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名室內設計師梁志天說,米蘭國際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 Milano)很明顯進入轉接期,各大名牌紛紛離開展場,轉到市區自設展覽,家具展正摸索新方向。
《明周》今年繼續走進展場,看看沒有名牌的家具展,還有甚麼東西看。記者發現家具展似乎走向更精準的主題,和更深度體驗,如今年焦點是舉行第一屆歐洲國際照明論壇,並舉行大量大師班和講座,冀用深度交流留住人流。
⚡ 文章目錄
一、五個主題展覽 擺脫浮誇 鼓勵思考
第六十三屆米蘭國際家具展的大會主題是「Thought for Humans」,依字面看是「給人類的思考」,但大會如此闡述:「Thought for Humans,設計始於人、為人而生。」因此,可能更貼切的譯法是「為人類思考」;或兩者皆是。


此外,今屆家具展舉辦第一屆「歐洲國際照明論壇」(The Euroluce International Lighting Forum),一連兩日舉行多場圍繞燈光的大師班、工作坊和圓桌會議。論壇場地由日本建築大師藤本壯介( Sou Fujimoto)設計,是一個由多個木結構組成的圓環,名為「The Forest of Space」。
本刊專訪了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巴黎分部副總監Adrien de Lassence,他解說此圓環結構完全重用了事務所2021年為Art Basel所造的設計,沒有製作任何一件新物品,也沒用一滴膠水,十分環保。此圓環的核心概念是呈現一層層的自然森林層次,而且處處透光,四通八達。專訪全文稍後會於明周刊出。

今屆唯一較大型的新展覽是由法國室內設計師Pierre-Yves Rochon建造的Villa Héritage。這間別墅充滿古典氣息,由睡房、圖書館、浴室、Winter Room應有盡有,每個房間陳列出不同家具品牌的新舊出品,現代家品竟能如此配合古典房間,令人賞心悅目,成為入場人士必到的打卡點。

最後不得不提,今年家具展的重頭節目,由意大利著名導演Paolo Sorrentino策劃的演出La dolce attesa(甜蜜的等待),據說是探討等待的感受,慾望與對命運的恐懼。可惜,預約名額很快便告爆滿,記者也無緣欣賞。
二、衛星展 日本棕櫚樹皮家具奪冠
至於專注提拔三十五歲以下設計新星的「沙龍衛星展」(Salone Satellite)來到第廿六屆,今年的新銳設計獎(SaloneSatellite Award)首獎得主是日本設計師長澤一樹(Kazuki Nagasawa),他在2024年成立SUPER RAT工作室,勝出的作品UTSUWA – JUHI SERIES (餐具 – 樹皮系列)是利用棕櫚樹皮作為材料,再以柿子單寧、鐵媒染劑溶液處理,製成碗碟花瓶。

至於二獎是荷蘭設計工作室Luis Marie設計的布料屏風Plissade(褶皺)。成功挑戰用布料製成隔音屏風,而且可按心水自定布料款式。三獎是意大利設計師Riccardo Toldo壁燈Fil Rouge(紅線),呈現僅一條線的簡約設計。
今年衛星展繼續有新星展覽,以「New Craftsmanship: A New World」為主題,展出全球145組年輕設計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