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跑到新界東北的吉澳一帶灘岸執垃圾。不消半晝,裝滿七十五個黑色垃圾袋,之後「愛護海岸關注組」發起人李以強帶大家走上島嶼高點,遠眺雨後波平如鏡的印洲塘。
當大夥讚嘆印洲塘之美,推動生態旅遊的李以強感慨地說,自己住沙頭角,經常帶外地遊人走訪如畫的郊野風光,但景色再美,也難掩腳下、周遭的一地垃圾,感覺慚愧。他話鋒一轉,指着不遠處的美麗港灣灘邊,其實就是大家辛勞一個早上的污染之地。
遠觀不到的垃圾,就似掃到地氈底的納垢,只有走近才察覺到。還記得早上清理期間,不時聽到夥伴呼喚,說發現叢林某處有座膠樽山,急需支援。我就撿到個疑似白色大珊瑚,有着坑坑洞洞的外形,卻是分解中的大塊發泡膠,多煞風景。總算下來,這些垃圾重達五百多公斤,當中不乏簡體字包裝,也有漁家用的鬼網、繩索和發泡膠,更有本地品牌的膠樽廢物。
「執完好似無執過。」回程上,一個九歲女孩有感而發。撇除來自內地的海漂垃圾,我城的垃圾量,減量的少、棄置的多,導致郊野垃圾,長執長有。大概十年前,到過同樣位處新界東北的打鼓嶺堆填區,當時有官員說,堆填區堆起的廢物有八十層樓高;隨着年月過去,香港垃圾量有增無減,按此推算,最高的人工地標其實並非維港兩岸的IFC或者ICC,而是全城合力堆砌出來的堆填區大山。只是這座龐然大物隱沒於深山之中,不為大家知悉而已。
相比之下,清走郊野垃圾容易,要掃走消耗型生活模式卻太難。香港近年多了市民自備水樽和購物袋,但買即棄膠樽水帶上街、開會用即棄瓶裝水的更多,哪怕是今年有環保團體主辦的地球日研討會,用的餐具飲料全是即棄品,甚至連回收都沒做,有點羞羞臉。
即使不少人努力做好本分,政府卻沒有加快腳步,要求飲品製造商、包裝商負起應有的減廢及回收責任,容讓商家賺了錢,卻要環境和公眾承擔代價。
在地球日為地球做點事,其實是為人類做點事;而只有地球健康,地球人先有健康的可能,這點含糊不得,也懶不得。
回程船上,站在船頭觀海的大人孩子,不時為看到大水母和飛人一般的墨魚而驚呼連連。是的,到郊野,應該是看自然教人驚艷的一面,而非看廢膠樽、破包裝。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