝洋葱一樣的,把表皮小心撕掉,才會把包送進自己或者我們小孩子的嘴裏去。好奇心驅使我去問個究竟,大人便會說,因為做點心的師傅,在把這些包放到蒸爐之前,會在口裏含着一口水噴在包子上,令上蒸籠時包的質地會變得格外鬆軟,即是所謂的「發」得更好。
噴不噴水相信是各師各法,也不能排除真的有人親眼目睹過有這種事情發生。但從常理看來,用一個噴水器,在現代廚房是一件全無難度的事;而且亦不見科學上有依據,說明混合了口水的水,會有助麵糰發酵得更好。其實,不吃叉燒包的外皮,我自己的觀察是因為外皮有時候會變得乾硬,刁鑽的食客嫌它粗糙,所以要去皮才吃而已。至於用口來噴水,不知是否看得太多殭屍電影,見茅山術士噴出霧氣火燄來伏妖降魔,才有這種視覺上的聯想呢?(下期續)。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