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目錄
舒適梳化 躺着的衝動

香港設計雙人組Bean Buro的Lorène Faure記得小時候外婆家有一張經典法式梳化Togo,慵懶的外形令她總是扒着玩耍。到現在,她相信自己設計的Stoneflow梳化,亦能令她兩個小孩躺着玩得不亦樂乎。
她和拍檔Kenny Kinugasa-Tsui以河牀底光滑的鵝卵石作為設計靈感,在柔軟的座位底下,是穩固的柱樑底部。「當你住在香港這麼繁忙的城市時,你會想要在家中擁有一些真正舒適的東西。同時,我們希望設計出具有雕塑感和標誌性的作品。」
而綜觀米蘭設計周與家具展中芸芸梳化與椅子,最舒服的要數在Brera區House of Switzerland的瑞士Swisswool粗羊毛座椅。羊毛來自瑞士瓦萊州阿爾卑斯山的黑鼻羊,羊毛堅韌而有彈性,經傳統機械編織轉化為柔軟地毯,布料亦可用作座椅套。瑞士產品設計師Claudia Caviezel最新創作彩點印花Moira,以德國藝術家Sigmar Polke的報紙印刷圖像作品為靈感,使羊毛形成一圈一圈獨特模糊光環。

別低估布料!布質屏風奪新星二獎

在集結年輕設計師的米蘭國際家具展「沙龍衛星展」(Salone Satellite),遇到曾在香港理工大學念過半年書的Patricio Nusselder, 他和拍檔Fenna van der Klei組成的工作室Luis Marie,在今屆新銳設計獎(SaloneSatellite Award) 中憑布質屏風Plissade奪得二獎。「香港居所狹小,這款隔音屏都很適合香港人使用。」
隔音屏以回收地毯製成,僅透過折疊使布料變硬,形成如雕塑般的全紡織屏風,內裏不含任何鐵線、硬物或膠水支撐,卻能達到隔音效果;而且因為是布料,外形百變。Patricio解說:「是Fenna的想法,某天她在摺紙,想到可以將它發揮到極致。」當中經歷與專業工匠的漫長力學測試,「站立的關鍵是折疊角度要十分精準。」Fenna說。
Fenna十分堅持, 一定要用布料,「因為我覺得紡織品被低估了,我認為在空間中添加優質紡織品,可以增加舒適度,帶來溫暖,並提升靜音功能。我認為以這種方式應用紡織品可以拓展材料的可能性,甚至能開闢出新產品領域,真的太好了。」
布質隔音屏已迎來第二代,他們與德國印刷廠合作,在布料上打印漂亮的手畫圖案,「提供度身訂造圖案的同時,不失去手工工藝,因此我們所有圖案都是找人手繪畫,並轉為電腦檔案。你會看到人手筆觸的深淺不同,我們認為這是將工匠風格帶到高科技產品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