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給你怎樣的印象?香港有年輕人就覺得圖書館像老人中心,昏昏沉沉。首爾龜山洞村圖書館,由街坊自發興建,完全打破悶局。閱讀伴送陽光,大家可以盤膝,可以攤直,簡言之就是chill。街坊餘暇會來看畫展與放映會。貼心愜意的閱讀空間得來不易,他們也是經過漫長過程才共構出這理想的社區圖書館。
韓式盤膝輕鬆看書
2015年開幕的圖書館,館內以白色為主調,樓底很高,正門上一堵大牆有五十多個小窗,陽光每朝洋洋灑灑照進室內,這時你可以選擇脫下鞋子,懶洋洋地伸直雙腿倚在窗旁閱讀。看書坐姿人人不同,想托腮翻書的可到附桌子的閱讀區;韓式小桌區讓人入鄉隨俗盤膝而坐閱讀。漫畫迷能找到多個漫畫書架,這裏還有貼滿漫畫班學生作品的房間。
如果累了,地下有個音樂區,你可以選擇播放喜歡的CD;戶外還有個種了菜的空間呼吸新鮮空氣。意想不到的是,這裏還有錄音室予街坊錄製網上電台節目。
社區共享 鄰里更緊密
究竟是這多元又貼心的社區圖書館是如何建構而成?原來首爾市政府的背後支持是功不可沒,市長朴元淳於2012年宣布推動首爾成為「共享城市」(Sharing City),並設立基金支持市民自發舉行大小社區計劃。龜山洞村圖書館於同年入選政府的「社區參與計劃」(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roject),獲得撥款一圓村民所求,而這圖書館也標誌着首爾市推行社區計劃的突破。
圖書館的夢其實是從十七年前開始發起:一班母親希望孩子有個安全的課後託管地方。龜山洞社區學校林立,卻沒有圖書館。很多孩子放學後有時在馬路邊玩耍。2002年,幾位媽媽得知政府有棄置的辦公室,就申請改建為小型圖書館。後來她們希望除了學童受惠,連成人也可享用此空間,讓村裏的人有個聚腳點。因得悉政府支持推動社區計劃,於是申請撥款興建多用途圖書館,喜出望外地成功入選。
可是喜訊背後存在問題。由零開始興建一所大型圖書館的話,資金並不足夠。最後圖書館由數幢四層高七十年代住宅改建而成。善用閒置空間,能提升資源效益。樓宇之間利用新的建築使之相連,新建部分現時擺放了書架,原本樓宇的空間則變成閱讀及辦活動的地方,寓意取書本後回到像家般舒適的空間閱讀。舊樓房原本的紅色外牆,現融入於圖書館的室內設計中,延續社區的歷史回憶,也讓圖書館更別樹一格。
有了大樓,裏面的配套其實更為重要。理想圖書館的定義言人人殊,但既然圖書館強調社區參與,設計必須廣納各個街坊的建議。有衝突的觀點當然難以避免。街坊委員的看法是「有意見總比沒有好」,因此他們召開數百場大小會議讓大家討論,務求滿足社區共同需要,過程強調民主,採納大多數人也認同的建議。即使小至供訪客講電話的電話亭,設計方案都經過反覆討論,最後才得出現時的英式電話亭模樣。
興建圖書館前期的工作,所花的時間雖長,但最後的圖書館配套的多樣化及人性化,正正反映居民參與的重要性。而他們更希望龜山洞村圖書館能發揮另一功用──像社區會堂讓居民相聚,在這共享的空間,拉近了社區中人與人的距離。
主題式策展 香港的圖書館實驗
回到香港,原來兩年前已有一班人默默為革新圖書館出力,他們是來自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屬下「圖書館實驗室」計劃。此「實驗室」一行三十四人的成員,當中有圖書館館長,也有公開召募而來的各個專業界別市民。法律系學生莊業豐(Vincent)及社會工作者胡頌思(Joyce)也是其中成員,他們以深水埗保安道公共圖書館為實驗基地,花了五個月落區收集街坊意見,整理後製作建議雛型。「我們其中一個建議是讓圖書館仿效大型書店的策展方式,圖書不只以索書號分類,而是以主題展出,當時我們以『食』為主題,除了食譜、養生類書本,還有與食相關的小說和飲食文化書籍。」Vincent說希望令讀者的體驗變得更有趣。
部分「實驗室」成員早前參加了首爾考察團,考察當地社會創新發展,到訪了龜山洞村圖書館。與香港的公共圖書館比較,Joyce覺得這裏最大的特色是多元化及人性化。她回想之前做圖書館實驗搜集街坊意見的時候,「年輕人指覺得圖書館像老人中心令他們不感興趣,小朋友就覺得圖書館太靜,希望有空間跟父母讀圖書。」但圖書館卻無法滿足這些羣體需要,箇中原因是圖書館沒有與時並進更新設計。
Vincent認為龜山洞村圖書館得以建成固然有政府支持,「但錢是其次,最重要是推動到大家一起做這件事。人們會主動提議,因為他們是自覺屬於這個社區,會思考如何改善社區,這正是首爾政府提出的Participatory Budget(參與式預算)精神。」
事實上,實驗室成員為社區走出的一小步,也漸漸見到成果。「圖書館實驗室」其中一員是葵青區圖書館館長,完成實驗後,他在葵青區三間圖書館試行《主題式書籍展覧》,可見改變並非不可能。Vincent深刻體會到,推動政策及官僚思想轉變並非一蹴而就,但當有人願意在社區稍作改變,政府會受啟發再推動多一點。
要建立理想社區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城美山經歷二十五年不斷嘗試,才有今天完善的社區發展;龜山洞村圖書館也是從小型兒童圖書館開始,才發展成今天理想的社區圖書館。Joyce認為社會創新的過程最重要,「過程可鼓勵居民參與社區事務,加強社區歸屬感。當市民發現他們的聲音受人重視,以後也會想繼續參與社區事務,由社區開始慢慢走向更好的社會。」他們期待着香港的社區也一步步地變改成更理想的生活空間。
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首爾及馬來西亞之旅公眾分享會
由三十位社會創新實驗室參加者分享,從兩地身上借鑒,反思在香港推動跨界共創的重要性。
日期:7月13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4:30 - 6 時
地點:長沙灣道通州街500號星匯居1樓 好單位
報名及詳情:www.mad.asia
【街市實驗室:總結分享會】
經過一系列的田野考察、社區參與和共創實驗,歷時5個月的"街市實驗室"來到尾聲!誠邀大家出席總結分享會,了解市民和公務員如何協作、共創用家為本的公共街市!
日期:7月13日
時間:下午2時至3時30分
地點:好單位(長沙灣)
分享嘉賓:實驗室團隊成員
詳情及報名:http://www.mad.asia/programmes/mad-social-lab/605