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米蘭設計周,最燦爛的作品在城中,亦即是Fuorisalone「場外沙龍」。本刊親赴米蘭直擊三個最驚艷的大型裝置藝術。
⚡ 文章目錄
一、吉岡德仁「水之椅子」
為2020年東京奧運設計聖火火炬的日本著名設計師吉岡德仁(Tokujin Yoshioka),在Brera Design區歷史建築Palazzo Landriani戶外展出八張「水之椅子」(Aqua Chair)。每張椅子都是冰塊,正緩慢地溶化。椅子外形雖然相同,但細看水中紋理張張不同,就像經過人手細緻雕刻一樣,令人驚歎。
吉岡德仁透過影片介紹:「我希望設計一張有水的椅子,這一種無形的、透明的物質。Aqua Chair是一款自然結構椅子,由水結晶形成,結晶後的水會隨時間改變,『光之雕塑』誕生了。」
這是他和日本精工腕錶Grand Seiko合作的創作,展覽名為The Nature of Time。
二、時間的沉浸(Immersio Temporis)
在十七世紀克萊里奇舞廳(Palazzo Clerici)中庭頂部擺放一幅幅長條形藍色透光布條,形成令人讃歎的海洋景象,末端的一道藍色光束被錨定在陸地。
而原來這片不是海,而是船。由遊艇公司Cranchi Yachts請來設計師Christian Grande創作的藝術裝置「Immersio Temporis」(時間的沉浸)。這庭建築本身藏有大量珍貴歷史畫作,現為佳士得拍賣行意大利總部。
三、Audi「Drift Us」 22個互動光束
在十六世紀建築、前身為神學院的Corso Venezia 11建築群中庭,Audi設立一個玻璃展廳,內有二十二個發光草莖,當人走過,就會擺動,並發出聲音,人類變成風。
這是由荷蘭設計工作室 DRIFT 打造的互動藝術裝置「Drift Us」,邀請人們重新思考平衡,個人、技術和環境之間其實一直都互相回應、適應,寄願可一起走向集體平衡。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