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用於一九三一年的米蘭中央車站裏覓路,迷失於一排排四通八達的月台,問「Prada活動在哪?」在約定時間十分鐘前,慌張詢問戴帽子的藍衣保安,他答「要下一層扶手電梯,離開出口往左行。」車站建築宏大,真的沒有迷路嗎?終穿越一九二○年代奢華歷史建築Padiglione Reale,拾級而上,大門再次敞開,一輛綠白色古老列車Arlecchino(意大利文「丑角」)活現眼前,登去,車上正舉行一場研討會。
尋找Prada Frames研討會位置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旅程。

⚡ 文章目錄
火車一直是社交場所
Arlecchino火車外形獨特,流線型車頭像一枚子彈。據福布斯新聞報道,Arlecchino火車是為一九六○年羅馬奧運會而設計,為打造出更出色的列車,當時意大利建築師Gio Ponti想出將駕駛艙放置在列車頂部,而非車頭,使首卡車廂的乘客能夠座擁全景觀享受。列車行駛至一九九二年暫停服務,意大利FS基金會在二○一六年起進行修復,並在近日完成。
Prada Frames策劃團隊、意大利設計工作室Formafantasma接受本刊專訪指,今次是先選定場地,再決定主題。Andrea Trimarchi解說:「我們在報紙看到這個消息,並立即聯繫Prada說:「OK guys,今年我們真的需要用Arlecchino火車做點甚麼。」


除了全景觀車頭的劃時代設計,Simone Farresin特別提及Arlecchino火車每列車廂顏色均不同:「現在的設計,尤其是公共空間,色彩運用被嚴重低估,但我認為豐富色彩為乘車體驗大大加分。」從綠白色火車外觀、紅白色餐廳櫃位到啡白色座椅,置身其中就像在Wes Anderson電影場景之中。



決定好場地後,他們馬上知道要以「In Transit」為今年主題,即「在路上」,重點討論包括交通運輸在內的基礎設施。
「其實火車一直都是社交空間,」Simone說,「如今因為電話,我們即使在公共場所都感覺孤立。但在過去,火車一直是人們聚會和交談的地方,而且火車是既能讓人活動,又能讓人保持靜止的地方,它一直是一個適合進行反思的地方,就如很多人會在火車上閱讀那樣。」Andrea續說:「和飛機很不一樣,你一上飛機就想着要趕快到達下一個目的地。而在火車上,你會享受過程和沿途的風景,所以我們都非常喜歡火車。」
In Transit,在路上。
地點為何重要?
Prada Frames來到第四屆,其中一個有趣地方是每屆選址及主題均不同,例如上屆在一座十九世紀新文藝復興風格的房屋博物館「Bagatti Valsecchi Museum」舉行,以配合主題「Being Home」。
Simone解說:「從去年開始,我們決定要舉辦沒有螢幕的聚會,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看着螢幕,所以舉辦一場更親密和人性化的活動這件事很動人。這變成有另一種視覺形式的需要,選擇合適地點能夠為主題增添背景、意義和視覺引導,我們認為保持語境非常重要,即保持事物的外觀和內容本身的一致性。利用合適容器盛載內容,能夠強化主題。」Andrea補充,「Prada Frames的『Frames』,即建構一個現實(framing a reality)。因此當我們落實主題,將我們身處的空間視覺化,是非常重要。」
Andrea坦言今次最大挑戰是物流,研討會在米蘭設計周中一連三日舉行,要封鎖米蘭中央車站其中一條行車線停泊Arlecchino火車。「這裏是意大利最繁忙的車站,米蘭位於意大利中部,來往威尼斯、都靈和羅馬的火車都會經過這裏,每條路軌每天都有大約一百班火車經過。」他驚嘆這次是不可思議的體驗。
至於列車上,他們為研討會作出的改動不多,只是增添了新的喇叭系統。登上列車,會聽見車廂廣播着外太空感覺的音樂,亦有為參加者預備的飲料小食。

當下最重要的是理解
研討會共設十場會議,討論範圍涵蓋不同基建形式,從數碼基建、環球貿易基建、政權監視基建、各地天然資源基建,乃至較少人留意的人類基建如何從生態系統學習和互動都有涉獵,固然亦談到未來基建,例如外太空與未來食物等,討論議題頗為Hardcore。
Simone說研討會是決心向參加者展現世界的複雜性,因為他覺得在當下世界,最重要的是理解:「當我們談論物品和生產,我認為必須更加關注真實資訊,更深入地探究箇中原因、問題和論證,而不僅僅着眼於詩意的想像或情感。」因為他相信,設計不止關乎美學和創造新東西,而是要為人類及其他物種的生活作出積極貢獻,對身處的世界帶來正面影響,留心設計所帶來的社會政治影響。「每年都會討論不同主題⋯⋯希望挑戰人們對特定主題的先入為主概念。」
Andrea補充:「就像工作室名稱沒用我們的名字命名,而是稱為Formafantasma(意大利文「幽靈形態」),意指Ghost Shape。我們想表達形式並非最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身處的環境。形式就像幽靈,會隨時間改變,取決於當時環境和我們注視的事物。」

「今年也一樣,我們旅行時,並非孤身一人。你與世界各地生產的物品一起旅行。我們旅行亦得益於世界各地開採的材料,所以『In Transit』的概念也意味着一切都在途中。我們也對共同生活在這個世上的所有人感到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